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上海生科院發現脂質過氧化是冠心病的重要特徵

上海生科院發現脂質過氧化是冠心病的重要特徵

上海生科院發現脂質過氧化是冠心病的重要特徵



利用代謝組學、脂質組學研究不同階段冠心病病人血漿代謝變化的流程圖

4月26日,國際學術期刊《氧化還原生物學》(Redox Biology)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人口健康領域)尹慧勇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Comprehensive Metabolomics Identified Lipid Peroxidation as A Prominent Feature inHuman Plasma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s。該研究利用代謝組學和脂質組學的方法系統分析了不同階段冠心病病人血漿中的代謝組和脂質組變化,揭示了氧化應激和脂質過氧化是冠心病的主要特徵,並且發現脂質過氧化代謝產物具有區分冠心病不同階段的潛力,該研究為將來大樣本驗證奠定了基礎。


冠心病是目前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動脈粥樣硬化是其發病和死亡的主要病因,但其潛在的生物學機制以及預測和診斷的生物標誌物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近年來代謝組學、脂質組學廣泛應用於生物醫學領域,對發現潛在的生物標誌物以及疾病的預測、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博士研究生陸劍虹等在研究員尹慧勇的指導下,利用非靶標的代謝組學技術分析正常對照(Healthy controls, HC),穩定心絞痛(Stable angina, SA)和心梗(Myocardial infraction, MI)病人血漿的代謝譜,結果表明冠心病不同階段具有特異性改變的代謝譜;發現了18、37和36個差異代謝物可以分別區分HC和SA、SA和MI以及HC和MI。代謝通路分析顯示甘油磷脂(Glycerophospholipid, GLP)代謝在三組中變化最明顯,基於此課題組利用靶向脂質組學分析GLP的代謝物主要包括脂質過氧化產物和下游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產物。研究結果顯示與HC和SA相比,脂質過氧化產物包括氧化的磷脂和其水解產物主要是異前列腺素等顯著地在MI病人中升高,提示脂質過氧化代謝物可能是區分MI和SA或者HC的潛在生物標誌物。


該研究工作與北大醫學院教授鄭樂民研究組合作完成,並得到了首都醫科大學天壇醫院、中科院生物與化學交叉研究中心研究員朱正江研究組的大力支持,項目受到了國家自然基金、中科院和科技部等項目經費的支持。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我們是不是做了「假體檢」
「塑身食品」恐怕會讓你更胖!
重大發現!中國科學家發現液態金屬類生物學現象中科院王皓毅:基因編輯發展突飛猛進 要保持審慎態度
基因編輯:改寫生命的藍圖——理解未來第26期開講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新聞|我校馮年平教授團隊構建雜化膜柔性脂質體用於銀屑病炎症皮膚的靶向遞葯
科學家們揭示登革熱病毒感染與宿主細胞脂質過氧化、DNA損傷和凋亡的關係
科學家們看到了天然脂質針對細菌和病毒的治療潛力
大數據分析或能鑒別指示機體健康和疾病發生的特殊脂質分子
最新研究發現:大腦脂質積聚可能是帕金森氏症的早期徵兆
鈣離子依賴的線粒體代謝維持脂肪細胞脂質穩態
類火星環境中脂質生物特徵的命運
脂質合成底盤助力番茄紅素生物產業發展
研究發現天然脂質具有超強大的抗炎作用,有望徹底根除炎症性疾病
脂質為癌細胞提供養料,肥胖人群需要謹慎了
機體中循環的脂質分子或與多種疾病發生直接相關
JCI:母乳保護不變胖!科學家在母乳中發現特殊的脂質,可幫助寶寶維持米色脂肪,降低肥胖風險 | 科學大發現
想要讓甘油三酯下降,6種常見食物要多吃,讓脂質生成得到抑制
研究發現脂質體包埋的AIE光敏劑可用於日光下的光動力治療
合成分子可有效防止小鼠體內的脂質堆積|Nature 自然科研
二甲雙胍為什麼改善糖尿病癥狀?因為降低脂質磷酸酶SHIP2活性
脂質型肥胖?對症下藥才能瘦下來!
在活細胞中無痕合成磷脂質導致濃度依賴性細胞凋亡效應
復旦大學占昌友團隊在腦靶向脂質體藥物設計上取得新進展
我國醫學研究人員在腦靶向脂質體藥物設計上取得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