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以史為鑒:過剩產能完全出清需要多久?

以史為鑒:過剩產能完全出清需要多久?

日本鋼鐵業和美國化工業的集中度從提升到穩定經歷了近20年。在行業集中度提升的過程中出現兩個現象:行業的資本支出下降,企業對R&D支出的意願超過資本支出的意願。

借鑒美國化工業的轉型經歷,在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從投資驅動向消費驅動轉型的過程中,產能利用率反彈可能不是產能擴張的標誌,中國經濟開啟產能新周期可能要等的更久。

我們春節後在各地調研中遊行業後發現一個普遍現象:大企業經歷了行業集中度提升和資產負債表修復之後,產能利用率上升但是資本支出意願下降,這和2010-11年的大規模擴產能形成反差。

我們接著分析了中遊行業的A股上市公司2011-2016年的財報數據後發現:行業集中度提升之後,企業的資本支出增速下降可能是周期行業的共同歸宿。

但是,關於中國的周期行業特別是產能過剩行業的未來,我們仍有很多未知:

-過剩產能的市場化出清、行業集中度從提升到穩定的過程需要多久?

-成為剩者為王的行業在資本支出和研發支出上有什麼特徵?

-產能利用率提升是產能周期開啟的標誌嗎?

站在宏觀的角度上,產能過剩行業正在經歷的出清是中國經濟轉型的縮影。雖然過程有起伏,但整體上中國經濟正在從重資本、重投資、政府導向的舊模式向重技術、重消費、市場導向的新模式轉型。

研究中國經濟轉型中的周期行業和他們的未來,我們自然想起了30多年前經歷過類似工業轉型的美國和日本。了解美日過剩產能出清的歷史,可以幫助我們對中國周期行業的未來做出大方向上的判斷。

上世紀80年代之後,內外困境迫使日本鋼鐵業和美國化工業經歷了漫長的產能出清。在此期間,雖然併購重組加速了行業出清,但行業的集中度從提升到穩定前後經歷了近20年。

在美國化工業的產能出清過程中,產能利用率回升並不是產能新周期開啟的標誌,實際上兩者前後差了5年。而日本鋼鐵業數據表明在淘汰產能剩者為王的過程中,企業對用於技術升級的研發支出的重視,超過了用於新設備廠房的資本支出。

一、日本1980年代鋼鐵去產能

日本鋼鐵行業的興衰與經濟增長相伴而生,伴隨神武景氣、岩戶景氣、伊奘諾景氣的連續三次「合理化運動」,日本鋼鐵業在短短三十年間就站上了世界巔峰。然而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之後,日元實際有效匯率短短7年間就從1971年的59快速升值到1978年的110。1973年,日本GDP增速(不變價)從10%高位回落,1974年GDP就成了負增長。

連續的內外部衝擊沉重打擊了鋼鐵業的需求,鋼鐵行業面臨著戰後以來最嚴重的產能過剩。以產量為標準,日本鋼鐵行業的巔峰出現在1973年,粗鋼產量達到1.2億噸,佔世界比重達到17%,此後日本鋼鐵產量開始出現下滑。

圖1:日本鋼鐵產量在1973年達到頂峰之後下滑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為應對產能過剩的狀況,日本政府適時地推行「減量經營」政策,這是製造業從戰後傳統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向高附加值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轉折點。對於鋼鐵等原材料工業,除了生產合理化外,政府通過行政指導及各種限制措施來削減其生產能力,比如企業關停、破產、兼并、裁員等。日本鋼鐵工業從業人數和企業個數相繼在1970年、1975年之後出現了大幅下滑。

圖2:日本70年代中後期鋼鐵企業、就業人數均下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界 的精彩文章:

廣東明珠擬認購公司 標的負債雖高手頭土地卻好
開啟結構性反彈 形成雙底概率偏大
財政部停止體彩江蘇手機即開票遊戲發行銷售試點
ISO宣布將推動區塊鏈技術進入更高水平
曝Rain升級當爸 曾炒股7天賺錢過億

TAG:金融界 |

您可能感興趣

產能過剩?產能出清?
評論:產能過剩是該化解了
柔性OLED到底是產能過剩,還是前景光明——三星有苦說不出
中國晶圓製造是否會出現產能過剩?
中國需要多少晶圓產能?
學者:除了產能過剩,中國經濟還應關注有效需求不足問題
中國的煤炭產能過剩,為什麼還要進口?原因很多人都想不到
鋁型材為什麼產能過剩,主要還是加工門檻低!
新能源汽車已成「新麻煩」,產能嚴重過剩,最終誰來買單?
回暖趨勢明顯 產能依然過剩 未來白酒行業 調整仍是關鍵詞
拿「產能」炒作?我是怕你連賭注的車都產不出來
蘇劍:中國經濟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產能過剩
多條液晶面板線量產,產能過剩是偽命題?
保不住補貼,守不住產能,馬斯克還能狂歡多久?
液晶面板產能真的過剩么?
印度推出艦載機,除了產能不足,還存在一個問題,不解決無法上艦
產能過剩評級有哪些調整?
小米新機又是X秒售罄!是真的產能不足,還是因為黃牛太多了?
以馬雲的資產能造出一艘航母來么?看完才知道,真相沒我們想的那麼簡單
609萬台新能源汽車誰來消化?產能嚴重過剩,未來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