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恐襲事件折射移民融入難題
編者按:恐怖襲擊事件後,英國社會對外來移民排斥的情緒進一步加劇。《人民日報》的一篇文章評論說,這裡面有文化衝突和價值觀對立的深層次原因,也有網路和社交網站煽風點火、推波助瀾的作用。不過,也有英國人公允地認為外來移民對英國是有貢獻的,一些輿論持比較客觀的立場。曼徹斯特炸彈襲擊事件的影響,一方面將進一步堅定英國政府的「脫歐」信念,另一方面,移民政策的收緊也可能引起進一步的反彈。以下為評論全文。
曼徹斯特恐怖襲擊發生後,英國10年來首次把國家安全警戒級別上調至最高的「危急」級,這意味著「有明確情報顯示新的恐怖襲擊仍可能發生」。
已在恐襲中死亡的嫌疑人薩勒曼·阿貝迪為利比亞裔,由此引發輿論對英國移民政策的關注。這次恐襲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外來移民融入英國社會的難題,以及英國主流社會對待外來移民的糾結心態。
若贏得選舉,保守黨表示將出台更多限制移民政策
此次爆炸襲擊事件發生在英國各黨派緊鑼密鼓為6月8日大選造勢之際。民調遙遙領先工黨的保守黨,提出了苛刻的移民政策。在宣言綱領中,保守黨保留了將每年的凈移民數量削減至10萬以下的目標,同時還提出了更多限制移民的政策。
為把進一步收緊的移民政策落到實處,保守黨還公布了具體的措施,譬如,提高移民家庭團聚簽證擔保人的收入門檻;增加學生簽證的申請條件等。同時要求增加移民和留學生在接受國民保健服務時的付費,並提高移民工人支付的移民醫療附加費等。
保守黨領導人、現任首相特雷莎·梅近日發表講話強調,如果保守黨在競選獲勝,將修改法律,提高公司從海外招聘移民僱員的費用。
有分析指出,英國「脫歐」助長了孤立主義思潮蔓延,政府在社會福利、工作機遇等一系列領域,對外來移民進行了諸多限制,這種苛刻的移民政策容易引發當事者的情緒抵觸。
如果外來移民經濟能力差,缺少謀生手段,又受到激進思想的鼓動,尤其是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等勢力的唆使,他們對社會的不滿便很容易轉化為暴力行為。比如,這次曼城爆炸事件的嫌疑人、年僅22歲的阿貝迪,父母都是來自利比亞的難民,他本人生活在社會底層,做過麵包坊工人,最近還去過包括利比亞在內的中東國家。而像阿貝迪這樣的移民,在英國的不少城市,尤其是以老工業基地為代表的北部和西北部城市中大量存在。
假如在一些特定的地區,集聚著相當一批對現實不滿、對未來感到絕望、對自身處境憤怒不已的人群,那麼,這些人極易受到極端宗教思想的影響而對社會實施報復。
恐怖襲擊後,社會對外來移民排斥情緒進一步加劇
「他們擠佔了我們的福利,沒有大量外來移民的到來,我們會生活得更好,手頭更寬裕。」倫敦市中心多賽特街的房屋中介商懷特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這樣說。
年僅28歲的阿什拉夫是位於阿吉瓦爾街手機專賣店的工作人員,記者有兩次修理手機找過他。阿什拉夫坦言,在這裡生活沒有什麼問題,但精神上比較孤獨,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阿什拉夫說,英國比自己的故鄉伊拉克要安全多了,但仍會莫名其妙地有一種「不安全感」,這屬於「心靈和精神上的不安全」。
針對外來移民的緊張情緒,在英國一直存在,而到了「9·11」事件之後,這種情緒更加濃重,而發生恐怖襲擊事件後,英國社會對外來移民排斥的情緒進一步加劇。其中,有文化衝突和價值觀對立的深層次原因,也有網路和社交網站煽風點火、推波助瀾的作用。
不過,也有英國人公允地認為外來移民對英國是有貢獻的,一些輿論持比較客觀的立場。2014年,英國科學博物館還展出過穆斯林對世界貢獻的1001項科技發明。展覽以翔實的史料,展示了穆斯林在歷史上為改善人類生活所做的努力和突出貢獻,這些貢獻主要表現在醫學、天文學、數學、建築學、工程學等領域。
若移民等問題處置不當,英國恐將出現安全惡性循環
有專家指出,如果在對待移民等問題上處置不當,英國有可能在安全上遇到惡性循環。
一方面,恐襲事件將進一步堅定英國政府的「脫歐」信念;另一方面,由於移民政策的收緊,將可能引起進一步的反彈。
英國《每日快報》稱,曼城襲擊事件引發選民對安全、反恐等問題的關切,它可能會使保守黨的安全和移民政策更加保守,繼而進一步激化矛盾,造成更大的麻煩。
今年上半年至今,英國已發生了兩起恐襲事件,其安全形勢堪憂。有分析人士指出,英國現在面臨的問題,不僅是打擊恐怖主義,而且還有解決移民的融入感,增加他們的就業和社會福利等一系列複雜的社會問題。如果政府無法有效改善和提高社會治理能力,那麼,英國社會的安全隱患將難以從根源上解除。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英國恐襲事件折射移民融入難題
新聞報料
商務合作


※中美貿易到底為兩國帶來了什麼?
※崔順實女兒鄭維羅放棄上訴 將從丹麥引渡回韓
※特朗普赴北約峰會:「縮水」議程會有突破嗎?
※【天下奇聞】韓國走私團伙「人肉」販運黃金 兩年倒賣近五千斤
※這就是最近最潮的「羽毛眉」
TAG:界面新聞 |
※中興事件折射出美國的恐慌,未來屬於中華民族
※難以彌合的裂隙:足球折射下的法國移民問題
※榨菜事件折射海峽兩岸輿論困境
※英拉之「逃」折射泰國政治文化
※金墉辭職折射世行改革困境
※英媒:中國結婚照演變歷程 折射中國社會大變遷
※貧富差距加大折射美國治理困境
※同觀·德國|荊棘載途:巴伐利亞選舉折射歐洲政黨的難民之困
※法國「黃馬甲運動」折射西方國家治理困境
※厲害了!國際「第一方陣」折射我國科技創新能力榮耀全球
※港媒:《紅海行動》折射強國夢 動作場面或吸引西方影迷
※美國禁令使中興休克 折射中國缺「芯」之痛
※宋微:空難折射非洲工業化困境
※澳媒:「銀幕英雄」折射中國崛起 中國電影全球推廣軟實力
※美國選舉非裔敗選,辱罵華裔對手「滾出美國」折射出什麼問題?
※中興事件折射的未來:為什麼悲觀
※點背!上港後衛解圍失誤 前荷蘭國腳射門折射入網
※敘利亞衝突折射地緣政治博弈
※英媒:單身女星婚姻觀引討論熱潮 折射中國社會罕見變化
※一件史上最離奇的造反事件,折射出元帝國迅速崩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