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國醫大師陸廣莘:老了不要鍛煉太多,吃藥就是老三樣

國醫大師陸廣莘:老了不要鍛煉太多,吃藥就是老三樣

國醫大師陸廣莘:老了不要鍛煉太多,吃藥就是老三樣

陸廣莘 首屆國醫大師

1927-2014年。2009年被評為首屆國醫大師,中國中醫科學院資深研究員、曾任中央保健局高級顧問。我國現代中醫基礎理論的奠基人物,敢於提出尖銳問題、善於邏輯思辨,被譽為「中醫界的哲學家」。

導讀

很多人都把運動歸為長壽的一個必備因素,其實根據陸廣莘教授的常年研究發現:人年輕的時候要鍛煉,高壽老人鍛煉沒意義,老人骨頭不靈了。關鍵是要用腦。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了解更多,請關注「院長在線」微信

人老了都會有病,高壽的人基本不鍛煉,這話不是亂說的。這是從醫50年以上

「國醫大師」陸廣莘的研究所得。人年輕的時候要鍛煉,高壽老人活動活動就可以了。關鍵是用腦子,常用腦的人長壽。

生於1927年的陸廣莘是全國著名老中醫,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筆者在採訪陸廣莘時,印象最深的是他走路是小跑的,上樓下樓是兩步一跳的,談吐是興奮的,表情是豐富的,無法想像這是位80多歲的老人。以下為陸老的訪談實錄。


1、知識老人長壽的多

常用腦的人長壽。當然,勞動也可以長壽。主要是胸懷要寬廣,心態要健康,對世事不計較,追求高遠的目標。也許他有三四種病,但他完全可以帶病延年。

人老了,都會有病。但你整天在疾病的籠罩之下怎麼性?你大致是健全的就行了,也許個別零件完了,但身體的網路是完整的,那你一樣是個健康人。


2、日常生活是怎樣的

如果今天有門診或開會,我六點多就起來了。第二天沒事,我睡到8點多起來。我一天三餐很簡單。早上一碗粥,兩個茶葉蛋。午飯一直是一個饅頭,什麼菜也不吃。

晚上基本不吃飯,就是一盅啤酒,一塊魚,還有花生米、西紅柿,黃瓜。有時晚飯只吃水果餐,比如吃橘子時要吃橘絡,一是粗纖維,二是疏肝理氣的,橘絡是入葯的,可解郁。我體重到現在還是55KG以內。


3、吃藥就是老三樣,又不貴又有效

談到中老年人多少會涉及的用藥問題,陸廣莘教授也公開了自己的備藥方子:

就是老三樣。吃一包「補中益氣丸」和「加味逍遙丸」,可以抗抑鬱,一個星期吃兩次,每天吃也可以。

感冒了,拉稀了,皮膚過敏了,蕁麻疹了,用「防風通聖丸」。再加一個「六味地黃丸」,家庭常備就夠了。

這幾種葯,都是老中醫才知道高性價比中成藥,適用面廣,也有效。建議大家可以購買一些備在家裡,不要亂吃藥效不明的保健品。


4、每天快步走,腦袋血液足

腦供血不足引發頭暈、頭痛、老年痴呆,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陸廣莘教授也知道腦供血的重要性,因此很注重這方面。

陸廣莘教授上樓是兩步一跳的,走路是小跑,走快路是他自己對於日常保養、治病養生的門道,他說:你看人的頭在最上面,最需要克服地心引力。健步行走可以把下肢的血液泵到大腦。

「腦為元神之府」,大腦供血、供氧情況直接標誌著人的健康和衰老狀況。無需用藥,通過快步走的形式,就能保證腦供血。


5、老了反而不要鍛煉太多

很多人都把運動歸為長壽的一個必備因素,其實根據陸廣莘教授的常年研究發現:人年輕的時候要鍛煉,高壽老人鍛煉沒意義。陸廣莘教授特別提醒60歲以上的朋友。


6、降糖、降脂,多嚼幾下

除了血壓這個問題,血糖血脂也是中老年人必須要注意的。當然了,血糖、血脂、血壓這三者之間也是有關係的,這個血脂清了,血壓也會有所改善。

多數人都是用藥治療,當然必要的用藥是一定的,除了用藥以外,陸廣莘教授還說:我1958年做過一個試驗,50個糖尿病人,讓他們嚼半小時海綿吐掉。

結果所有人的血糖、血脂都降了,說明咀嚼可以降血脂、血糖,防止糖尿病。

具體到生活中,陸廣莘教授建議我們:吃飯吃得快,血糖就會升高,慢慢吃,飯後再活動活動,就不容易造成脂肪積存。一個人能夠活動活動,並且注意咀嚼,大腦退化就可以比別人晚幾年。

活動活動就可以了。關鍵是用腦子,你腦子思考的問題是高遠的,你會長壽的。我是1952年北大足球隊的,年輕時代的體育運動,對後半輩子有很大作用。老了反而不要鍛煉太多,老人骨頭不靈了。

快走補腦,三種成藥,多嚼降糖,這簡單的幾句話,是陸廣莘教授多年研究、自用結果,只有從醫50年以上的老中醫才知道、才敢說。


7、吃喝喝皆養生

1、少吃:陸老三餐食譜如下——

早飯:喝一大碗稠稠的粥,其中放了五穀雜糧以及核桃、花生等各種乾果,再吃兩個茶葉蛋。

午飯:一小碗米飯或一個饅頭,配點葷素搭配的萊。

晚飯:從來不吃主食。

「飲食自倍,腸胃乃傷」,飲食以少為妙。

2、慢吃

三餐要儘可能地慢吃,能多慢就多慢,心平氣和地吃。一罐酒喝上一個鐘頭方知酒香,一個饅頭細細咀嚼方知麥香,做到生氣不吃飯,吃飯不生氣。

3、多嚼

飯不在豐盛,貴在品飯,要品飯就要學會用心咀嚼,細嚼慢咽。陸老認為吃飯是一種享受,只有慢慢品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不然美食也就失去了意義。陸老的早餐天天喝粥,但他喝的粥和一般老年人愛喝的粥可不一樣:其中放了五穀雜糧,都是大有「嚼頭」的。

老年人不能喝太稀的粥,即使牙齒不太好,也要多吃米飯、饅頭等「乾貨」,多咀嚼。人上了年紀,胃分泌胃酸和黏蛋白的能力都會降低,通過多咀嚼,可以大大減輕胃的負擔。還可以預防高血壓、高血糖,同時還可以美容,延緩面部衰老,促進大腦的血液循環。

4、吃雞蛋

陸老認為雞蛋是種好食物,每天會吃上4個。雞蛋是孕育新生命的,所以營養非常豐富,特別是雞蛋黃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具有很好的補腦效果。

5、抽煙喝酒不是養生禁忌

陸老經常會喝上一罐啤酒。天氣轉涼時會燙碗黃酒喝,或是喝點葡萄酒。但是嗜煙酗酒是絕對不提倡的,要會抽煙,會喝酒。抽要抽好煙。抽煙,一個人抽的,別人給你抽你不抽。喝酒,也是一個人喝的,不跟人家比量。像東北人好客之道,不把客人喝倒就是沒喝好的觀念,是要改一改的。


8、養生之道,主要是胸懷要寬廣

心態要健康,對世事少計較,追求高遠的目標。他特彆強調,可以「帶病延年」。「人老了,都會有病。個別『零件』有問題,大致是健全的就行了。」

陸廣莘認為,老年人不要激烈運動。「我是1952年北醫足球隊的,年輕時代的體育運動,對後半輩子有很大作用。老了反而不要鍛煉太多,骨頭不靈了。」他走路快,因為健步行走可以把下肢的血液泵到大腦。「腦為元神之府」,大腦供血、供氧情況直接標誌著人的健康和衰老狀況。

陸廣莘強調老年人脾胃消化不好,要「吃得少、吃得慢」。他1958年做過一個試驗,讓50個糖尿病人嚼半小時海綿吐掉,結果所有人的血糖、血脂都降了,說明咀嚼可以降血脂、血糖,防止糖尿病。吃飯吃得很快,就會血糖升高,慢慢吃,飯後再活動活動,就不容易造成脂肪積存。一個人能夠活動活動,並且注意咀嚼,大腦退化就可以比別人晚幾年。

陸廣莘現在一天三餐很簡單。早飯一碗粥,兩個茶葉蛋。午飯一直是一個饅頭,什麼菜也不吃。晚上基本不吃飯,就是一盅啤酒,一塊魚,還有花生米、西紅柿、黃瓜。有時晚飯只吃水果餐,比如吃桔子時要吃桔絡,一是粗纖維,二是舒肝理氣。

他推薦,保健品就吃「四味葯」。吃一包「補中益氣丸」和「加味逍遙丸」,可以抗抑鬱,一個禮拜吃兩次。感冒了、拉稀了,皮膚過敏了、蕁麻疹了,用「防風通聖丸」。再加一個「六味地黃丸」,家庭常備就夠了。 ■


了解更多,請關注「院長在線」微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院長在線 的精彩文章:

五毒月,九毒日,毒五月究竟毒在哪?
原衛生部副部長殷大奎:為什麼有的人壽命長不了?四大基石沒打牢

TAG:院長在線 |

您可能感興趣

睡覺才是養生頭等大事!跟國醫大師學安睡秘訣,多少錢都買不到
它比梨更潤燥,通便又止瀉,很多國醫大師吃了一輩子
睡覺才是養生頭等大事!跟國醫大師學安睡秘訣,幾千萬都買不到
會泡腳,生病少!來看看國醫大師是怎樣泡腳的!
國醫大師李可:陽氣不到的地方就是病!
國醫大師熊繼柏:為何中醫治病,十個醫生開的方可能都不一樣
國醫大師徐景藩脾胃保健茶,效果不是一般的好!
睡不好,百病生,國醫大師安睡秘訣學起來!
國醫大師梅國強:養生盲目跟風不對,粗糧可能吃壞腸胃!中老年必看
千寒易除,一濕難去?不要怕!國醫大師教你4招,遠離濕氣不是夢
《老中醫》背後的養生經驗堪比「不老丹」,國醫大師都在做
顛覆性觀點!國醫大師陳可冀幾句話說醒國人,健康不能靠吃藥!
會泡腳的人生病少!國醫大師們都是這樣泡腳的!
吃再多補藥,不如睡個好覺!國醫大師的睡眠方,你至少得知道一個
孟河醫派七位國醫大師的長壽經都在這裡了,每一樣都讓你受益
一覺睡出好腎?國醫大師堅持了20年,躺著=吃補藥,還不花錢
國醫大師梅國強:你以為是在養生,卻傷了身,吃出了病
醋中加一寶,補腎控糖身體棒,養胃護肝延衰老!國醫大師也吃它~
國醫大師干祖望:補氣養虛就看這碗湯,9億人都需要!
濕氣越來越嚴重?國醫大師教你對症下藥,輕鬆祛濕不是事兒,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