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弱則正氣虛;正氣虛則病纏身:4個穴位最養脾腎!
找經絡、查穴位
在我們公眾號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
「穴位查找」的工具,
你點進去就可以了,更可以學到很多不一樣的穴位知識。
脾胃是人的後天之本,
我們在養生的過程中對於脾胃的養護絕對是重點,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溫養脾胃的四個要穴。
中醫認為,
疾病的過程就是人體正氣和邪氣相互鬥爭的結果。外邪是致病的條件,但從養生保健角度來看,正氣不足是機體功能失調、產生疾病的根本原因。
正氣是什麼?
從中醫角度看,正氣是表明元氣抵禦邪氣的功能,它是與病邪相對來說的。用現代話說,正氣包括了自我調節能力、適應環境能力、抗病能力和康復自愈能力等。這樣我們就明白了。
兩個人生活在同一環境里,為什麼有一個人會動不動就感冒,而另一個人沒問題呢?就是因為後者的正氣足。《素問遺篇· 刺法論》中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一個正氣旺盛的人,邪氣怎麼會侵犯我們的身體呢?
為什麼現代人動不動就生病?
因為受諸多因素(如飲食不節、缺乏運動、情志不調等)的影響,導致正氣不足,才會讓邪氣有了可乘之機。而正氣是生命之根,生命力的旺盛、壽命的長短,全在於機體正氣的虛衰盈虧。
《素問· 評熱病論》中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邪氣之所以能侵犯你,讓你生病,根本原因在於與你的正氣相比,現在的邪氣已經有所虛弱了,邪氣本身的侵犯能力已高過了你現有正氣的抵禦能力。
養生養什麼?
其實就是養人體的正氣。因此,我們強調養生保健從根本上講就是如何扶養正氣,提高自己的防禦能力、抗病能力以及病後的自我修復能力。
《金匱要略》治療雜病的最大特點就是注重扶持我們人體的正氣,而扶正之中,又貴在於脾腎。
為什麼這樣說呢?腎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後天之本。脾腎一虛,正氣則虛,邪氣則盛。因此扶養正氣貴在溫補脾腎。相對來說,中醫很多專家更主張補脾胃,認為脾胃的強弱是決定壽命的關鍵。
《景岳全書》中說:
「土氣為萬物之源,胃氣為養生之王,胃強則強,胃弱則弱,有胃則生,無胃則死,是以養生家必當以脾胃為先。」通過調理脾胃,能夠提高人的抗病能力,對整體狀態進行調整,可以防止衰老。
溫補者,莫過於灸法。
灸者,乃艾之火攻,能壯人陽氣,益人真陰。在這裡,「灸」就是平時我們說的艾灸。
艾灸有6大功效:
通經活絡、行氣血、祛濕逐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防病保健。
古人云:「針所不為,灸之所宜。」灸法虛寒者能補,鬱結者能散,有病者能治,無病者灸之可以健身延年,這說明灸法在某些方面是優於針法的。
灸哪裡才能溫補脾腎呢?
宋代醫家竇材在《扁鵲心書》中告訴我們:「人於無病時,
長灸關元穴、命門穴、氣海穴、中脘穴
……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年命矣。」以上提到的4個穴位,是溫補脾腎、扶養正氣、延長壽命的要穴。
關元穴是元氣出入的「關卡」。氣海穴是陰中之陽、元氣之海。
命門穴,顧名思義,它是人體的生命之門,具有溫煦、推動五臟六腑之陽氣的作用。尤其是脾胃,更需要有命門之火的溫煦,才能發揮正常的運化功能。
我們每天可以對這4個穴位進行艾灸20 分鐘,以皮膚髮紅為宜,可強壯元陽、理脾和胃,有增強抗病能力的作用。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平時也可以多按摩這幾個穴位。
有人可能會問,這幾個穴位我先灸哪個,後灸哪個啊?有沒有順序啊?
有,這個順序是:先灸上部,後灸下部;先灸背部,後灸腹部;先灸頭部,後灸四肢;先灸陽經穴位,後灸陰經穴位。
可以先灸背部的命門穴,然後再分別灸腹部的中脘穴、氣海穴、關元穴。當然你也可以用一個方形四孔的艾灸盒扣在肚臍部位,將「中脘、氣海、關元」一次灸到,這樣,方便簡單節約時間,效果也好!
找經絡、查穴位
在我們公眾號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
「穴位查找」的工具,
你點進去就可以了,更可以學到很多不一樣的穴位知識。
在中醫艾灸
首屏
輸入
病症名稱,
就可以自動獲得相關的
艾灸治療穴點陣圖。
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坐骨神經痛、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骨質疏鬆、強直性脊柱炎、網球肘、腱鞘炎、足跟痛、老寒腿、落枕;
高血壓、低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腦血栓、腦動脈硬化、面癱、抑鬱症;
鼻炎、咽炎、耳聾耳鳴、牙痛、眼睛乾澀、近視、斜視、流淚症、白內障、飛蚊症;
便秘、消化不良、結腸炎、胃炎、胃寒、胃下垂、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癌、大腸癌、食道癌、闌尾炎、痔瘡;
感冒、咳嗽、哮喘、支氣管炎、肺炎、肺結核、甲狀腺炎;
陰道炎、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崩漏、產後少乳、不孕症、子宮肌瘤、乳腺增生、宮寒、盆腔炎、宮頸炎、白帶異常、尿道炎、乳腺炎、卵巢囊腫、子宮脫垂、子宮內膜異位、內分泌失調、輸卵管炎、外陰瘙癢、腺肌症、產後風、乳腺癌、更年期綜合症;
美容、黃雀斑、減肥、豐胸、狐臭、口臭、灰指甲、早老性白髮、豆豆;
陽痿早泄、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肥大)、腎虛、陰囊濕疹、精液不液化、附睾炎、精索靜脈曲張;
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症、中風、失眠、神經衰弱、面癱、癲癇;
尿瀦留、尿失禁、尿道炎、膀胱炎、腎盂腎炎、腎炎;
小兒遺尿、小兒腮腺炎、小兒百日咳、小兒泄瀉、小兒驚風、小兒夜啼、小兒疳積、小兒疝氣;
鼻咽癌、食道癌、肺癌、肝癌、胃癌、大腸癌、乳腺癌、宮頸癌、卵巢癌、白血病;
胰腺炎、靜脈曲張、肺氣腫、頭痛、改善微循環、體虛多汗、甲亢、口腔潰瘍、上火


※性格隨和,但是脾氣非常暴躁的三大星座
※脾氣越臭,卻更容易日進斗金的4大生肖
※中國瓦良格號回國曾被這國扣留勒索:如今它在敘利被打得沒脾氣了
※什麼脾氣是什麼命!不信進來看看
※12星座跟你冷戰不找你是鬧脾氣還是想真分手?
TAG:脾 |
※濕氣不除百病纏身,常吃5種食物,健脾祛濕神清氣爽身體棒
※濕氣太重百病纏身!比薏米祛濕還好的食材,經常吃,體內無濕氣
※脾胃弱,則病纏身,多做3個動作能緩解!
※濕氣太重導致疾病纏身,知名教授潛心三十年,終於打破了這個魔咒!
※肝膽不好,百病纏身!這樣做保肝護膽
※濕氣不除,百病纏身!按摩這三個穴位,幫你趕走濕氣
※冷空氣來襲,女性這4個部位受涼小心疾病纏身
※被咽喉炎、氣管炎、肺炎、哮喘這些疾病纏身的你該如何脫身?!
※尿有泡沫或是腎病?揭男人腎病纏身的12個信號
※濕氣太重會導致疾病纏身,但99%的人都用錯了方法
※濕氣不除,百病纏身!按摩這三個穴位,幫你趕走濕氣!
※濕氣淤積會導致疾病纏身!每天按摩四大穴位三分鐘,輕鬆祛濕氣
※體內有濕氣,百病纏身!排出濕氣,一招就夠!
※肝膽不好,百病纏身!用一味本草疏通肝膽,心情好、睡眠好!
※女子因疾病纏身只剩下頭顱!一個臉盆就能將其裝下!簡直太悲慘了
※體內濕氣不除,百病纏身?祛濕,99%的人都做錯了!
※濕氣太重會導致疾病纏身,為打破這個魔咒,有人用七年幹了一件事……
※愛發脾氣?小心你很有可能被這些病纏身
※體內濕氣不除,百病纏身,濕氣的6個信號,千萬別忽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