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醫談「肝病養生」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王靈台教授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臟器,也像一座化工廠,擔負著人體的解毒功能,承擔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諸多物質的代謝。
中醫認為肝為五臟之一,其主要生理功能為生血、生魄、主疏泄、主筋爪,開竅於目,與膽相表裡。從現代醫學解釋,肝的這些功能涵蓋了消化、內分泌、神經、精神系統等功能,因此中醫的肝臟與西醫的肝具有不同的含義。
一旦得了肝病,就會出現各種臨床表現,如黃疸、脅痛、腹脹、泄瀉等,根據證候可以分成各種證型。
無論何種肝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藥物性肝炎等)都應以預防為主,儘可能防止肝病的反覆發作或惡化,以致形成終末期肝病(如失代償肝硬化、原發性肝癌)。根據我們的經驗和體會,肝病患者的養生保健主要應注重幾個方面:情緒、飲食、活動、生活習慣。
1
情緒樂觀
肝病與人的情志密切相關,抑鬱、焦慮可能得上肝病,而且能使肝病加重。臨床常見,同樣的病,同樣的治療、不同的心理狀態,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所以得了肝病,不論輕重,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既來之則安之」,配合醫生合理治療,爭取康復。不能悲觀失望或急於求成,否則會適得其反。
2
勞逸有度
除了肝病的急性期(肝功能嚴重損害)和危重期(重型,肝硬化失代償)需要卧床休息外,一般可主張動靜結合。可以參加正常的工作和體育活動,但不宜過於劇烈,以自身感受為依據。尤其是脂肪肝患者,要牢記「少吃多動」的原則,除控制飲食和體重以外,必須每天堅持40分鐘的體力活動(走路、游泳、自行車等),每周5天。要保證充足的睡眠,熬夜或睡眠障礙對肝病很有害。
3
葯食宜忌
中醫講究忌口,慢性肝病患者宜多食河鮮、瘦肉、蛋白、菌菇、豆製品、蔬菜等,不宜或少食海鮮、雞肉、羊狗肉、刺激性強和脂肪含量較高的食品。葯膳方面建議選用藥食同源的中藥,如具有健脾作用的茯苓、山藥、陳皮、大棗,具有補腎作用的枸杞,具有益氣作用的人蔘、靈芝等。
某些中草藥如黃葯子、馬兜鈴、雷公藤、土三七草和西藥如抗結核葯、抗生素、降壓藥、解熱鎮痛葯,安眠藥、抗腫痛葯及部分避孕藥,對肝臟有毒性,可能誘發藥物性肝炎,因此要慎用或禁用。
慢性肝病患者在服用治療其他系統疾病的藥物時,應向醫師告知自己的肝病情況。
4
良好習慣
不良的生活習慣或嗜好也會對肝臟造成損害。吸煙已被證明可能加重脂肪肝和肝纖維化的發展。所以必須戒煙。少量飲酒對肝臟可能沒有害處,但個人認為不應提倡,而且只宜飲黃酒和紅酒。濃茶和咖啡,對肝臟的傷害暫無定論,但也不宜過多,強調適度為是。
肝病患者可否服用膏方,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如在病情不穩定期,如肝功能波動、臨床癥狀明顯時,暫時不宜服用膏方,一則消化吸收不佳,二則難以根據病情變化調整藥物。而在治療穩定期,病人的消化功能基本正常,但有乏力、脅痛、腰酸、大便塘薄或乾燥、夜寐不佳等不適癥狀時,則可據情服用膏方、調理,但要注意藥物不宜滋膩和配伍。
此外,定期進行必要的檢查和隨訪也十分重要,醫師可以根據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
特別提醒
肝病患者千萬不要輕信各種廣告,盲目購葯及服用所謂「保健品」,否則容易造成不良後果。如有需求,可請教專科醫師,根據正確的指導意見和方法進行保健養生。
點擊雜誌封面,購買《大眾醫學》新刊或過刊
微信號:popularmedicine
快速關註:點擊題目下方小字「大眾醫學」


※清明時節雨紛紛,踏青掃墓催新生
※孕產期這些擔憂、焦慮,你有沒有?
※愛心手術、微創「換瓣「:數十位老人因他而重生
※袁文:脊柱外科病人的「定心丸」
※噎食?「海姆立克急救法」學起來!
TAG:大眾醫學 |
※中醫養生
※名醫養生
※中醫養生堂
※中醫養生之食療養生
※中醫祛病養生:認識中醫八種劑型之膏方
※中醫養生之道
※老中醫健康養生
※中醫養生「守」與」補」
※腫瘤病人如何中醫養生調理!
※名中醫的消暑秘訣,5道「養生粥」健脾養身
※中醫養生先養神、醫病先醫心
※中醫養生篇:酸棗仁
※中醫養生十八傷
※向孔子學習中醫養生
※中醫健康養生學
※四位老中醫的養生茶
※高血壓病人養生 中醫護理
※中醫養生篇:靈芝
※中醫養生篇:茯苓
※中醫養生:神奇中醫導引術,簡單動作防病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