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黃帝內經 灸法理論 你一定要知道

黃帝內經 灸法理論 你一定要知道

《黃帝內經》灸法理論:

《黃帝內經》(以下簡稱《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中醫經典著作,奠定了中醫學的奠基之作,也是中醫學理論與實踐繼續發展的基石。《內經》大量的篇幅論述針灸學的內容,尤其是《靈樞》所記載的針灸理論更為豐富而系統,其主要內容至今仍是針灸學的核心部分。《內經》對針灸的理論和應用有全面的論述,其中關於灸法的論述涉及36篇,對艾灸理論基礎旳奠定和後世艾灸療法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現整理如下。

1.灸法原則

根據經絡氣血虛實不同,辨證施灸。《素問-通評虛實論》曰:」絡滿經虛,灸陰刺陽;經滿絡虛,刺陰灸陽」。即指經絡的分布走行各有處所,經行於里(陰)而絡佈於表(陽),由於經絡邪正的盛衰不同,當辨證施以不同的灸法」。

根據六經氣血的多少,精神情志的不同選用灸法。《素問-血氣形志篇》云:「夫人之常數,太陽常多血少氣,少陽常少血多氣,陽明常多氣多血,是謂五藏之俞,灸刺之度也」。形樂志苦,病生於脈,治之以灸剌,形苦志樂,病生於筋,治之以熨引。即是指出血氣有多少,形志有苦樂,天人有常數,灸刺有常度。

2.灸法作用

《內經》中所載灸法的應用十分廣泛,能治療多種疾病。《靈樞·官能》曰:「針所不為,灸之所宜。」

(1)溫散寒邪

《素問·調經論》曰:「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即可用灸法洽療寒邪為患,偏於陽虛諸證。

(2)祛風和營

《素問·玉機真藏論》曰;「是故風者百病之長也,今風寒客於人,使人亳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當是之時,可汗而發也;或痹不仁腫痛,當是之時,可燙熨及火灸剌而去之,弗治,腎傳之心,病筋脈相引而急病名曰契,當此之時,可灸可葯」。《素問·骨空論》曰:「大風汗出,灸噫嘻」。風為百病之長,最易襲表,致腠理閉郁,營衛不和,此時用灸可以發散透泄,調和營衛,引邪外出。

(3)行氣活血祛瘀

《靈樞·剌節真邪》曰:「治厥者,必先熨調和其經,掌與腋、肘與腳、項與脊以調之,火氣已通血脈乃行,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調,弗能取之」。即是指出血脈因寒氣而凝結,,運行澀滯不暢,必須先用溫熨調和其經脈,在兩掌、兩腋、兩肘、兩腳,以及項與背竹等關節交會之處,施行熨灸,以行氣活血祛瘀,待溫熱之氣到處通達,再取穴進行針刺。

(4)溫陽固脫,補中益氣

《靈樞·官能》云:「上氣不足推而揚之,下氣不足,積而從之,陰陽皆虛,火自當之,厥而寒甚,骨廉陷下,寒過於膝,下陵三里,陰絡所過,得之留止,寒入於中,推而行之,經陷下者,火則當之,結絡堅緊,火所治之」。即是凡遇大寒在里,或中氣下陷以致陰陽俱虛的患者均用灸法。

(5)灸治癰疽

《靈樞·癰疽》云:「發於肩及,名曰疵癰,其狀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臟,癰發四五日逞火芮之,發於脅,名曰敗疵,敗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癰膿,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即是癰疽初期時可用灸法,使癰毒得以消散。

(6)調氣通經以治癲狂

《靈樞·癲狂》曰:「治癲疾者,……灸窮骨二十壯,窮骨者,骶骨也,……脈癲疾者暴仆,四肢之脈皆脹而縱。脈滿,盡刺之出血;不滿,灸之挾太陽,灸帶脈於腰相去三寸,諸分肉本輸」。即指氣機逆亂,氣血失調所致的癲狂可用灸法治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黃帝內經》七大理論思想中,唯一不為西醫指責的理論是它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對養生仍有重要意義,你知道是什麼嗎
新精氣神理論趣解《黃帝內經》,想要讀懂,須先搞清楚胃經人物
天文、曆法知識與《黃帝內經》的理論建構
《黃帝內經》素問·刺要論
精華!《黃帝內經》中一定要知道的養生智慧
黃帝內經告訴你:效果頂呱呱的治病方法竟然是它!
《黃帝內經》學習不得要領,閱讀方法是一大關鍵
《黃帝內經》古典脈診指導針灸——王道正法的復原
《黃帝內經》之異法方宜論,治病如何因地制宜
你以為《黃帝內經》只是一本醫書?
《黃帝內經》五臟六腑——眼淚是怎麼回事
是否長壽?「臉」知道?《黃帝內經》教您看面相!
止住打嗝的方法最早來自哪裡?《黃帝內經》為你揭秘!
武當道醫學:《黃帝內經》脈法人迎侯六腑機理解密
黃帝內經:為什麼「望聞問切」是中醫診斷要領!終於明白了!
《黃帝內經》是怎樣的一部經典?
中醫是否長壽?「臉」知道!《皇帝內經》教您看面相!
《黃帝內經》是醫書,《黃帝外經》又是什麼呢?究竟是誰寫的?
黃帝內經:正統養身之道,不是你想的那樣,請記住這條老祖真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