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手術前,醫生這個姿勢你懂嗎?
最近《外科風雲》熱播,讓非醫學人士過了一把癮,尤其是神秘的手術室更是讓吃瓜群眾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
這不,隨著劇情熱播,許多吃瓜群眾找陳大夫來了解真相:
手術室到底是不是這樣?
醫生的真實生活是這樣的嗎!
......等等等等......
但是還有更為細心
的朋友給我發來一組照片,
他們驚奇的發現,
在準備開始手術之前,
我們的手術醫生
都要保持這麼一個固定的姿勢!
這個姿勢,
讓我們的吃瓜群眾大為不解?
有人甚至問我
——
這個姿勢是不是
西方醫學傳入國內
術前必須要有的儀式?
大家是不是都對這個姿勢感興趣呢?直接上圖來看!
這個姿勢到底是不是一種虔誠的儀式呢?
首先,這個姿勢並不是一種虔誠的儀式!這個姿勢是為了保證手術室無菌操作的要求。
手術開始前,
醫生要把手徹底的消毒,
以保證做手術期間的無菌原則,
而保持這種姿勢,
就是為了無菌原則的需要......
先來看一幅圖——
手術開始前,
醫生要把手徹底的消毒,
而消毒後的雙手,被認為是無菌的,也就是黑色圈內的部分被認為是無菌的,如果碰到其他沒有消毒的部位,那麼都會污染已經無菌的雙手。
所以,持續保持這個姿勢,直到穿過手術衣,開始手術,就成為了手術室手術醫護人員開始手術前的標準動作了。
當然這是為了保證無菌操作的需要,那麼這種姿勢為什麼會有利於無菌操作呢?
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姿勢對無菌操作的好處!
第一、此姿勢持續保持比較有效
如果消過毒的無菌區域在下方,也就是說雙手沒有上舉而是下垂,那麼上臂沒有消毒的部分如果有水滴或者消毒液,水滴等會向下如流動,污染已經消過毒的雙手和前臂!所以,持續保持雙手上舉,可以有效的避免消毒過的手再次污染。
第二、此姿勢持續保持比較簡單
當然我們也可以選擇雙手持續上舉或者平行伸直,也可以避免無菌,但持續上舉或者平行伸直,其外展面積過大,可能碰觸到更多的有菌區域,不便於雙手儘可能不碰觸其他有菌區域。
第三、此姿勢持續保持比較省力
此動作比較省力,又可以有效的保持無菌,該動作多數屬於正常功能位,可以認為是既保持無菌,又最可能省力的最有效姿勢。如果持續上舉或者持續平舉,可能會堅持不了多久。但持續這個動作,可以保持較長時間。
所以,您明白了嗎?
這個動作可不是儀式,但是這個動作之所以持續存在,是因為其有較為科學的道理。
細心的您是不是也想到了這些原因呢?
《外科風雲》還在熱播,或許細心的您還會發現更多有趣的問題,如果您也有疑問,可以留言給我們。我們會一一解答,希望我們的解答可以為您解惑!
做有態度和思想的醫生!
親,看懂了嗎?如果沒有懂!
還可以有以下方法聯繫我們!
可以進行免費醫學問題諮詢哦!
乖乖嘞,這麼好的分享,恁咋都不點贊啊?速速點贊啊!!!


TAG:心健康 |
※驚!醒著做手術?這不是天方夜譚,我們麻醉醫生可以做到!
※生之前醫生要求產婦喝紅牛,這種做法科學嗎?寶媽們你們喝了嗎?
※誰是你最好的醫生?
※未來讓孩子做醫生,好嗎?
※為什麼醫生老是說:術前不能進食?原來是這樣,差點誤會醫生
※「話腫瘤」醫生,我這個病能吃靶向葯嗎?
※得了頸椎病,醫生叫我做手術。好慌!做了會不會癱瘓?
※開心一笑:這樣的醫生你碰到過嗎?他們簡直就是個段子手!
※「醫生,我為什麼會得這種病啊?」 「命不好。」
※產科男醫生在做分娩手術時,是怎麼想的呢?
※幫你打針的整形醫生是怎麼來的?
※醫生,我為啥得這種病啊?命不好
※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醫生:做這事效果更好!
※醫生:飯後需養生,堅持做這3件小事,你會更加長壽!一件也很好
※為什麼好醫生都是人家的?自己遇到的醫生,就像是「欠他錢」
※醫生這麼交待風險,是想嚇唬人嗎?
※老婆闌尾手術留下個刀疤,她生孩子那天,醫生的話讓我喜極而悲
※你的關節還好嗎?每天這樣做,醫生都羨慕你
※這「兩件」睡前事情,醫生從來不會做,你也是時候戒了
※醫生拄著拐杖做手術走紅網路:病人多醫生少,能做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