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階層固化,人生是否從一開始就註定了結局

階層固化,人生是否從一開始就註定了結局

七歲看老」

人生 是否從一開始

就註定了結局?

這輩子,我們還會有多少個「七年」?

這不是真人秀

而是一部跨越了56年

記錄了14個人的不同人生的紀錄片!

怎麼看待打架?(暴力)

怎麼看待學校里的組長制度?(紀律)

怎麼看待異性?(感情交流,愛情與婚姻)

長大後想有幾個自己的孩子?怎麼看待孩子?(自我認知)

放學回家後幹了些什麼?晚上幾點睡覺?

(生活安排)

怎樣看待窮人和富人?(貧富差距)

你有是有色人種的朋友嗎?(種族歧視)

你長大後想做什麼?(人生規劃)

以上是來自英國BBC的《人生七年》中提及最多的問題。其中的很多話題 對於七歲的孩子來說,太嚴肅太沉重了些。從7歲到56歲,每七年一次的跟蹤拍攝記錄下了他們的人生中最主要的部分。

這部偉大的作品,真實、直接的呈現了十多種不同的人生。這些人們有著不同的社會家庭背景,來自不同的階級,然而幾十年之後,他們的人生基本定格,卻驚人的發現,他們幾乎都重複著和父輩一樣的命運!

那麼,人生 是否一開始就註定了結局?

作為全國最權威、最官方的媒體之一

人民日報對於【階層固化】的態度

其實是「越掩飾越深刻」

馬克思說,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儘管大多數人更願意選擇獨善其身,身邊還是有越來越多的同齡人熱衷於去學習和了解 社會心理學、人口學、經濟學等與自己專業無關的知識,對社會新聞時事評論也頗感興趣。

大學生活是從學生身份向社會人的一個過渡,了解社會是大學生的一門必修課。我們試圖去窺探學校和學習之外的那個被稱作社會的神奇的世界,去探索它的運行狀態和遊戲規則。

世界是屬於未來的,總有一天,我們會以一個社會人的身份,存在於這個世界

而那時候,只有兩種可能,要麼我們是這個遊戲規則的制定者,要麼,我們就會被這些遊戲規則 限制或者控制。

網路媒體的發展大大降低了信息傳遞的成本,我們也因此得以看到一個更廣闊的世界。接收的信息越多 越發現:原來人生有這麼多種可能,有這麼多種活法。明星名流社會精英似乎唾手可得,但事實上又那麼遙遠。我們不斷地認識到:人生而平等 卻如此不同

二八規則,幾乎存在於社會生活的每一個領域。沒有誰不想成為金字塔頂端的人,我們都希望人生是詩和遠方,我們的征程是星辰大海

但有一種夢想,叫做父輩的夢想,父母們總是對下一代寄予極大的期望,希望能夠通過他們的奮鬥來改變整個家族的命運。而我們自己在成長過程中也一直充滿著,對未來的想像。

努力是成功的標配,但運氣卻不是誰都有的。其實,階層的跨越,從古到今,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除了選拔考試這種正常的途徑,歷史上更富傳奇色彩的,是那些農民起義和社會革命。眾所周知,劉邦,布衣皇帝,可歷史上又會有多少個劉邦呢?其實有許許多多,只是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沒有那麼好的運氣,都只是沉沒在了歷史的塵埃里,只有極少數的成功者才有機會載入史冊被人民銘記,被人們瞻仰。成功者的光環,自然是耀眼奪目,但這個過程中要經歷的刀光劍影,要付出的血汗代價,卻是無論成功與否都必須要承受的

改變,需要走出舒適區 去自我挑戰的勇氣,但要堅持又談何容易啊!馬雲說: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絕大多數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只有那些真正的英雄才能見到後天的太陽。

身邊不乏有情懷的理想主義者,那些文藝青年們。但大多數的人,還是在理想與現實的落差中,憂鬱著,困惑著,焦慮著。我們都曾有過很宏偉的夢想,想著要去改變世界,後來幻想一步步被現實打破,越發的發現自己無能為力。

從小到大,聽老師的話,聽媽媽的話,讀書、考試、上大學似乎是最正確的事。有許多人,一直按部就班地學習,卻對未來一無所知,被社會節奏推著走,更沒有清晰的人生規劃。一邊是大學擴招,學歷似乎在貶值;一邊是大學依舊只會按部就班。上課走神甚至曠課,平時輕鬆考前惡補只求不掛科,沒熱愛過專業,沒做過實習,沒主動去嘗試做項目,學習的能力也漸漸減弱。膜拜著學霸和創業能手,依然在迷茫與放縱中苟且,追劇、談戀愛、打遊戲一樣都放不下。

這時候,一步步向現實妥協,「大不了考公務員"」成了一種自我安慰。考研太累,工作吧,可能學歷、能力不足,不確定性太多,考公務員是風險最低的解決方案。

體制內意味著安穩,也意味著內部結構更穩定、流動性更差。國家機關、事業型單位中長期形成的政治生態平衡和複雜的人脈網路甚至利益群體對這個圈子以外的人是排斥的,沒有誰會把既得利益輕易與他人分享。最近大熱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就反應了這一事實。劇中年紀輕輕卻身居高位的,有背景強大的紅二代,有憑藉婚姻關係上位的,也有憑師生關係上位的。公開選拔為普通人進入體制提供了更多可能。誠然,的確有人心懷民生、有政治理想,選擇了從政。但大多數人都抱著「進去了再說」的心態參加國考、省考、選調生考試等。 這一類人,幾乎沒有什麼家庭社會背景,沒有政治資源,進去之後上升的可能非常小。

現今,社會上官本位思想依然非常重,考上公務員拿國家工資仍然被看做一件光耀門楣的事。在傳統觀念里,「錢」與「權」是緊緊相連的,似乎錢財和名譽是權利的天然附屬品。事實真的如此嗎?非也。當官發財的時代只存在於史書的記載中了,平常公務員的工資水平也就基本維持當地生活的平均水平,尤其是反腐倡廉風氣下,灰色收入大幅減少,「當官別想發財」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前面提到,許多大學生考公務員是無奈之舉,但近年來報考國考的人數一直保持著超百萬的規模,大學生報考公務員也熱度不減。其實,除了政治,社會上還有那麼多的領域需要人才,需要新鮮血液注入活力與朝氣。即使要從政,特別是大學生,也最好是帶著一顆赤誠之心,不忘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要只學會了獻媚奉承、巧言令色,卻在溫水煮青蛙般的日子裡忘記了曾經的理想與激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橫大學生 的精彩文章:

任性:放縱之後還得苟且

TAG:縱橫大學生 |

您可能感興趣

你的臉,就是你的階層
決定你混得好壞的,不是階層,而是這四種能力
AI來了之後,沒有階層,只有固化
你的房子,就是你的階層
你的身材,就是你的階層
你的身材,決定了你的階層
社會階層流動性是減弱了還是固化了?我們需要這樣看
別讓你讀的書,固化了你的階層
你的相貌,就是你的階層
牆倒眾人推的下一句是什麼?要是你真的參透,會進入一個新的階層
階層固化的時代,你在哪裡?
守望先鋒是一款階層極度固化的遊戲,它未來的出路在哪裡?
你的吃相,就是你的階層
你的身體,才是你的階層
要讓孩子階層躍遷,關鍵就在這三點!
這可能是精英階層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比社會階層固化更可怕的,是城市之間的「階層固化」!
突破階層就要趁現在
你的身材,就是你的階層!
階層化的圈層,不必去迎合那些不靠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