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高校科輔人員還需制度來呵護

高校科輔人員還需制度來呵護

最近,中國科協公布了一系列對科研人員工作、生活情況的調查結果,其中一項關於科研輔助人員生存環境的調查結果受到了圈內人士的廣泛關注。科研輔助人員是科技工作者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科研中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但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科研輔助人員在科研人員中的比例偏低。收入偏低、晉陞機會少、不受重視等原因導致整個行業人才缺乏,並且流失嚴重。

設置專職科輔崗位,在現階段確實是一個可以提高科輔人員地位的措施,但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科輔人員地位不高,只是大學師資建設的表象之一。

對於師資隊伍建設,我國高校有職稱評審制度,在職務之外,要對所有崗位的人員評職稱,職稱與待遇和福利掛鉤。在職稱評審制度之下,那些從事教輔、科輔工作的人員晉陞機會相對少,與之對應,待遇、地位也就不高。

而在發達國家,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實行職務聘任、管理,聘請到什麼職務就獲得什麼待遇。這就不會把不同職務的人納入一個職稱評價體系來進行評價。每個職務崗位上的人關注的是做好本職工作,得到自己應當得到的報酬、待遇。在美國,大學普遍實行終身教職制度,這一制度不僅針對教授,也針對教輔人員、科輔人員,只要教輔人員和科輔人員的工作得到學校認可,可獲得終身教職,這意在鼓勵這些崗位的人員安心工作。

此外,隨著國家激勵科研人員的政策出台,包括給科研人員更大的經費支配權,提高人頭費比例等,有科研項目的科研人員收入會進一步提高,高校科研人員、教學人員、教輔科輔人員的差距相對會拉大。那麼,誰來做教學?誰來做任務雜、事情多、地位低的輔助工作?

解決這一問題,發達國家的大學採取的是年薪制方式,即對應職務聘任給職務相應的年薪,不再進行所謂的科研提成、績效獎勵。如果一名教授的年薪是10萬美金,那即便他拿到1000萬的課題經費,也不能再從課題經費里獲得另外的報酬,課題的經費可用於勞務費,但主要支付的是研究生和訪問學者的費用,教授不能把做課題研究變為致富的手段。只有一種情況,教授可以從課題經費里拿報酬,即學校約定給教授9個月薪酬,教授可從自己的項目中支取3個月的報酬。

如果不從制度著手,而是在目前的制度框架下,專設科輔崗位,強化的還是當前的職稱評審、薪酬待遇「秩序」。有的學校宣稱要對職稱評審進行改革,但只是實行分類管理,調整評價標準,這給高校人事管理、評價帶來的改變十分有限。

(作者熊丙奇,系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中國教育報》2017年05月17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中德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制首次會議將舉行
啟動中西部農村中小學發展引擎
寧夏:取消四項教育行政審批事項
職稱制度改革不能被誤讀
交費才算愛校?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培養全科醫生不能單靠制度激勵
制度創新,為科創板「保駕護航」
衛健委要求醫療機構加強醫院感染防控,院方上報仍需制度激勵
邊玉芳:家校合作需要制度保障和專業支持
醫器註冊人制度 來得很猛烈
美容院員工管理制度
用制度呵護大學生的志願精神
新加坡牙科醫療及醫療保健制度
護理核心制度
科舉取士制度下,學校就不重要了么?古人也看名校
向過勞死醫生學習?還是健全醫療制度,保護醫務工作者身心健康吧
制度就是制度
這個省要求醫院執行法定休假制度,保障醫護夜班工資!
警惕教師成為學校制度的受害者
印度:數據保護制度來臨,金融科技公司和消費者準備好了嗎?
併購業績補償必須建立明確的擔保制度
古代官員選拔制度——軍功爵制
「假藥事件」看醫療規範重要性,醫生只有遵守制度才能更好的救人
制度駕馭人性 文化凝聚人心
疫苗 制度和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