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進軍美國道阻且長,國產品牌路在何方?

進軍美國道阻且長,國產品牌路在何方?

進軍美國道阻且長,國產品牌路在何方?

每次盤點如今的智能手機市場現狀,大家都會這樣來一句:「國產手機正在強勢崛起」。這句話的前提是全球出貨前五的廠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廠家佔了三個;出貨前十的廠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廠家佔了七個。國產手機廠家的表現不可謂不耀眼。

但另一方面,即使國產手機廠家們做到了如此大的體量,這些出貨量巨大的國產品牌依然很難讓普通消費者有「國際大品牌」之感。原因無他,這些品牌能做到出貨位居全球前列的很大原因是得益於他們在中國本土市場的近乎橫掃的強勢表現以及在印度等新興市場的不錯表現。而在蘋果、Google、微軟大本營美國市場難有作為,是各個國產品牌的「國際品牌」之稱難以落實的原因。畢竟美國是智能手機行業最為標杆的市場。

各個國產大牌的漫漫美國路

其實關於這些在本土市場叱吒風雲的國產手機廠商與美國市場的關係,國內不少人都在關心。而最近又把這個話題推上風口浪尖的是小米。

小米高級副總裁王翔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他們尚未準備好在美國市場銷售手機,而此前,小米時任全球副總裁 Hugo Barra 的表態則是,小米手機可能在今年登陸美國市場。兩者的前後不一,也由此被解讀為「小米想進軍美國而不得」的失意。

進軍美國道阻且長,國產品牌路在何方?

實際上,小米對美國市場早有布局。2015 年 5 月,小米的官方 Twitter 宣布,美國在線商店正式上線。美國用戶可以在該在線商店裡面選購小米手環、小米移動電源、小米耳機等產品。

不過,到 2016 年 10 月,小米的第一款「核心產品」運行 Android TV 6.0 的 4K 電視機頂盒小米盒子 Mi Box 才正式上市。而小米生態真正的核心產品小米手機卻始終沒有在美國上市的跡象。

年初的 CES 上,小米就已經在其展台上迫不及待地展示了自己的當家旗艦白色版小米 MIX,這實際上是白色版 MIX 的首發。這其實足以說明小米對於美國市場的重視以及渴望。

對美國市場渴望而不得的又何止小米。

2016 年 6 月,美國商務部要求華為提交有關向古巴、伊朗、朝鮮、蘇丹和敘利亞出口或再出口美國技術的出貨信息。而另一方面則是華為最近的多款旗艦都在美國的展會上有所亮相。

根據中興通訊發布的 2016 年全年業績報告,如果按照正常的計算方式,歸屬於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 38.3 億元,同比增長 19.2%。但由於中興與美國政府相關部門達成和解協議,並計提約 8.92 億美元相關損失,2016 年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為 23.6 億元。

當然,中興和華為進入美國發生時與美國政府相關部門的一系列摩擦同兩者的大型通訊設備關係也不小。

至於從去年開始在中國市場一騎絕塵的 OPPO 和 vivo,暫時還沒有關於它們大規模進入美國的消息。

為什麼國產品牌對於進入美國市場慎之又慎?

一個首要原因自然是專利壁壘。對於這些想要真正走向海外,乃至打入美國的國產品牌,「專利」一詞絕對是繞不過去的坎。 上面提到的一些品牌在進軍印度時,想必已經領教過專利訴訟的厲害。而美國的市場的專利訴訟比之印度,其嚴格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個典型的例子便是 HTC,該公司曾在美國有過輝煌,最後卻因為專利糾紛而被禁售,最後 HTC 在美國市場落得個一蹶不振。

對於想要在美國市場真正做大、站穩的國產品牌,HTC 便是前車之鑒,更不用說,部分國產大牌的核心技術專利還沒有 HTC 多,如果他們貿然進入美國市場,其結果可想而知。

進軍美國道阻且長,國產品牌路在何方?

專利從申請到授權一般都需要 3-5 年的時間,這對於瞬息萬變的手機市場,太過漫長了。所以一個捷徑便是,手機廠家直接購買第三方專利。在進軍印度時被愛立信將了一軍的小米排在了 2016 年美國購買專利的買主榜的第四位。這其實也說明,小米正在加緊進軍美國,只是他們認為目前的時機還遠未成熟。

另一個方面,美國市場中運營商是各個品牌出貨的主要渠道,在美國市場獲得近乎壟斷地位的蘋果和三星得到了各大運營商的支持。這種變化對於熟練掌握「互聯網思維」或者「明星效應」的國產大牌們都得花費功夫來適應。畢竟此前在中國市場,運營商們唱主角時混得風生水起的「中華酷聯」,現在只有一家還堅挺著呢。

如果要通過運營商渠道銷售手機,那麼為運營商提供定製機型就十分必要了,除非這個廠家有蘋果的話語權。而這也就意味著這些廠家們需要額外花精力去進行適配。

以小米為例,王翔表示目前小米的工程團隊很忙,沒有足夠的精力去適配運營商定製機型。小米也沒有自己鋪設渠道銷售裸機的打算,因為小米已經跟運營商建立了不錯的聯繫。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貿然出擊,可能會得不償失。

國產手機能成功進軍美國嗎?

說了這麼多中國品牌在美國的不得志,但也有相對成功的,比如說 OnePlus,或者說,一加。

進軍美國道阻且長,國產品牌路在何方?

(一加 3 在紐約 Magnum Soho 閃店活動現場)

一加在美國市場的表現確實不錯,新機發售大排長龍的情況也不少,大有直逼 iPhone 發售的勢頭。

但需要說的是,一加在美國銷售數據是相對的,其出貨的絕對數量根本就不能望蘋果、三星的項背。如此小的體量,即使一加因為專利問題被告上法庭並被判敗訴,訴訟方獲得的收益絕對值也不會大——專利巨頭們都喜歡「羊要養肥了再宰」。

更何況一加在本土的知名度也比不上小米、華為這話題品牌。

但從一加在美國市場的待遇來看,國產品牌們在美國站穩腳跟的可能性還是很高的。

進軍美國道阻且長,國產品牌路在何方?

從一加手機登陸美國市場起,美國主流媒體對其的讚譽就頗多,比如《TIME》稱一加手機是「Phone of Dreams」,《紐約時報》稱一加手機是夢幻般的手機等……大有超三星、趕蘋果的好評勢頭。

不過,一加手機在中國本土真的是最好的國產手機、真的是一台夢幻之機?難說,畢竟眾口難調。但可以肯定的是,和一加手機相似水平的國產手機還是有的,甚至不少。如果這些手機都進軍美國市場會發生什麼?可能得到的評價不會比一加差。

所以對於目前這些想進美國,還沒有正式展開動作的國產品牌而言,用蟄伏一詞來形容比較合適,正如前文提到小米已經在美國大力購買專利一般。

當國產手機品牌旗下的專利可以保證他們在美國即使遭遇專利戰也能得到一個可以承受的結果時,國產大牌們可能就真要成為國際大牌了。

進軍美國道阻且長,國產品牌路在何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電動飛機 Aerol: 為了實現夢想,Andre Borschberg 決定從平庸起步
拉里·佩奇談 Alphabet 2017 年 Q1 財報: Google 轉型很成功
蘋果無人測試車被活捉,但看上去還不像你希望的樣子

TAG:愛范兒 |

您可能感興趣

特斯拉中國之路,道阻且長
美國教育「平權」:道阻且長
道阻且長:「歐洲軍」能走多遠?
日本國產軍機瞄準國際市場?專家:道阻且長!
歐洲聯合道阻且長:歐盟重要國家剛跳出來,強烈反對建設歐洲軍
大不列顛的海軍藍圖:「全球化」之路道阻且長
歐戰出局,米蘭的復興之路道阻且長
國羽女單復甦之路道阻且長 球後戴資穎再成攔路虎
日媒:中國半導體產業「道阻且長」
5G商用道阻且長,加快其進程的最佳路徑是什麼?
中國經濟對外開放道阻且長
人生路遠,道阻且長
道阻且長,一葦以航
「語文老師該回爐」,道阻且長
要麼二胎,要麼離婚?馴化中國式渣男,道阻且長!
建設更穩定、更國際化的歐元道阻且長
與子偕行,何懼道阻且長
物流政策昭示未來方向,行業變革道阻且長
溯回從之 道阻且長
博柏利晉級高端奢侈品牌之路道阻且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