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夏天養生關鍵重養陽,怕冷是陽虛,還會情緒暴躁

夏天養生關鍵重養陽,怕冷是陽虛,還會情緒暴躁

《黃帝內經》里有 一句話叫做「防因暑取涼」,就是告誡人們在盛夏避暑的同時一定要注意保護體內的陽氣。如果貪涼一直待在空調房裡,或者待在過於潮濕的地方致使中氣內虛,從而導致暑熱、風寒等外邪乘虛而入。所以,在祛暑乘涼、空調房睡覺時,要特別注意益好腹部。

夏季氣溫較高,人們也極易貪涼過食冷飲,冰鎮飲料、冰激凌、冰鎮西瓜等,恨不得什麼都吃涼的,但過食冷飲會使胃腸道內溫度驟然下降,局部血液循環減慢,血流量減少,影響胃腸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從中醫角度講,過食寒涼之物容易傷害脾胃,造成脾胃虛寒,脾虛則運化吸收能力下降。

進入夏季,隨著天氣漸漸炎熱,有些人就會出現胸悶不適、食欲不振、四肢無力、精神萎靡、大便稀薄、微熱嗜睡、出汗較多等癥狀,體重也會隨之減輕。這就是老百姓常說的苦夏。

苦夏之苦主要源於脾胃之苦。三伏天里,天熱出汗多,熱能消耗大,本身脾胃的運化負擔就比其他季節要重,如果外界濕氣再困遏脾胃,使其運化功能受到影響,那麼人體需要的水谷精微得不到有效補充,更會加重苦夏的癥狀,導致人肚脹不思飲食,舌苔較厚,食之無味,易口渴,乏力睏倦等。

同時,夏季炎熱還會造成精神方面的不良癥狀。從中醫角度講,肝屬木、脾胃土,一方面,肝鬱會影響脾土,另一方面脾土也會影響肝木。脾胃不好,運化水谷精微受影響,肝木得不到有效的滋潤和給養,還容易情緒不佳、脾氣暴躁等,而肝主情志,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有的人夏季容易煩躁不安、無故發火。

要想苦夏不苦關鍵要注意兩個方面:

首先,從飲食人手,每餐不宜吃太飽。以免增加消化負擔,致使脾胃運化能力下降;要清淡飲食,適當清理脾胃堆積,使脾健胃和,可以選擇一些祛暑、祛濕、健脾類的食物,比如綠豆、西瓜、生薏米等。

其次,生命在於運動,夏季高溫條件下人體本身消耗增大,體能儲備相對枚弱,容易倦怠,不願意運動,但適量的運動有助於脾胃消化,增進食慾。因此提倡科學運動,每天運動控制在加20-30分鐘為宜,強度適當減小,可選擇游泳、散步、拳操、非對抗性球類等運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夏天 的精彩文章:

今年夏天最火的襯衫裙,簡單舒服還顯瘦!
從《夏天19歲》看台灣導演命與幸:政治裹挾,卻依舊被市場看好
夏天手上長透明小水泡又痛又癢?別擔心!2個「小妙招」幫你解決
夏天要靚不要命,要風度,不要溫度的妹紙們,讓男士們情何以堪!
UROK手工鞋:小清新風格,夏天穿出來,小鮮肉出爐了

TAG:夏天 |

您可能感興趣

穀雨養生,益氣補陽,祛濕養肝,錯過穀雨,再談春季養生都枉然!
養生其實就是養陽氣,夏季最耗陽氣的4件事,一定要注意了!
春季養生不遵循這些原則,恐怕你就白養了!
夏季飲食養生,重在養心,宜多吃「苦」!
清明養生好時節,柔肝祛濕很重要,多喝這兩杯茶
每天早上都喝淡鹽水,身體變好還是變壞?清晨養生需要做哪件事?
春季養生最重要的是養肝,每天按揉這三個穴位,肝臟健康無煩惱!
會養生的女人,就懂得夏季多吃他們,活血調經,關鍵還能預防婦科炎症!
乍暖還寒時,養生尤為重要
大寒養生兩不要 重在溫補腎陽
夏季養生 健脾祛濕很重要
天天用熱水泡腳,是真的養生還是等於慢性自殺?
春季風大,氣候乾燥,水分缺乏,春季養生是關鍵!
穀雨養生,重在健脾祛濕
夏季必吃這種養生菜,功效強大,但是這樣吃就是「慢性自殺」
冬天常喝一杯養生茶,防病保健,祛寒保暖,不知可惜
雨水養生重脾胃,防寒祛濕是精髓!
春季,易肝鬱和脾虛,養生要抓緊啦
冬天為什麼要養陽?如何養陽?養陽與養生是什麼關係?
冬季養生泡溫泉,可要注意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