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楊天石:劉夢溪對中國近代史研究的「大貢獻」

楊天石:劉夢溪對中國近代史研究的「大貢獻」


近日,劉夢溪先生積數十年研究之著作《學術與傳統》付梓,三卷本,百萬言,是夢溪先生幾十年學術歷程的一個結晶,是他對所學、所研究的精選。


2017年 4月26日上午,由北京時代華文書局有限公司、中國文化書院、鳳凰網國學頻道和敦和基金會共同主辦的「劉夢溪先生《學術與傳統》商略雅集」舉行,楊天石、王俊義、陳平原、梁治平等數十位重量級學者參與雅集。



楊天石:劉夢溪對中國近代史研究的「大貢獻」


雅集現場圖,劉夢溪先生(中)與王俊義先生(右)相談甚歡。(攝影:李大白)


民國史專家,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楊天石教授認為,劉夢溪先生雖主要致力於古典文學、近代學人及文化思想史方面的研究,但其研究的「小側面」——「陳寶箴(陳寅恪祖父)之死」和「陳三立(陳寅恪之父)倒後復帝運動」卻對中國近代史研究做出了開創性的「大貢獻」。


以下是楊天石教授在「商略雅集」上的發言:


我今天的發言,六個字,叫「小側面,大貢獻」。夢溪先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我選擇了「中國近代政治史」這個小側面,來講夢溪先生的大貢獻。


一、陳寶箴到底是病死還是被賜死?


中國近代政治史當然不是一個小側面,而是一個廣闊的海洋。研究中國近代政治史的朋友都知道,近代史上有一個大的政治事件叫「戊戌變法」,大家也都知道「戊戌變法」裡邊有一個很活躍的政治人物,就是湖南巡撫陳寶箴。近代史研究所的老所長范文瀾先生在他的著作裡面曾經講,在「戊戌變法」這個過程里,湖南是朝氣蓬勃、最活躍的一個省。1898年變法失敗,慈禧太后對於陳寶箴的處分是「永遠革職,永不續用」,陳寶箴便被永遠打在地下。


關於他的去世,時間上應該是1900年7月22號,在江西的南昌西山去世的。寶箴先生的公子陳三立給陳寶箴寫過一個「行狀」,也就是寫了一個傳記,關於他先人的死,用了兩句話:「忽以微疾卒,享年七十」,就是突然生一個小毛病,不是什麼重病。兒子給父親寫傳記,當然是真實可靠的,沒有記錯的可能,也沒有說假話的可能,所以多年以來我們一直相信陳三立的話,覺得陳寶箴是得了小毛病去世的。



楊天石:劉夢溪對中國近代史研究的「大貢獻」


雅集現場圖,楊天石先生(右二)在發言。(攝影:李大白)



但是問題在什麼地方?問題在於陳三立在其他場合回憶他父親時,用詞用語都很沉痛、很激昂、很悲哀,不大像是陳寶箴是生了小毛病去世的。當然這個只是一個問題。

1983年,《文史資料選集》發表了一篇文章,有一個人回憶他自己的父親,當年曾經帶著病,跟江西巡撫松壽,到了南昌西山的陳寶箴的住所,下面是原文:「宣太后懿旨,賜陳寶箴自盡,寶箴北面,匍匐拜受,自縊」。


這裡出現了一個矛盾,就是陳三立他作為兒子寫他父親死的原因,和這位先生的記載有矛盾,而且矛盾很大。那麼,到底誰可信,誰講的是真話?


夢溪先生採取了我們中國傳統考據學的方法,就是「以詩證史」,用陳三立的詩來研究陳寶箴的死的原因。夢溪先生通過陳寶箴的詩文里所講到趙氏孤兒、羽林孤兒的典故,考證出《文史資料選集》中的材料是可靠的。陳寶箴不是病死的,而是慈禧太后下的懿旨,讓他自盡。這裡產生一個問題,在1898年,慈禧太后已經給過處分了,為什麼到1900年又突然加重處分,這個處分就沉重了:你自殺吧。我想夢溪先生的貢獻不僅僅是用以詩證史的辦法證明了陳寶箴的去世是慈禧太后賜死的,也用陳三立的詩來證明了這條文史資料的可靠性。



楊天石:劉夢溪對中國近代史研究的「大貢獻」


中間老者為陳寶箴,前立左二為陳寅恪。



但是劉夢溪先生的貢獻不僅如此,他回答了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到了1900年,慈禧太后會下這一道密旨,讓陳寶箴自殺,自己了結自己,這個是劉夢溪先生的貢獻。


夢溪先生仔細研究了1900年,八國聯軍那一段中國的政治環境,證明並揭露了慈禧太后為什麼在一兩年之後要賜陳寶箴自盡,把這個道理講清楚了,講明白了。說句老實話,我當年文史資料這套材料我是注意到了,但是我只是注意到了,我沒有從陳三立的詩裡面去找證明。陳三立的詩我也讀過,1958年我在北京大學念中文系的時候,曾經參加編一本書,叫《近代詩學》,我是確確實實把陳三立的《散原精舍詩集》從頭到尾翻過,但是我並沒有從陳三立的詩裡面找到陳寶箴死的原因。


二、被掩蓋的「倒後復帝運動」


夢溪先生是研究陳三立的,研究過程中又有一個重要的發現,就是在1900年的時候,當年正好是第一次八國聯軍入侵,佔領了北京,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匆匆忙忙逃難到西安,東南地區的張之洞、劉坤一這樣一些地方的巡撫,他們發起「東南互保運動」,自己保自己,在這個過程裡面,陳三立曾經有過一個計劃,就是要把光緒皇帝從陝西接出來,接到南方,然後強迫慈禧太后把政權交還給光緒皇帝。這件事情夢溪先生在《學術與傳統》裡面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作「倒後復帝」,即推倒慈禧太后,恢復光緒皇帝的權力。1898年慈禧太后把六君子砍了腦袋,把光緒皇帝關在瀛海,現在陳三立他們想把光緒皇帝接出來,強迫慈禧太后把權力交回光緒皇帝。這件事情應該說,過去人們也不知道。

我是相當長的時期研究戊戌變法,我也不知道。夢溪先生挖掘了這個史料,把前人所不知道的政治命運,把它揭示在光天化日之下,我覺得這是夢溪先生對於中國近代史的一個很重要的貢獻。



楊天石:劉夢溪對中國近代史研究的「大貢獻」


陳三立晚年



自從夢溪先生這兩個發現公布之後,一個是陳寶箴之死,一個是陳三立的「倒後復帝」活動,夢溪先生的著作已發表了多年,而且據我所知,他在好幾篇文章中都講過這個問題。很遺憾,我們的近代史學界到現在為止,大部分學者不知道這件事情。以敝所為例,敝所在幾年以前曾經出版了十卷本的《中國近代通史》,它是集中了中國近代史學界的好多精英,經過多年的寫作編成的。我在前兩天為了準備今天的發言,我把我們的《中國近代通史》調出來,我是想找找《中國近代通史》有沒有把夢溪教授的這兩個成果吸收了。我很失望,這部書根本就沒有提到這兩件事情。


我還要講一個小事情,兩天之前紐西蘭的一位學者找我,訪問我要談東南互保,就是八國聯軍入侵了,東南地區的這些省長們,他們是什麼反映。我想了想,就把夢溪先生這本著作介紹給他,我就跟他講,你重點要讀的就是其中一節,就是「倒後復帝」活動。這位紐西蘭的學者拿到以後,我用四個字形容:大喜過望,覺得他到中國來跑了一趟不虛此行。而且說句老實話,我只是起到一個介紹夢溪先生著作的作用,這位紐西蘭學者對我來說千恩萬謝,覺得我介紹這麼一個研究成果,他非常感謝。


所以我說,夢溪先生研究的方面很廣,但是僅僅在近代政治史的這個小側面,做出了前無古人的大貢獻。


三、對劉夢溪先生治學特點的概括


夢溪先生的著作多年來我一直很關注,他的大部分著作我是讀過的。今天這個場合,我用了幾句話來總結夢溪先生的治學特點,不知道講得全面不全面,完整不完整,提出來供大家參考。


夢溪先生的治學特點,我覺得第一個八個字,叫「不斷深入,不斷拓展」。剛才講到的兩個問題,夢溪先生並不是最初的發現者,他是在前人的基礎上面不斷地加以深化、加以開拓。正如陳寶箴之死,這個題目我當年讀了夢溪先生的文章以後,我就覺得是一個重要的發現,我當時主編一個刊物叫作《百年潮》,我就請夢溪先生把它改成文章在雜誌上發了。這以後夢溪先生不斷地研究,他的文章不斷地在提高、在改進。

第二個八個字,「學養深厚,文史相承」。為什麼當年我讀《散原精舍詩集》,我就讀不出陳寶箴死的原因,而夢溪先生能讀出來,這跟他深厚的學養,跟他的文學古典文化的功底有很大關係,所以叫作文史相承。


第三個八個字,「思想嚴密,考證精細」。夢溪先生這兩篇文章都是考證文章的,但是考證得很精密,把你所有想到的可能的疑難問題都解決了,這個考證很嚴密。


第四個八個字是「文辭典雅,亦精且弘」,夢溪先生有他自己的特點,他至少跟我的文章、跟別人的文章不一樣,這個很重要的特點文辭典雅,他的含義不僅很精確,而且他的思想非常宏大。


我用這四個八個字來概括一下我讀完夢溪先生著作之後的感想。謝謝大家。


(本文編輯:李大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文化 的精彩文章:

《被誤診的藝術史》節選
《北鳶》《造房子》等當選央視「2016年度中國好書」
楊葵:我來人間讀閑書
「亞馬遜2017全民閱讀報告」解析大眾閱讀行為和趨勢
梁明大潑彩山水畫展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

TAG:騰訊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鍾海波:論茅盾對中國古代文學的研究
中國近代財政經濟史研究的里程碑著作|羅玉東《中國厘金史》
馮煥珍:對現代中國佛學研究的反省
楊天石:大英圖書館有兩樣研究中國歷史的秘藏寶藏
曹家齊:中國古代交通史研究之回顧與展望——以唐宋道路和驛傳問題研究為中心
羅威廉訪談: 美國中國史研究的多元化
重塑中華:近代中國「中華民族」觀念研究
楊潮‖讀呂鳳子的《中國畫法研究》
在美國舊金山迷路是什麼感受?中國近代史研究泰斗告訴你
漢玉還是宋仿:天津博物館藏玉斷代研究(中)
廖曉煒:中國哲學研究的困境與出路——評陳少明教授新著《做中國哲學:一些方法論的思考》
讀史識 | 曹柯平 王小盾 徐長青:海昏侯墓地符號世界:當盧紋飾研究
【新書介紹】瓮棺葬與古代東亞文化交流研究:瓮棺葬與古代東亞文化交流(中國·黃驊)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新書|陳來《近世東亞儒學研究》
劉國旭:中國疆域若干問題研究
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給您拜年了
對柬埔寨和泰國出產紅寶石的研究
中國思想史研究著名學者劉澤華今日下午逝世
洪石:漢代銅玉枕研究
重塑中華:近代中國「中華民族」觀念研究|年度歷史圖書選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