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怪病多痰,看國醫大師如何治痰飲!

怪病多痰,看國醫大師如何治痰飲!



怪病多痰,看國醫大師如何治痰飲!



古代醫家提出了「百病多由痰作祟」、「百病兼痰」及「痰之為病,變幻百端」等學術見解。李時珍在《瀕湖脈學》中指出:「痰生百病食生災。」一語中的,對痰病的廣泛性作了高度的概括。然痰飲該怎麼治療呢?卻是一道不小的難題,今且跟國醫大師學學經驗,看看有何高招!

痰飲的臨床認識


痰飲在臨床上分為痰懸溢支四類。


1痰飲


「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為之痰飲。」從內科角度講,這像消化道疾病,結合現代檢查手段,「素盛今瘦」是由於腸道吸收差的腸道疾病所致,尤其應注意腸結核。

2懸飲


「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飲。」如肝硬化、腹水、門脈高壓等病,常有「水流在脅下」的表現。仲景的十棗湯、甘遂半夏湯是峻猛劇烈的逐水劑,可引起脫水,使用時應注意。近代有用「舟車丸」治療肝硬化腹水的案例,但容易引起肝性昏迷、肝功能衰竭,導致沒有推廣應用。


本人治療肝硬化腹水症還常用「五皮飲」加減(陳皮、冬瓜皮、大腹皮、赤小豆皮和生薑皮)。另外可加水紅花子15~20g,走水入血,無毒副作用。


3溢飲


「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而不汗出,身體疼重,謂之溢飲。」「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小青龍湯在今天看來多用於治療呼吸道疾病,但呼吸疾病也可引起身體疼痛。大青龍湯應該是在風濕、類風濕急性發作,「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重」時應用。

4支飲


「咳逆倚息,氣短不得卧,其形如腫,謂之支飲。」多指呼吸道疾病。


痰飲之辨治經驗


仲景談「病痰飲者,當以溫葯和之」,是因為無濕不生痰,脾為生痰之源,脾主中焦,濕為陰邪。所以「病痰飲者,當以溫葯和之」。這是指一般規律。


仲景先師治痰飲方有:苓桂術甘湯、己椒藶黃丸、大小青龍湯、五苓散。對於停痰留飲的慢性腎臟疾患,最後都用溫陽葯補氣行水葯治療。治療急性發作的水氣停留,飲邪停滯病證時,也不要忽略溫熱學說的應用。例如:朝陽體委的高某,因急性腎功衰竭、無尿症住院。內科請我會診,我認為此病發生在夏季,暑熱傷氣,氣不化水,故採用了豬苓湯、益元散之類方劑,收效很好,此病人的溢飲(腎衰)是不能用「溫葯和之」的,而需用清熱祛水藥方能獲效。

《溫病條辨》也談治痰飲,記載有六一散、益元散等方劑。葉天士、吳鞠通認為:三焦腠理,水谷之道路,水火之通路,暑熱傷元、傷陰後,也可導致痰飲。另外仲景在《傷寒論》陽明篇中述:「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豬苓湯中就有養陰的阿膠,此證就是因熱傷氣機而致的飲證。由此可見對於痰飲證「溫葯和之」的治則,應審證求因,不要千篇一律。


《金匱要略》中有苓桂術甘湯與小青龍湯對比的病案,是仲景唯一舉例說明的條文,談的是麻黃的應用。此條文對我在治療氣管炎時用與不用麻黃很有提示。茯苓、桂枝、半夏、五味子是根據病人的陽氣虛否來選用。寒痰留飲,病人血虛,麻黃要慎用。「青龍湯下已,多唾口燥,寸脈沉,尺脈緩,手足厥逆,氣從少腹上沖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熱如醉狀,因復下流陰股,小便難,時復冒者,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其氣上沖。」此條文說明麻黃有汗無汗均可用,但汗出而喘謂實證可用麻黃,如血虛而喘則不能用麻黃,故不能用小青龍湯。麻黃禁忌:咽淋瘡衄血汗寒。對喘息的病人,麻黃的生炙、量的大小,需要仔細斟酌。


關於痰證,最常用的是二陳湯,其臨床應用廣泛,加枳實、竹茹名溫膽湯。二陳湯合小柴胡湯名柴陳湯。二陳湯加當歸、熟地名金水六君煎。二陳湯加藿香、佩蘭名加減正氣散。


個人認為在痰核走注的治療中,《外科證治全生集》的陽和湯、小金丹、西黃丸對瘰癧、結核、乳腺增生、骨髓炎等病的治療都有深遠的意義,但在抗癌的治療上沒有明顯的效果。

另胸水不能算在懸飲中。從處方學來講有臌證丸,方中的甘遂、半夏有瀉下作用。峻猛重葯的應用在什麼場合用很重要,本人在門診用過小承氣湯、大柴胡湯治療胰腺炎。重葯適合在病房應用,因可以密切觀察其效果。


《通俗傷寒論》關於痰證的用藥思路較多,為時方派。《傷寒指掌》亦可以參考。


本文作者/ 方和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 的精彩文章:

脾乃氣血生化之源,道醫一個方法斷脾虛!
命里一尺,難求一丈!
如何讓孩子少受藥物刺激,健康快樂成長?I 道醫妙法閃針運氣療法直播學習
醫、易與養生思想!

TAG:道醫 |

您可能感興趣

怪病多痰:看國醫大師如何治痰飲!
十餘年的失眠頑疾,看國醫大師如何藥到病除!
肩周炎,看國醫大師如何針到病除!
頑固失眠 看國醫大師如何化解
從醫案看國醫大師—何任辨治疑難雜症(四):有病無症,以臟絡病,「因而強力,腎氣乃傷,高骨乃壞」
從醫案看國醫大師—何任辨治疑難雜症(二):實者,分痰瘀,化痰瘀在前,調氣血在後
月經流不停?任沖二脈「守」不住啦!你看看國醫大師怎麼治
從醫案看國醫大師—何任辨治疑難雜症(三):以症循臟,治病求本,疑難頭暈頭痛案
一生氣就胃疼,這胃病中醫很拿手!看國醫大家妙用香葯化解
從醫案看國醫大師—何任辨治疑難雜症(一):虛者,辨脾腎
看國醫大師朱良春如何使用三七!
拯救失眠黨,看國醫大師李今庸有何良策!
耳鳴看不好?看國醫大師干祖望「瀉離填坎」法論治耳鳴
血府逐瘀湯、少腹逐瘀湯……看國醫大師鄧鐵濤如何妙用!
百年名方血府逐瘀湯,看國醫大師如何運用!
噴泉=悲劇?看看國外如何打造兒童戲水空間!
你以為你的俯卧撐很牛?看國外健身大神怎麼做的吧
得了冠心病後要接受什麼治療?不妨看看國外專家的建議
看看國外的育兒神器。腦洞也太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