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自私的基因》譯者:翻譯此書就是學習道金斯的思想進化(下)

《自私的基因》譯者:翻譯此書就是學習道金斯的思想進化(下)

《自私的基因》之所以成為經典,不僅僅是在自然選擇方面提出深刻的見解,更是顛覆了你對自身的認知。你以為自然選擇是有目的,但其實是無意識的;你不斷為生活賦予意義,但最終發現只是為了繁衍後代。如何正確解讀此書的含義?讓自己更好地選擇與生活?P.S.此文根據陳復加第 48 期開智公開課《自私的基因》背後的故事整理而成,此為下篇。

《自私的基因》譯者:翻譯此書就是學習道金斯的思想進化(下)



作者介紹


陳復加老師,英國帝國理工航天工程碩士,牛津大學動物系博士,是《自私的基因》譯者之一。從牛津大學博士畢業後,加入威廉姆斯 F1 車隊,成為研發工程師,而且是該司首位中國女工程師。之後在牛津創立了自己的公司 SpaceCot,組建了研發和商業團專門研發可摺疊的便攜嬰兒車。2017 年 4月,英國排名第一母嬰雜誌 Mother&Baby 給 SpaceCot 頒發嬰兒旅行產品最高評價獎。

Q6:道金斯在書中提到自然選擇成就了今天如此豐富的物種,而且這一過程是完全無意識的,不像人類可以人工選擇培育新品鮮花或者豢養新的寵物狗。那麼如何理解自然選擇是無意識、無目的呢?


這個問題非常關鍵,也是衝擊西方世界信仰體系的一個重要觀點。道金斯認為這個世界並不存在一個全知全能的神,也沒有神在操縱這個世界,這一切都是通過競爭,通過概率的選擇在無意識的進行。


從生物學上來講,進化的過程是一個自然選擇的過程。當你能夠適應這個環境,你就能留下來,不適應就被淘汰,但環境的變化是一個概率問題,我們作為一個生物體,誰也無法預知環境會如何變化。

《自私的基因》譯者:翻譯此書就是學習道金斯的思想進化(下)



假如環境突然變冷,那麼基因變異出來的那些抗寒物種,就能生存下來;而那些只能適應常溫或者是高溫的物種,就無法存活。


假如經歷了長時間的寒冷天氣後,環境忽然變熱了,但是那些適應炎熱天氣的物種已經滅絕,那些適應寒冷天氣的物種不得不重新慢慢去適應,它們又在進行各種的變化,可能最後會變異成比較適合炎熱天氣的物種,而那些無法適應的物種,又會被淘汰。


所以這整個過程完全是由環境來驅使的,環境會怎麼變,恐龍當年不知道,我們現在也不知道。我們現在許多人說全球變暖,也有人反對,各執一詞。


除此之外,地球面積如此之大,可能某個區域會變得越來越冷,另一區域又可能變得越來越熱,在這兩種小環境中生存的物種肯定也不一樣。有些物種可能在炎熱的小環境中生存下來了,但它的其他親緣關係物種卻在寒冷環境中難以適應而滅絕了。

《自私的基因》譯者:翻譯此書就是學習道金斯的思想進化(下)


比如盲魚,因為生存在黑暗洞穴這種小環境中,它天生沒有眼睛,眼睛對它來說也根本沒有用,還會消耗更多的能量。這種盲魚為了節省能量,使其游得更快,搶到更多的食物,在進化過程中就沒有生成無用武之地的眼睛。


在這種黑暗洞穴中,你可以想像這些盲魚依然生活得很好。但假如某一天,因為地震山裂,洞穴突然沒了,這些魚會暴露在陽光下,那會怎麼樣?這些魚很可能會被其他生物所吞噬,從此滅絕。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環境的隨機性和無意識性。儘管現在人類不斷地在嘗試預測環境,但事實上從大時間周期來看,人類科學技術還無法準確預測,更不要說幾千年,幾億年以來環境變化和生物進化過程了。

《自私的基因》譯者:翻譯此書就是學習道金斯的思想進化(下)



如今不僅是生物環境正在經歷劇烈的變化,我們每一個人面臨的社會環境每天也在發生變化。第一代 iPhone 出現在十年前,從此開啟了智能手機時代,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生活狀態,在爺爺奶奶那輩的眼中,顯得驚奇不已,他們會詫異為什麼突然所有人都在使用智能手機。


而等我們活到爺爺奶奶這個年紀的時候,社會可能會變化的更快更新,到時我們也會看不懂。最終這個社會會往哪個方向發展,其實誰都不知道。儘管有人預測人工智慧是未來的方向,可這也僅僅是一個推測,實際上環境會如何變化沒人能篤定。


比如說對於美國總統選舉的結果,很多人認為這將會導致美國整個社會環境的倒退,可這誰又能預料呢?畢竟在選舉之前,大家還覺得特朗普不可能當選呢。


從個人來說,我們可以做很多的選擇,選擇種植什麼花草,養育什麼寵物。父母對我們的培養,也一般會選擇一個方向,比如說培養成為科學家,公務員,或者送去別的城市,別的國家深造。這樣的一種人工培育方式,最後都能成功嗎?有可能。

《自私的基因》譯者:翻譯此書就是學習道金斯的思想進化(下)



因為我們還處在一個小的環境和小的時間周期中,從出生到現在,這二、三十年還是一個相對較短的過程。但等到了八九十歲,這種培育的方向是否還依然適合你,這就很難講了。好比有很多父母可能覺得公務員在他們那個年代非常吃香,所以希望自己的小孩也能去當公務員,但其實我們現在都知道,環境已經發生變化,公務員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了。


在我那個年代,生物學是一個熱門的學科,而現在讀生物學的學生卻就業困難,這也是因為社會變化太快了。那面對這種情況, 我們該怎麼做呢?


我個人覺得可以從生物學上,從道金斯老師《自私的基因》中得到一些啟發:首先必須承認你是無法預測未來環境會如何變化的,但是你可以多去嘗試一些不同的環境


當進入到新的環境中,你會發現你很不適應,這很正常,就像我剛才所說的盲魚,突然暴露在陽光下它也無法適應。但如果你努力適應下來了,那麼你的適應能力就會開始重新進化。

《自私的基因》譯者:翻譯此書就是學習道金斯的思想進化(下)



這也意味著當環境劇烈變化時,因為你有更強的適應能力,你更能適應新環境,存活的幾率也會更高。當然這並不是讓你去嘗試完全無法適應的新環境,好比盲魚如果完全暴露在陽光下,很大可能會被其他物種吞噬。


最好是循序漸進,先嘗試在有一點光線的地方活動,這樣它的後代會有一些能夠適應這種環境,慢慢地,這個物種就可以繼續繁衍下去。

Q7:有讀者讀完這本書之後要跟抑鬱症展開長達十幾年的鬥爭,還有一些讀者讀完後覺得生命變得空虛而無意義。你怎麼看待這種對讀者產生較大衝擊的科學概念或觀點?


對於這個問題,道金斯做過很多類似的演講,他提到曾經接收過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埋怨和恐嚇信,控訴他的思想和理論使自己和家人患上抑鬱症,受到傷害。


這種現象其實跟西方世界的宗教信仰有很大的關係。雖然現在西方發達國家都主張宗教信仰自由,但在老一代的西方人群體中,還存在非常強烈的宗教意識。而科學卻經常會站在宗教的對立面,好比進化論,對很多宗教理論都是一個直接和強力的衝擊。


舉個例子,在美國有一個博物館,叫「進化博物館」,在這裡他們聲稱地球只有六千年,因為聖經是這樣記錄的,並且恐龍可能就在兩千年前就滅絕了。


有相當一部分人出生在宗教信仰的家庭,父母和親人長輩自小就會告訴你這個世界由上帝所創造,眾人都是上帝愛護的子民。等長大後,某天讀到了道金斯的書,發現書中的觀點如此合乎情理,完全無法反駁,這時候便可能開始自我懷疑和反思,甚至是自我鬥爭。

《自私的基因》譯者:翻譯此書就是學習道金斯的思想進化(下)



這個問題在中國估計比較少見,畢竟中國多數年輕人,可能從小接受的是宣揚科學的教育。


我曾經也接觸過很多國內外的讀者,他們跟我反饋過類似的想法,他們認為自己已經了解了生物體的來源和人類生存的本質,然後不禁會質疑:如果生命的存在只是為了繁衍,那麼我們的意義在哪?我們為什麼要生存?特別是對於女性來說,既然我的生命意義只是為了繁衍我的基因,那麼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


就我而言,人類進化到今天,不單單只有生物學特性,同時也有社會學特性,而且這兩種特性不一定是完全衝突的。從生物特性來看,人活著是為了繁衍,那麼有些人則會認為讀書,工作和追求生活是沒有必要的。這是不對的。

因為到今天,你作為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對這個社會的貢獻已經不再是繁衍後代,而有可能是寫了一本好書,影響了許多人,也可能是你創辦了一家優秀的企業,給社會生產優質產品,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你對這個社會的貢獻不再局限於繁衍更多的後代,而讓人類繼續存在,你所能做的可以更多更大。從另外一方面看,你對社會做的貢獻其實也是在幫助你的後代能更好的生活,所以說你的生物學特性本質上並沒有改變。

《自私的基因》譯者:翻譯此書就是學習道金斯的思想進化(下)



你貢獻越多,將來你的後代就有可能收穫越多。我們常聽人說,為了孩子,要好好工作,掙錢去買個學區房,這也是生物學特性在指導社會學特性的一種體現。


另外一種容易讓大家迷茫和無措的說法是,進化是隨機性且無意識的,環境在不斷變化,個人的命運也福禍難測,那我們生活的意義又是什麼?我們並不是被上帝或者其他高等生物精心創造和選擇的特殊群體,只是剛好生存下來了,那又是為什麼什麼目的而存活著?


在我看來,我們存在,這件事本身就很有意義。人類的生命是來源於精子和卵子的結合,你能從幾千萬個精子裡面脫穎而出,與卵子結合,你的出生本身就是非常幸運的事情。這種概率遠遠低於上一個好大學,或者找一份好工作。所以每一個人走到今天,都是一個倖存者。


想想那些已經滅絕和淘汰的物種,我們經歷那麼多殘酷的自然選擇才有了今天鮮活的生命,我們擁有獨一無二的基因和生命,既然如此,怎麼還能不好好珍惜生命呢!


Q8:在《自私的基因》提到「針鋒相對」這個策略,你是否覺得這是一個可以運用到生活工作各方面的好策略呢?


這個策略是否為好策略,這比較難說。因為任何一個理論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都會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這個理論它是有限制條件的,可能在你的實踐應用中卻沒有這些限制條件,所以具體能不能對生活和工作發揮作用就不好判斷了。


其次「針鋒相對」策略本身是一個統計理論,是一種長期的策略,如果你一直運用它的話,長遠來看是可以受益的,但這是個概率問題。我個人覺得這是一個好的策略,至少從理論上能夠證明,如果你一直使用這個策略,最後對你來說是最划算的。

《自私的基因》譯者:翻譯此書就是學習道金斯的思想進化(下)



就是用到我個人方面的話呢!我個人覺得,特別是在創業中,在工作中我覺得還是蠻有用的。因為特別是在創業的時候你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人,有的人可能會跟你很好,有的人可能會對你不好,有的人一開始對你很好然後就開始坑你,這種事情也是蠻多的。


那麼我個人是盡量會用到這種策略,但是不一定每一次都會成功,至於說這樣的策略對我來說是不是長期來講獲益呢?我覺得二十年後可以告訴你這個事情,哈哈。


而且我個人覺得,這個策略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糾結,而帶來更多的方便。比如男朋友今天騙了你,你怎麼辦?你會糾結,到底該不該原諒他,也擔心下次他會不會故技重施。或者男朋友今天遲到了,你原諒了他,那麼下次他還會不會再遲到?他會不會屢教不改?這些事情經常會發生,很多人不可避免的陷入到糾結中,不知如何是好。


這時候我覺得針鋒相對這個策略是有用的:假如他遲到了一次,你就跟他講,你再這樣我就不理你了,然後就不理他,直到他再不遲到了。這樣子你就可以節省很多糾結的時間。


Q9:我是臨近畢業的博士,目前正糾結職業生涯選擇,陳老師你當初從牛津大學博士畢業後,為什麼沒有選擇繼續科研的道路而是選擇了創業?這樣的勇氣是從哪裡來的?


我先說一下我的個人經歷。我當時博士畢業後沒有選擇繼續做學術,有兩個主要的原因:一是覺得自己並不是很適合做學術,特別是當時在牛津接觸到了許多牛人,感覺他們都比我厲害,假如我繼續留在學術圈,就必須跟這些人競爭,我覺得自己競爭不贏。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這種想法並不完全理性,更多的是一種直覺。即使不應該,但這確實是驅使我去工業界的一個很大原因。


二是選擇創業也是個機緣巧合。在牛津讀書的最後一年,學校設立了一個獎學金項目,支持牛津的科學工程博士去商學院讀 MBA ,當時我申請了這個項目,拿到獎學金後就在商學院念 MBA。MBA 最後要求我們做一個 project,我當時就選擇了做現在的這個創業項目(太空嬰兒床)。

《自私的基因》譯者:翻譯此書就是學習道金斯的思想進化(下)



這個 project 後來在學校,在倫敦,在英國,後來在歐盟都獲得了很多創業方面的獎項。之後,學校的老師希望我把這個項目繼續做下去,還給我介紹一些投資人,就這樣,我走向了創業的道路,所以說這算是一個機緣巧合吧!


至於我們到底要選擇學術界還是工業圈,在職業上要如何做選擇,我個人覺得可以回到《自私的基因》這本書里,回到生物學和進化論中去獲得啟發。


大多時候人的選擇,人的經歷和人的未來,都是無意識的過程,誰也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所以從一個較長的時間尺度來說,你現在做的任何一個選擇,其實都無關緊要。


如果你是一個很努力的人,我相信不管在什麼地方你都能走得很好。而且假如你真認為自己的學術做的很爛,那麼你根本就不會問我這個問題,直接就去工業界了。


我相信這位同學會提出這個問題,肯定是因為你在學術界可能做的不錯,在工業界你覺得可能也有機會,這個時候你才會糾結。

《自私的基因》譯者:翻譯此書就是學習道金斯的思想進化(下)


這種情況可能就是個五五分的選擇。而且假如你有心接觸工業界,即使你待在學術圈裡,在工作的過程中還是會無意識地去選擇一些偏應用的項目,選擇一些跟工業界合作的機會,到最後會走回到自己的路上。


同樣,如果你選擇走工業界,但其實你個人還是喜歡學術圈,那麼在工業界工作一段時間後,還是有可能會回到學術圈這條道路上。


人的一生會面臨很多選擇,從大的一個時間尺度來看,沒有一個選擇是錯。只要你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尋找機會,一直在誠實地面對自己,思考自己到底適合做什麼,不適合做什麼,那麼我相信你不會做出一個錯誤的選擇,你過去所有的選擇最後都會成就你自己,而每一個人最後都會走出自己的路


就像生物界里沒有任何兩種生物的進化路徑是完全一樣的,環境在變化,每個人進化出來的能力和特質也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你最後也會走出那一條獨一無二的道路。別人的經歷對你來說只能是一個參考,但我相信不管怎麼樣你都會走得很好。


END


打造優秀學習系統


掌握高效寫作工具


創作者的必修課

《自私的基因》譯者:翻譯此書就是學習道金斯的思想進化(下)


即將開課,馬上預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開智微播 的精彩文章:

魏坤琳:成為科學家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7 張知識卡片助你解讀《為何不該去尋找真實的自我?》
陽志平:人性與暴力——論智力侵略
郝景芳:宇宙與人的意義
雨果獎獲得者郝景芳:我以寫作對抗焦慮

TAG:開智微播 |

您可能感興趣

佛經翻譯竟奠定了唐詩宋詞的語言學基礎
翻譯的原則:《火影忍者》官方《秘傳》系列小說 翻譯統籌六壁坂採訪
柏拉圖《美諾篇或論德性》開篇之問的翻譯與邏輯結構:兼評中譯本的紕漏
豆瓣書評:於我而言,鋼琴和音色,即是翻譯與文字
把home翻譯成祖國,《敦刻爾克》賈秀琰翻譯再惹爭議
為何說詩歌是不可翻譯的?唐詩宋詞翻譯後為啥總差點意思?
影像譯者瀨尾友子談《RWBY》的翻譯:翻譯是為觀眾服務的幕後工作
翻譯者談 | 唯美電影語言的文字鏡像:當新海誠把《你的名字。》變成文字
這些英語單詞翻譯成其他國語言,是什麼意思?
翻譯家暢談詩歌翻譯:詩歌難譯 但並非「不可譯」
老子料事如神:這就是《道德經》最後一章的翻譯
爐邊卡牌說:爐石上的符文翻譯過來就是「家」的意思
日本動漫的名字翻譯中文,是認真的嗎?
雲也退:將漢詩翻譯成英文,數量就是王道?
號稱小中華的韓國為啥廢掉漢字?讀自家史書竟然得先翻譯成韓文!
《涼宮春日的憂鬱》原作小說被翻譯用作日本英語教科書
木村翔根本沒說自己是坨屎!鄒市明師弟如此翻譯,在打誰的臉?
德否認新版《白皮書》稱俄為敵人:翻譯很重要
《顛倒乾坤》翻譯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