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耳朵按摩養生法你必須學會
1.鳴天鼓:
兩掌分別緊貼於耳部,掌心將耳孔蓋嚴,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餘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錯扣擊頭後枕骨部,即腦戶、風府、啞門穴,耳中「咚咚」鳴響如擊鼓。該方法有提神醒腦、寧眩聰耳之功效,不僅養生保健,而且對耳鳴、眩暈、失眠、頭痛、神經衰弱等病有良好的療效。
2.拎耳屏:
雙手合指放在耳屏內側後,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內向外提拉。手法由輕到重,牽拉的力量以不痛為限。每次3~5分鐘。此按摩耳朵養生的方法可有效治療頭痛、頭昏、神經衰弱、耳鳴等疾病。
3.摩耳輪:
以食指貼耳廓內層,拇指貼耳廓外層,不分凹凸高低處,相對捏揉。如果發覺痛點或結帶不舒服處,表示對應的器官或肢體有病變的可能,適度多多捏揉可治病。日久,痛點消失說明局部病變有好轉。此法不拘遍數,做2~5分鐘,以耳部感到發熱為止。此法有健腦、強腎、聰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陽痿、尿頻、便秘、腰腿痛、頸椎病、心慌、胸悶、頭痛、頭昏等疾病。
4.拔雙耳:
兩食指伸直,分別伸入兩耳孔,旋轉180度,反覆3次後,立即拔出,耳中「啪啪」鳴響,一般拔3~6次。此按摩耳朵養生方法可使聽覺靈敏,並有健腦之功,對於神經衰弱、健忘等疾病有一定療效。
5.推耳後:
用兩手中指指面,分別置於兩耳後,沿翳風、瘛脈、耳殼後、顱息上下來回各推擦20~30次,至局部皮膚發熱。此法具有滋腎養肝,降低血壓的作用。
這樣按摩耳朵能治療疾病
心絞痛按下耳窩
經常刺激耳甲腔部位,俗稱下耳窩,對血液和循環系統有保健作用。下耳窩相當於胸腔內臟器官。心絞痛時首先要保持鎮定,不要驚慌,立即停止活動,卧床休息,最好抬高上身,然後可對下耳窩進行按壓。方法是,將食指放到耳孔處,拇指放到耳的背面捏揉。這是最簡便有效的急救方法,可以迅速緩解心絞痛,度過危險期。
打嗝按上耳窩
上耳窩,即耳甲腔上方的耳甲艇,相當於人的腹腔,按摩此處有助於消化,並有強腎健脾之功。打嗝,中醫稱為呃逆,就是由於脾胃處虛弱,以及生吃不良食物、暴飲暴食引起的胃氣上逆。
失眠上下耳窩都要按
失眠,中醫稱「不寐」,它是由心、脾虛弱造成,可按揉下耳窩中的「心」、及其上方上耳窩中的「脾」兩穴位。可將食指放到耳孔處,拇指放到耳的背面捏揉即可。
四肢疼痛揉耳輪
耳廓的外周耳輪相當於軀幹四肢,頸肩腰腿痛等軀體疼痛患者宜多按壓耳輪。


※推薦7款最適合女人吃的食療方
※洗澡也能瘦身 這麼洗最容易瘦
※腰肌勞損吃什麼好 這麼吃好得快
TAG:99健康網 |
※學會這5種耳朵按摩養生法,輕鬆告別身體「老毛病」!
※十二個時辰十二種養生法,學會就可保健康,你也可以學會哦
※每日手部保健按摩養生法
※睡前養生法則
※耳穴療法之「耳順」養生法
※年輕人專屬養生法——朋克養生,你沒中招算我輸……
※不花錢就能養生?不花錢的中醫保健養生法
※健康養生法誰學誰受益
※中醫養生篇:九種不花錢的中醫保健養生法,你知道幾種?
※新生兒握拳是一種養生法
※健膝養生法 教你2種健膝方法
※默念字句養生法
※冬季養生法則:這5種食物常吃能養好腎
※5種陽光浴養生法 補鈣又生髮
※韓美林懶人養生法|跟著名人學養生
※不同人群的養生法則
※《零基礎學九種體質養生》,12節課學會辨別個人體質,以及對應養生法!
※百歲才女的「兩保一不」養生法|跟著名人學養生
※《零基礎學九種體質養生》,12節課學會辨別個人體質,以及對應養生法!」
※古代名人吃薑養生法|跟著名人學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