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明朝宮廷的醫患關係極其緊張,御醫為保命開「不管用」的葯

明朝宮廷的醫患關係極其緊張,御醫為保命開「不管用」的葯

醫者,以治病救人為己任。但有時,醫生也不得不說些「善意的謊言」來寬慰病人,尤其是在天子面前,太醫說話就更要謹慎謹慎再謹慎,有時甚至會被迫做一些事情。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說讓太醫提心弔膽的事情。

醫患關係緊張導致藥方無效

明朝皇帝的脾氣都不好,普遍性格焦躁,稍不如意,就叫醫生下牢獄。可以說,當時宮廷的醫患關係極其緊張。

太醫院的醫生們戰戰兢兢,為了保命,慢慢形成了一個默契,即給皇帝、皇子及后妃們看病,開藥方,不能用那種冒險的葯,藥方開得四平八穩,無論如何吃不死人,絕不敢用那些威猛卻治病的葯,否則出了事兒,命將不保。

所以,明朝包括後來的清朝宮廷,慢慢地形成俗話說的「幾不稱」,即:太醫院的藥方、翰林院的文章——都是沒個性的、四平八穩不管用的形式主義。

御膳房如何管理藥材

明代御藥房管理的都是宮廷用藥,每天由太醫院的院使、院判、御醫分兩班值班,並且要完成三件事。

一是藥材的管理,對於各地進貢來的藥材、藥品,要根據質量優劣進行分揀。

二是隨時聽從宮內差遣,給皇帝及後宮嬪妃診治。診脈時,先由值班的太醫院院使或院判診脈,接著再由值班御醫診脈,之後發表各自的診脈意見,大家一起擬定處方。

三是根據藥方監督御葯煎制,在御葯製作時,要有太醫院院官和內臣一同監視,做好後每劑葯都分成兩付,其中一付先要由御醫、院判、內臣三人嘗過之後,沒有問題,才將另一付進獻給生病的皇上,這一系列的診治、製藥過程,都要在專門的醫簿上做詳細的記錄,以備查考。如果皇上服用後,治療效果不佳,這些醫簿上記錄的相關人等就會招致麻煩,甚至惹上殺身之禍。

不願當太醫的苦衷

漢朝有個叫郭玉的醫生,醫術非常高明,常常為皇族權貴治病,但他死活不願意進入太醫院,成為權貴的專門醫生,而寧願當個江湖游醫。漢和帝問他為什麼不願意享受太醫院醫生的待遇,不願意掌握政府的醫療資源,他回答說:那些權貴居高臨下面對臣,臣給他們治病,總是壓力很大。

(全文完)

更多歷史文章,請關注下載百科解密APP

大家都在看

細數屈原一生 空有一腔抱負卻因奸臣而無法施展

歷史上日本皇宮沒太監竟是因為沒有錢?

一代紅星為何變身成為一名女飛行員?

這是一場奇怪的戰爭 參戰雙方竟然都取得了勝利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互動百科 的精彩文章:

足球「流氓」釀致海瑟爾慘案:英格蘭球隊被禁賽五年,影響至今猶存
儲秀宮:生活在儲秀宮的慈禧最有女人味
植物:那些千里迢迢趕到中國的「採花大盜」都幹了些什麼?
他們曾經受人尊敬 如今卻再也無法見到
瑞士銀行本票是啥?為什麼不法分子都喜歡在瑞士銀行存黑錢

TAG:互動百科 |

您可能感興趣

想讓醫療保障更「普惠」,「醫互保」將醫患之間的會員體系寫入區塊鏈
醫患關係緊張,醫生和患者的心裡都在想……
中國醫患關係緊張源於醫生缺乏權威,不敢決斷,患者不信任
醫患應該是信任和救護的關係
醫患溝通的關鍵
醫療風險「社會擔」構建更和諧更完善的醫患關係
關於醫患互動,我們可以做的很多——「心連馨」醫患聯盟主題活動
益陽五組醫患故事 講述那些尿毒症與心梗等疾病背後的醫患關係
醫患關係要如何改善?也許我們不應該遺忘這本「醫學聖經」
人工智慧在醫療方面的應用,是解放雙手還是緩解醫患?
知心醫生平台,讓醫患聯繫更緊密!
又見殺醫?醫療圈有壞人:精神病人行兇事件,非要賴到醫患關係
醫患矛盾是否真的存在?
醫患矛盾的鍋:患者的委屈,醫生的無奈
愈演愈烈的醫患關係,你是否也會像那隻「老虎」一樣心存感恩
維護正常醫療秩序 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帶溫度治療和溝通,是緩解醫患關係一劑良藥
醫患矛盾的根源是什麼,面對當下的問題,醫患關係該何去何從?
從曹操殺華佗看古代醫患關係,最終吃虧的是誰?
「最穩定」的醫患關係,終於有部電影關注到這支神秘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