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萬里茶道四百年後尋求「復興之變」:從「茶葉為媒」到「旅遊長廊」

萬里茶道四百年後尋求「復興之變」:從「茶葉為媒」到「旅遊長廊」

資料圖

中國青年網晉中5月23日電(呂瑋)重建「絲綢之路」的同時,中國正在喚醒另一條由古代中國人開拓的「歷史商道」――萬里茶道。

5月15日―18日,在「晉商故里」平遙舉辦的第五屆中蒙俄萬里茶道市長峰會上,中國協同蒙古、俄羅斯等茶道節點城市政界代表達成共識:藉助旅遊業,帶動沿途城市,重現昔日繁華。

400多年前,「萬里茶道」從福建出發、以茶葉為媒介,因溝通中蒙俄三國「世紀動脈」的身份而被世界關注;400年後的今天,這條動脈在旅遊外交和國際區域合作的驅動下,尋求再次復興。

重識「萬里茶道」:帶動中蒙俄城市興盛二百年後衰落

如果沒有山西的晉商,四百年前的蒙古、俄羅斯人或許很難喝到來自數千里之外中國武夷山腳下的紅茶,也不會使茶商駝隊經過的200多個城市「因茶而興」。

「萬里茶道」途徑中蒙俄三國,是繼絲綢之路之後,於17世紀到19世紀在亞歐大陸興起,以茶葉商貿為主的一條重要國際商道。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王石在接受中國青年網記者採訪時說:「山西其實並不產茶,但晉商靠著駝隊、馬隊以超越常人的意志,完成了相當於今天物流的作用。」

當時,以晉商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商人到南方採買了茶葉,通過水路運到長江口岸的九江後換大船進入長江,逆流而上,經過武漢到達湖北襄陽,再用駝、馬、驢、騾,把茶葉馱運到呼和浩特、張家口等北方的茶葉集散地。然後向北延伸,到達蒙俄邊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圖,再轉往中亞、歐洲各地。

此路艱難。參加5月17日「萬里茶道」高峰論壇的蒙古國立大學科技學院亞洲學系副教授、語言學博士什?額格希格用「難以置信」來描繪:不停前行的駝隊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徒步穿過蒙古國,且只能走戈壁地區。

而這也只是晉商曆盡艱險開拓的一個「縮影」。

有關數據顯示,到1851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前夕,俄國從恰克圖進口的中國貨物中,茶葉已超過95%。而這條國際商道帶動了沿途200餘座城市產業的興起發展。

人們很難想像恰克圖當時的繁華。共產主義創始人馬克思在1857年的在「紐約每日論壇報」上發表的題為「俄羅斯與中國」的論文中寫道,恰克圖作為各民族間進行貿易、廣泛交流的文化習俗的一個節點,有著大量的貿易往來和金融交易,比當時歐洲任何貿易量都大,是商業繁榮發達的城市。

然而,20世紀之初,中國爆發了辛亥革命,隨後俄國發生十月革命。兩個國家的政治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綿延萬里的「茶葉之路」慢慢中斷,因茶而興的許多城市也隨之衰落。

湖北省社科院《中俄茶葉之路》課題組專家劉曉航說:「俄國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蘇維埃政府後,不僅宣布放棄沙皇俄國海外一切『殖民特權』,並同時宣布茶葉為『奢侈性消費』,俄商在華的茶葉生意自此由盛而衰。」

重啟「萬里茶路」:「申遺」助推盤活中蒙俄「旅遊經濟長廊」

在商幫、駝隊寂滅百年之後,萬里茶道沿線至今留存大量有歷史價值文化古迹,而這些被認為是這條古商道再次繁華的「原因所在」。

2013年9月10日,第二屆萬里茶道與城市發展中蒙俄市長峰會上,中蒙俄三國簽署《萬里茶道共同申遺倡議書》。此後,中國方面選定途徑的8省市聯合申遺。2017年3月22日在山西太原召開「萬里茶道申遺工作會」上,擬定首批遺產提名點為45處。

以山西為例,在近年來的「申遺」資源點調查工作中,發現該省境內保存著大量有關「萬里茶道」的古迹遺存,包括古代村落城鎮、古道路、古橋樑、驛站等交通設施、茶莊、票號、車馬大店等古店鋪、古祠廟等宗教活動場所、重要關口關堡以及古代民居、大院。

「這條路上的遺迹與故事,應該被人銘記。」王石如此認為,隨著國家「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步入深水區,「萬里茶道」作為重要的品牌支撐重歸大眾視野,申遺工作也可以成為推動沿線城市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

去年,中蒙俄三國數十個城市成立「萬里茶道」旅遊聯盟,旨在打造「萬里茶道」精品旅遊線路,深化沿線城市的文化、經濟交流。

在5月16日舉行的第五屆中蒙俄「萬里茶道」市長峰會上,中國、蒙古、俄羅斯三國古城聯合發布《萬里茶道旅遊地圖》,內容包含中蒙俄三國「萬里茶道」沿線節點城市的主要旅遊景點,它將成為三國遊客跨境旅遊的「指南針」。

前來參會的蒙古國阿斯特拉罕市女市長阿廖娜?古巴諾娃在會場極力要求播放主政地的旅遊宣傳片,她希望藉此能吸引更多的中國遊客,「不過,我們都應該有拿得出手、有意義的東西,為萬里茶道賦予新的意義。」

此次峰會的主題為:共享、共商、共建――讓城市連起來。王石說:「旅遊,但不只為了旅遊。旅遊只是國與國、城市與城市之間溝通合作的『敲門磚』。」

「我們那邊有原始天然的旅遊資源,但基礎設施方面面臨著困難,比如供電、衛生間等。」蒙古國扎布汗省副省長巴?阿茹娜定向拋出「橄欖枝」:希望中國企業能與他們合作。

看來,「萬里茶道」的重啟已進入實質性階段。

重建「萬里茶路」:一個塞外小城的「期待」

「如果還能像過去那樣,讓往來的客商活躍起來,那就太值得期待了。」大同市右玉縣副縣長祝亮認為,「萬里茶道」的回歸,對右玉這個鮮有工業、農牧業為主的貧困縣是一個難得的機遇。

右玉縣位於山西省的西北邊陲,為中國古代北方軍事要塞,尤以古關隘殺虎口為「咽喉之地」。「殺虎口」也是人們常說的「走西口」中的「西口」,許多山西家庭在此生離死別,無數晉商攜茶葉等貨物從此處走出家鄉。幾百年來,這裡充當著山西人移民謀生「出關驛站」的角色。

作為「萬里茶路」上一個節點小城,右玉「殺虎口」是曾是清朝中國第一稅關,古迹富集,古長城、殺虎堡、烽火台、古戰場、古道敞路坡、古樂樓,足見當時繁茂景象。隱含著奮鬥與悲情的「西口故事」,讓此地被晉商後代銘記。然而,隨著晉商的不斷衰落,那些昔日繁華不再。

「重啟『萬里茶路』,我們這裡依舊是一個很好的驛站。希望茶路上大一些的城市、景點,能把我們帶動起來。」祝亮在接受中國青年網記者採訪時說,旅遊線路整合時,希望能更系統一些。

「歷史文化挖掘、接待能力、飲食衛生、環境狀況上,我們已經準備好。」祝亮坦言,右玉地理面積相對大城市小許多,外部特色並不明顯。之前很難吸引遠處的遊客,尤其是國外遊客。

「期待能藉助『萬里茶道』的國際影響力,把右玉傳播出去,引來更多的遊客。」祝亮認為,做好旅遊業,是當地民眾脫貧致富最重要的途徑之一。

顯然,重建「萬里茶道」旅遊經濟長廊帶並非朝夕之力,也非一域之功,需要沿線國家與城市的合力。台灣文化學者、原台北市文化局局長李永萍說,茶道走過的城市,各有風情,歷史已經賦予了這些地方以特色。「開發重建並不需要再動輒數百萬、上億臨時再建造多麼偉大的建築,只需要在舊有的古迹上植入好的文化創意內容,小地方,就可以說大故事。」

「如果能在很多小點上,都有動人的故事,一定會有人不遠萬里前來走一走。」李永萍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新生兒可以喝涼茶去胎毒嗎?
尋,一盞茶緣!紅茶品鑒沙龍
百合花茶有寧心安神補中益氣之功效,可惜很多人只會觀賞它
劉詩詩吳奇隆現身喝下午茶 各自抱著手機玩 誰也不理疑似吵架?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茶道|中國名茶之西湖龍井
中國茶道:茶道十三道
徑山茶:日本茶道尋根
中國的瑰寶――茶道
中國茶道之煎茶道
紅天下紅色夢想的起航:中國氣派紅茶——正山小種回歸「海絲茶道」
何以熱衷茶道——《與茶一起 走在哲學的路上》之十九
福鼎白茶與「茶道六君子」
茶道篇:人亦如茶
茶道|中國名茶之黃山毛峰
茶人茶話,雷鐸:細說中國茶道——潮州功夫茶
茶道|茶七酒八,看完頓悟
茶道|中國名茶之洞庭碧螺春
對於我大華夏傳承千年的茶道所用的茶杯,你知道多少?
中國茶道文化:茶道十三道
茶道與茶藝的區別?茶道來源於日本?
中國茶道與日本茶道,到底哪個厲害?
茶道|茶香的五層境界
茶道之枯枝
中國有茶道嗎?——我們去杭州尋訪了茶的山、水和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