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道家思想對張懷瓘書法美學理論的影響

道家思想對張懷瓘書法美學理論的影響

道家思想對張懷瓘書法美學理論的影響

道家思想對張懷瓘書法美學理論的影響

王羲之 蘭亭序

「書法是以漢字為物質載體,以筆力、體勢、章法為表現手段,創造意境、抒發性情的一種藝術形式。」由於漢字文字表意的特徵和書寫工具毛筆的特殊性,加之政治、文化等多種社會因素多方面的影響,唯有中國,將文字的書寫演進成為一門藝術。迄今為止,書法在中國的歷史已有近2000年了(僅以把文字的書寫性發展到一種審美階段而言)。道家思想是戰國時期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道家學派的主要理論和觀點。老子提出的道家思想中至高的「道-美」、「見素抱樸」的「貴真」的美的哲學主張和莊子的「逍遙遊」的「體道」的美感論均代表著中國古代美學樸素的美學主張。發展到莊子的美學思想中對於藝術美的闡釋,「道」的高度亦是藝術美所期望達到的理想境界。書法作為這樣一種土生土長的中國藝術,自然亦是深受其影響。

張懷瓘,是盛唐最傑出的,也是整個中國古代美學史上非常重要的書法美學思想家。這主要表現在他的著作之豐富是空前的。這主要有:《書斷》三卷,《書議》、《書估》、《六體書論》、《評書藥石論》各一卷,此外,還有《玉堂禁經》、《文字論》、《論用筆十法》等。另外,他的理論體系之完整是空前的。其《書斷》一書,上中下三卷,史論結合,不僅記述詳盡,而且評價精當。然而最重要的一點是,他的美學思想之深刻也是空前的。這不僅表現在他對不同朝代、不同書體的藝術作品多樣性審美趣味的分析上,還表現在他一改魏晉飄逸、陰柔的書風,而建立起盛唐壯美的書法審美理想。而道家思想,恰是決定其書法美學理論達到如此高度的核心作用力。以下分別從張懷瓘書法美學理論中關於書法的本質論、創作論、鑒賞論三方面來闡釋道家思想對其的影響。

道家思想對張懷瓘書法美學理論的影響

孫過庭作品

一、「無聲之音」的書法美的本質論

老子的基本思想即是「道」。「道」是老子哲學的最高思想範疇。「道」主要具有兩個方面的意義:其一,「道」為宇宙本體,是天地萬物之源起。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道」生出「道」之元氣,然後生天地,然後生天地人,然後衍生萬物就是這個道理。其二,「道」為宇宙規律,萬事萬物莫不按照「道」的規律而運行。同時,「道」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它滲透在每一具體事物中,又是維持該事物平衡與變化的內在力量。它展示的是最原初的規律,是最自然無為的狀態。這是關於「道」的本質的闡釋。「道」是至高至美的,而這種至高至美是它自身無法用任何方式讓人明白而人也無法用語言表達清楚的。正如莊子《知北游》中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道」之微妙莊子亦不可說,只能通過寓言故事來傳遞某種精神,還需體道者去用心體會。「道」是無,又是有,其有無之辯全靠體道者心之所悟了。老子提出「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觀點,是對道美的詮釋,也是道家學派對藝術最高美學境界的概括。

張懷瓘的書法美的本質論顯然受到道家美的哲學思想的影響,他提出書法是「無聲之音」、「無形之相」。他說:

無物之象,藏之於密,靜而求之或存,躁而索之或失,雖明目諦視而不見,長策審逼而不知,豈徒倒薤、懸針、堰波、垂露而已哉,是知之也。(《評書藥石論》)

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見其志,覽之即令瞭然。若有會面,則有智昏菽麥,混白黑於胸襟;若心悟精微,圖古今於掌握,玄妙之意,出於物類之表;幽深之理,伏於杳冥之間。豈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測?非有獨聞之聽,獨見之明,不可議無聲之音,無形之相。(《書議》)

深識書者,惟觀神彩,不見字形。若精意玄鑒,則物無遺照。(《文字論》)

在張懷瓘看來,書法亦是通「道」的。張懷瓘認為書法是「無物之象」,「雖明目諦視而不見,長策審逼而不知」。書法之美,美在神彩。甚至認為「深識書者」,只是欣賞書之「神彩」,連字形都給忽略了。而書法的這種神彩之美,非「深識書者」不能體會,它不僅要求欣賞者(審美主體)有很高的書法藝術的素養,還需「心悟精微」。這是一種很高的「心領神會」的境界,是一種體道的狀態。莊子也說到庖丁解牛「不以目遇而以神遇」這兩種體道的思想可說是一脈相承的。

道家思想對張懷瓘書法美學理論的影響

二、「師法自然」的書法創作論

道家的「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是一切物質之源起,是萬物本真的原初狀態。《道德經》是這樣闡釋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可以說,「道」就是一種最樸素自然的原始狀態。老子論「道」經常將「道」與自然聯繫在一起。他說: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五十一章》)

此「自然」並非指自然界的自然,乃是一種生命原初的存在狀態,是對「道」的存在狀態及其運行狀態的描述。自然,它既是一種狀態,也是一種規律和法則。而張懷瓘的書法創作理論,正是遵從了這一法則。他說:

草書伯英創立規範,得物象之形,均造化之理。(《書議》)

是以無為而用,同自然之功;物類其形,得造化之理。(《書議》)

探於萬象,取其玄精,至於形似,最為近也,字勢生動,宛若天然,實得造化之姿,神變無極。(《六體書論》)

善學者乃學之於造化,異類而求之,固不取乎原本,而各逞其自然。(《書斷》)

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衍生出的即是一種樸素天然的「貴真」的美學趣味觀。「真」就是自然,是存在的本來面貌。張懷瓘認為書法之美乃在於得「造化之姿,逞其天然」,無論是說書法對於漢字的詮釋在於展其形體之美,舒其自然靈動變化之妙,還是說創作者創作時那種自然無為無欲無念的「神遊」的狀態,都是還原自然原初的大美,還歸生命原始的生氣與靈動。這種「無為」的書法創作論是建立在極高的藝術技巧的基礎之上的,張懷瓘的書法創作論的高度是凌駕於高超的書法技巧之上的。只有「無為」,才能「無為而無不為」,呈現書法同於自然之真美,同時超脫自身的局限,而達到自身的自然之態。這是秉承「道-真」的樸素的美學主張,即是合於道家思想的書法創作論。

道家思想對張懷瓘書法美學理論的影響

三、分「神」、「妙」、「能」三品的書法鑒賞論

漢魏及唐是書法的大繁榮時期,中國書法史上最傑出的書法家多在這段時期出現,如張芝、蔡邑、王羲之、王獻之、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張旭、懷素、顏真卿、柳公權等等不勝枚舉。書法理論亦是日漸成熟,大量出現。到唐代時,無論是書法家、書體、書品還是創作風格、流派,在唐代的書法理論研究中都趨於系統和完善。代表就是孫過庭的《書譜》和張懷瓘的《書斷》。而張懷瓘最突出的一點即在於他在《書斷》中將書法作品的品評等級明確分為「神」、「妙」、「能」三品,這種品評的區別,反映了書法藝術領域中審美鑒賞的深入。

「神」、「妙」、「能」三品對於書法藝術的區分在前代所沒有的。我們且看張懷瓘是怎樣區分這三品的。

書有十體源流,學有三品優劣。今敘其源流之異,著十贊一論。較其優劣之差,為神、妙、能三品。(《書斷序》)

(神品)張芝,字伯英……若清澗長源,流而無限,縈迴崖谷,任於造化……精熟神妙,冠絕古今,則百世不易之法式,不可以智識,不可以勤求。若達士游乎沉默之鄉,鸞鳳翔乎大荒之野……

……

王羲之,字逸少……尤善書,草、隸、八分、飛白、章、行,備精諸體,自成一家法,千變萬化,得之神功,自非造化發靈,豈能登峰造極?

……

(妙品)梁蕭子云,字景喬,晉陵人。……少善草、行、小篆,諸體兼備,而創造小篆飛白,意趣飄然,點畫之際,若有騫舉,妍妙至極,難於比肩。

……

(能品)孫乾禮,字過庭。……草書憲章二王,工於用筆,俊拔剛斷,尚異好奇。(《書斷》)

張懷瓘將杜度、崔緩、張芝、鍾繇、吳皇象、索靖、王羲之、王獻之等人的作品列為神品;將張昶、嵇康、宋文帝、王僧虔、蕭子云、阮研、智永、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人的作品列為妙品;而將謝朓、庾肩吾、智果、孫過庭、薛稷等人的作品列為能品。通過分析他對「神」、「妙」、「能」三品作家作品的評價,同時參考宋初黃休復對張懷瓘三品的描述,我們大致可將「神」、「妙」、「能」三品做如此理解:「能品」乃是「工於用筆,形象生動」,「妙品」為「自心付手,妍妙至極」,神品是「應物象形,任於造化」。「能品」是技法的純熟與精深,筆下作品形象生動,惟妙惟肖;「妙品」超出技法的要求,而對創作者的領悟力提出更高要求,手下作品要能夠表現心中之所領悟,這除了技法的要求,還有「神韻」的表達;而「神品」,則是完全摒棄創作者主觀的「成見」,將自己融於自然之狀態,完全擺脫了技法和己見的束縛。從創作者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類似於莊子「逍遙遊」的體道的境界。從鑒賞者的角度來說,張懷瓘認為欣賞書法也同對「道」體認的方式一樣只能靠靜謐的內心去體驗和感悟才能求取和把握,是不能用有形的語言去說明的,他提出了「玄鑒」「心契」「冥搜」「心悟」的鑒賞體認方式,如同他在著述中反覆論及的:「若精意玄鑒,則物無遺照,何有不通」。如果鑒賞者沒有這樣一種「體道」的情懷和狀態又何以能欣賞創作者作書之微妙呢?

道家最核心的思想是「道」,「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是一切物質之源起,是萬物本真的原初狀態。天地萬物皆由「道」而生,故「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而萬事萬物遵循「道」的規律和法則而呈現出最真的狀態,這即是「道法自然」。由「道法自然」的思想進而衍生出莊子「逍遙遊」的美感論和貴「真」的美學趣味論。張懷瓘的書法美學思想深受道家思想的影響,表現為其書法美學理論中「無聲之音」的書法美的本質論、「師法自然」的書法創作論,和近乎「道」的境界的以「神品」為最高標準的書法美學的鑒賞論。探討道家思想對張懷瓘書法美學理論的影響有助於我們對張懷瓘書法的最高價值觀進行把握,更深入地了解其書法理論思想。而書法自古常常就被作為一種體道的方式,通過探討道家思想對張懷瓘書法美學理論的影響,我們也可以從中窺見到不同的中華傳統文化之間相互吸引、融合而達到的一種高度的契合,這也是作者欲探之微妙。(作者:徐倩 責編:董世忠)

道家思想對張懷瓘書法美學理論的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王羲之《樂毅論》臨習指導
「墨皇本」《聖教序》與宋拓原石單字比對版本
致力於中國畫的創新
《九成宮醴泉銘》臨習教程
怎樣臨習鍾繇小楷《宣示表》

TAG:聞是書畫 |

您可能感興趣

道家思想對書法藝術的影響
道家思想與古琴美學
古琴美學思想中的道家思想
自然之美——古琴美學思想中的道家思想(上)
道家倫理的精神哲學意義
道家理論體系
《周易》的思想與道家傳統醫學!
如何理解道家哲學「無為」
道家承負思想對現實社會的影響
道家哲學思想在歷史長河中的作用
解惑丨如何理解道家哲學「無為」
道家思想與中國建築
南懷瑾對道家「自知者明」的理解
從道家到道教的人學思想演變
玄德堂——道家與道學
清明節習俗中的儒家倫理觀念與道家生命哲學
道家文化——老子的道治思想
道家呼吸法
道家丹道修鍊之修真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