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李培生:理中湯之主證、方義與臨床應用

李培生:理中湯之主證、方義與臨床應用


李培生先生追本溯源,推論尋理,羅列了《傷寒論》《金匱要略》中有關理中湯丸之條文,將其主證、類似證、組方大意及加減諸法,逐一加以介紹;同時附以其歷年來臨證投劑而增損變化之體會及相關醫案。字字珠璣,小編讀完受益匪淺。


文/李培生


理中湯(丸)為《傷寒論》太陰病主方,霍亂及瘥後諸病用之,《金匱》治胸痹亦用之,為內婦兒科常用要方。


故今追本溯源,推論尋理,羅列《傷寒論》《金匱要略》中有關理中湯丸之條文,將其主證、類似證、組方大意及加減諸法,逐一加以介紹。



李培生:理中湯之主證、方義與臨床應用


一、辨別主證、必須溯源推理


理中湯、丸一方,首載於《傷寒論》中,例如「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273條)此是太陰病提綱。


蓋太陰受病之臟,重點在脾。脾虛臟寒,寒濕不化,中焦不和,進而影響升降紊亂,陰陽失調,遂使清陽當升而反下陷,故自利益甚,時腹自痛;濁陰當降而反上逆,故腹滿而吐,食不下。


此時若誤認為實證而使用下法,則中焦更傷,脾陽益虛,濁陰壅塞,大氣不得運行,因而出現胸下結硬。


此為太陰病提綱,亦即太陰病證的一般狀況。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277條)


此繼太陰提綱之後,點出「自利不渴」是太陰病證的重點所在;脾虛臟寒是太陰病機的簡要概括;「當溫之」是太陰正治之法;「宜服四逆輩」當包括理中、四逆湯等一類方劑,蓋太陰病主方實為理中湯丸,征以霍亂「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386條)


霍亂吐利,病因寒多,是病之重點在中陽氣虛,陰寒邪盛,中焦不和,清濁相混,故上為吐逆,下見瀉利,而呈現揮霍撩亂之急劇病況。


所云「寒多不用水」,亦與「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之機理略同。故用理中丸以溫中復陽散寒燥濕為治。


李培生:理中湯之主證、方義與臨床應用



理中丸本人蔘、白朮、乾薑、炙草四味,服法取三四夜二服。蓋因吐利急劇,恐葯氣與病氣相拒而不能納,故取頻服之意。


所說「然不及湯」,自是針對霍亂或傷寒等急證而言。以倉碎之間,湯劑一時未易置備,故有有此權宜之法。


「大病差後,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396條)則溫中攝涎,益陽補虛,法以緩圖為宜,又噹噹用丸劑而不宜用湯矣。


理中湯一名人蔘湯,《金匱》謂「胸痹心中氣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人蔘湯亦主之」。(《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第九》)。


蓋胸痹一證,有虛有實,或虛實挾雜,此則當屬虛證一類。


病由陽衰中寒,濁陰壅塞,清陽失運,陰寒衝激於上,結氣凝塞於中,故發胸痹。


此與太陰提綱「若下之,必胸下結硬」之機理略同,亦與桂枝人蔘湯證之「心下痞硬」近似。


雖無下利,仍可用理中湯以溫中復陽,散寒燥濕,使陽氣振奮,結氣得散,而胸痹可愈。

此與太陰病相比較,又屬異病同治之法。


二、審疑似證、須與陰陽鑒別


太陰提綱,以誤下為治禁。因陽明實熱證則宜下,太陰虛寒,則不可下也。


太陰病證,以不渴為重點標誌,因陽明熱證,熱能耗津傷液,故口渴;太陰虛寒,陽虛濕盛,因而口不渴也。


然太陰陽明,病位同主大腹,其主證如腹滿、腹痛、吐逆等,二者皆可出現,故證情最多混淆,必須提出鑒別。


太陰腹滿,病屬中虛臟寒,故「腹滿時減,復如故」;陽明腹滿,病屬腑熱結實,故「腹滿不減,減不足言」,也就是說,苟不用通下之法,使燥實得下,則腹滿減輕程度很少。


太陰吐逆,因脾虛中寒,運化不及,故腹滿而吐,其勢較緩(霍亂病吐利,例外);陽明嘔吐,因熱勢衝激,逆而上行,多呈食已即吐之狀,是其病勢較為急迫。


太陰中虛,使脾之轉輸運化功能不健,故食不下;陽明腑實,腸道燥屎結硬,則不能食


太陰虛寒,為腹滿時痛,陽明腑實,則腹滿硬痛,苟不用下法,則腹痛難以緩解。


太陰病以「自利益甚」為病之重點;陽明病重點為大便硬,但太陰有陰結而大便硬者;陽明亦熱有利或屬熱結旁流而呈大便硬稀少之狀者。

然太陰虛寒,脈多緩弱無力,舌苔白而或膩,腹部清冷,喜暖畏寒,面色既白,神情倦怠,小便清白,大便稀塘,口不渴,或渴喜熱飲。


陽明實熱,則脈多滑數或沉實有力,舌苔黃燥而干,面色熱赤,腹部灼熱,小便短赤,大便結硬,如屬熱利,則大便臭穢,或呈里急後重之狀,並有口乾燥,思冷飲等,以此為別。


三、銓明方義,掌握加減大法


理中湯丸,方用人蔘扶補脾肺而益氣,白朮培土和中而燥濕,炙甘草益氣和中而調和諸葯。


中焦陽氣不振者,得此而能振奮之,健運之;乾薑辛熱,為溫暖中宮之主葯,中焦脾虛臟寒者,得此而能溫煦之,消除之。且乾薑與參術炙草等葯同用,深得甘辛化陽甘溫益氣之妙。


陽氣振奮,陰寒消除,則中焦安和,健運恢復。於是清陽自得而上升,使胸部痛滿可和,瀉利自愈;濁陰自得而下降,則胸部痞結自開,吐逆可止。


此即「理中者,理中焦」之義也。


本方服法:


「服湯後,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勿發揭衣被」。


自是藉助谷氣,鼓舞胃氣,以收到溫暖中宮消除臟寒之效;與桂枝湯啜粥取微汗,藉助谷氣,宣發胃氣,使病邪得以外透於肌腠者,自有不同。

在太陰病主證下,因證有兼挾,故方有加減。


「若臍上築者,去術,加桂」,因臍上築,有動氣,當屬奔豚氣一類,中虛腎寒,寒氣沖逆,故去白朮之壅補,而加桂(肉桂較好)以溫腎散寒,平沖降逆。


「吐多者,去術,加生薑」,因白朮升補脾氣,有助於上逆之勢,故去之。生薑能宣胃和中,降逆氣,止嘔吐,故用之。


「下多者,還用術」。下多當是脾虛臟寒,中氣下陷,故還用術以健脾和中,昇陽燥濕。


「悸者,加茯苓」。悸,當是土虛而不制水,水氣凌心之象,故加茯苓以淡滲利水,寧心止悸。


「渴欲得水者,加術」。當是寒飲停蓄於中,脾氣不能散精所致,與津傷燥渴不同,故重加白朮以健脾復陽,燥濕去飲。


「腹中痛加人蔘」。此是中虛臟寒脾絡不和之虛寒腹痛,痛必喜溫喜按,與實證腹痛顯然不同,故重用人蔘以補中益氣而緩和腹痛。


「寒者,加乾薑」。當是臟寒太甚,故重用乾薑以溫暖中焦,消除臟寒,即可止瀉利,又可治嘔吐。


「腹滿者,去術,加附子」,腹滿本太陰主證,此證腹滿而甚,多伴見惡寒蜷卧,四肢厥逆,或下利清谷,脈微欲絕等。


其病機不僅中陽不足,脾虛臟寒;並且下焦腎命之陽衰疲,火不燠土,《內經》「臟寒生滿病」,實為本病之真實寫照。故去白朮之守補,加附子(即四逆加人蔘湯)以補火燠土,回陽救逆。

此與「下利腹脹滿,……先溫其里,……溫里,宜四逆湯」(372條)之機理略同,亦是太陰病「宜服四逆輩」之最好註腳。



李培生:理中湯之主證、方義與臨床應用



四、結合實踐,重在隨證施治


愚在臨證中使用理中湯方時,常根據本病主治證候之特點,因證變法,隨證加減,做到靈活處治,收效較好。總的概括約有下列幾項使用方法:


(一)本證由於脾陽不足,失其健運,寒濕凝滯於中。故主證除腹滿、腹痛、吐逆、瀉利外,通常易見脘腹部痞硬脹滿,氣結難消。


可於本方中加入砂仁、煨木香、制香附等理氣葯,使脾虛者得補而能健運,臟寒者得溫而能煦化,可以增強療效,從而促進病勢迅速緩解。


(二)本證屬太陰臟寒,陽虛陰盛。如胸脘氣滯,痞硬阻結太甚,可仿枳實理中湯、枳術丸方意,方中加入枳實或者枳殼,寬郁通痹。


如胸脅部脹甚,可參張石頑治中湯方意,加入青皮、橘皮以平肝理氣;如腹部脹滿太甚,濁氣塑滯,可加入厚朴、大腹皮、以利氣消滿。


(三)本證屬太陰虛寒,因脾不健運,往往容易兼見宿食積滯。如證兼噯氣食臭,瀉而不爽,方中可加山楂炭、炒麥芽、炒建曲、炒枳殼、雞內金等治食導滯。

(四)有兼寒飲停蓄於中,嘔逆太甚,本方可合二陳方意,加入半夏、茯苓、橘皮、生薑等以止嘔降逆。


亦有陰寒盛於中,陽熱見於上,下見瀉利,上見煩躁吐逆,但脈來較緩,別無虛脫象徵。本方可加入少量川連,姜連並用,辛開苦降,既有止嘔降逆之功,又具有熱葯反佐之妙。


(五)脾主濕惡濕,如病程頗久,水濕泛溢,兼見頭面或肢體帶腫,小便不利;是土不制水之象。方中可加入茯苓、防己、澤瀉、薏苡仁等滲濕利水之品。


(六)本證如兼表寒,惡寒發熱,身體疼痛,仲景成法可師,當宗桂枝人蔘湯方意,方中加入桂枝以和表散寒。


若兼微熱胸痞,頭部如裹,方中亦可加入藿香葉、佩蘭葉、蘇葉之類,以輕宣在表之風濕。


(七)本證如兼見惡寒倦卧,四肢厥冷,脈微,腹滿較甚,或下利清谷,是脾腎陽微之象。


方中可加入熟附子或少量肉桂以回陽救逆即附子理中湯、桂附理中湯方意。如腹滿太甚,可去白朮之壅補,說見前段。


(八)本證如兼蟲積,有吐蛔肢厥之象,方中可參入烏梅、川椒、川連等酸苦辛甘並用之法,兼以治蛔。


(九)本證瀉利日久,如出現下利膿血,顏色晦暗,是脾虛而不攝血之候。可參桃花湯方意,方中加入赤石脂,乾薑可易以炮姜溫中攝血。


(十)如素患心脾不足,心悸而煩;又患有太陰虛寒本證。則理中湯與小建中湯,可以合用。古方有二中湯,即是其例。

病例:李某某,男,35歲,初診


自訴:素有胃痛,每感或飲食稍有不調,即引起發作。近因某夜初診飲食飯過多,即吐瀉胃痛。診脈弦緩,舌苔白。


患者面色萎黃,察其痛正當胃脘下部,痛勢大發時必以熱水袋反覆揉按,方可小解。


此證雖由食物觸發,但因當時嘔吐頻繁,宿物已大部分排出,瀉亦不甚,是證當以治胃痛為主。


因與建中法,以和中止痛,調營理氣,進小建中湯加砂仁、佛手,三劑。


二診:前葯服後,痛勢已趨緩和。近反因食西瓜痛勢大作,再服前葯無效。並見大便瀉利日行五六次,小便短少,脈舌如前。


斷為中虛臟寒,寒氣凝塞;阻於胃脘則為胃痛,脾不健運則見瀉利。


宜用溫中和胃行氣散結以止痛之法。


與理中湯加高良姜、砂仁、制香附、煨廣木香等,三劑。


三診:痛勢減輕,瀉利已止,再以香砂六君子湯加佛手、炒二芽、炒枳殼等。調理而愈。

病例:程某某,女,10歲,初診


代訴:近值暑月,因食瓜果過多,又兼露宿感寒,遂患惡冷發燒吐瀉腹痛之候。經服十滴藿香正氣散等成藥,發燒己退,吐瀉已止,惟腹部時痛,近兩天又連發腹痛幾至不可忍耐,並吐蛔一條,服驅蛔葯無效,請為診治。


愚視其面部有花斑,舌苔灰白,脈緩,惟腹痛甚時則脈甚數。


斷為中虛臟寒兼有蟲積之證。


當用溫中安蛔法。


方用理中湯加烏梅、川椒、並加入少量川連,葯煎好後,頻服。


此葯服完二劑後,腹痛減輕,諸證皆退,越數日糞便中排出蛔蟲多條,而病全愈。


文摘自《貴陽中醫學院學報》1986第二期


推薦關註:全新大家中醫3.2,推出【工作室】功能,幫您樹立個人口碑,積累優質患者,打造屬於自己的中醫工作室,助您實現「半日臨證半日讀書」的夢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家中醫 的精彩文章:

魏長春:辨舌經驗談!
高建忠:腎燥不合,相火妄動—封髓丹淺識
焦樹德:「痛在心口窩,三合共四合」
五苓散治膝骨關節炎案
印會河:疏肝散結方治療前列腺增生

TAG:大家中醫 |

您可能感興趣

小柴胡湯方證、方義、病機及臨床應用
柴胡桂枝湯的方證要點與臨床應用
陳耀龍:正確理解、制訂和使用臨床實踐指南
《黃帝內經》與《傷寒論》——理論與臨床的互證
中醫驗方匯選:二黃散、樟腦散、苦參黃柏湯等臨床實用方
中藥厚朴的臨床生用與制用
王海東《筋經理論在針刀臨床的應用》
「風葯開玄」理論在臨床中的應用
抗生素類葯能長期服用嗎?臨床醫生教你合理應用抗生素
北京中醫藥大學裴永清教授:喚醒抵當湯的臨床應用
中藥椿根皮的臨床生用與制用
劉潔和韓華《中國臨床營養網》
中藥枳殼的臨床生用與制用
糖尿病護理中應用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的價值
趙瑞生和姚穎龍《中國臨床營養網》
淺談「廖氏咳嗽方」治療小兒外感咳嗽的理論依據與臨床應用
應城義和衛生院舉辦急救知識、臨床路徑與業務增長、醫法醫規培訓
經方傳奇,專治嘔吐的吳茱萸湯,用藥配伍與臨床意義是怎樣的
中醫養生:淺析腫瘤及癌症的中、西醫治療理論,及小分子肽在癌症患者臨床的實際應用
韓華:口服營養補充的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