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減持新規出爐,會是當下股市的救命稻草嗎

減持新規出爐,會是當下股市的救命稻草嗎

IPO發行節奏過快,再融資力度兇猛以及股市減持等問題,是多年來壓制著股市健康發展的主要問題。然而,在端午節前後,股市卻傳遞出一些積極性的信號,對當下疲軟的市場產生一定的信心提振影響。

其中,如最新一期的IPO籌資規模驟減,從本期證監會的核發消息來看,僅核發7家IPO批文,籌資總額僅有23億元,較以往平均每批5、60億元的籌資規模驟然下降,但仍需注意其後續的可持續性。此外,近日證監會發布了《上市公司、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而上交所、深交所也在最快的時間內,發布了各自的相關實施細則,而這也是自去年1月7日制定的《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以來,更具針對性、完善性的減持規定,對市場的影響不可小覷。

具體而言,從上一次的減持規則來看,表面上會堵住了不少的減持空間,但實際上仍存在不少可操作的空間,如保留了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等減持渠道,為大股東、董監高變相減持提供了便利。但,從這一次的減持新規來看,卻作出了更具體、更細化的規定,就連更細化的減持數量、減持時間,乃至出讓方、受讓方的具體行為,也作出了明確性的規定。

再者,這一次的減持新規,其適用範圍進一步拓寬與完善,除了大股東、董監高之外,特定股東同樣納入監管範圍,而定增解禁也受到了約束,有效緩解批量限售股解禁風險,而集中式減持、清倉式減持受到了明顯的壓制。

與此同時,減持新規還進一步提升了上市公司信披質量,並完善了大股東、董監高等事前、事中、事後的報告、備案以及披露制度等。

此外,減持新規還更有針對性堵住了減持漏洞,例如明確了大股東與其一致行動人減持股份,要合并計算,進一步堵住了變相減持風險。由此一來,擬通過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等方式變相減持的空間被堵,而通過一致行動人等更隱蔽的變相減持空間,也同樣受阻,對相關減持行為,形成了全面性的打擊。

那麼,此次減持新規的出爐,會是當下股市的救命稻草嗎?

不可否認,針對此次減持新規的內容,會讓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乃至特定股東的變相減持難度驟然提升,大大減緩股市集中拋壓風險。但,另一方面,股市交易流動性受限,股市市場化程度依舊受壓,而減持新規更細化至特定股東,卻或多或少降低了上市公司或大機構參與定增的積極性,而鎖定期屆滿之後的細化約束,減持規模以及減持數量會顯著降低,打擊了積極性,但減緩了市場拋壓壓力。

從股市籌資規模的驟然降低,到減持新規的進一步完善,實際上這也是均衡股市投資與融資功能的具體表現,但政策出爐可否具有持續性,落實力度如何,仍需有待觀察。不過,從股市整體發展狀況來看,市場違規成本依舊有待提升,而一些上市公司利用巧妙的避稅手段,或利用巧妙變相減持的手法,仍需要對減持規則進一步完善與補充,堵住更多的減持漏洞空間。

對於A股市場而言,在IPO新規之下,取消了預繳款申購機制,取而代之的是中籤後再行繳款的方式,實際上意味著IPO適度發行,本身並不是最可怕的,而其可怕之處還是上市之後的系列再融資、限售股解禁等風險。然而,縱觀多年來的市場狀況,新股上市後不久,業績變臉現象頻繁上演,隨之而至的,則是一系列限售股減持的風險,部分高管還不惜提前辭職,來規避解禁減持的約束,而這系列行為,也恰恰體現出上市公司大股東、高管,並未把主要心思放到提升企業競爭力、提升經營等核心問題上,卻總想著通過資本市場實現一夜暴富的目標,而上市公司的上市動機不純,往往註定其不會真正回報投資者,而是藉助資本市場來實現自身財富的暴漲目標,股市也只會淪為這些上市公司的抽血圈錢機器。

在筆者看來,從此次減持新規來看,其本意還是在於進一步堵住變相減持的漏洞空間,減緩市場脫實向虛的風險。不過,對於A股市場來說,多年來減持密度高、減持預期強烈的上市公司,往往並不是理想的投資標的,而這也反映出A股上市公司的質量參差不齊,部分仍以實現一夜暴富為目的。至於真正優秀的上市公司,大股東、高管增持慾望反而遠大於減持的慾望,而從格力電器、貴州茅台等優秀上市公司的案例來看,通過資本市場的不斷增持,長期持有,才是最有效的資產增值方式。

減持新規進一步完善,為市場釋放出積極性的信號,減緩了股市階段性的拋壓風險。但,A股市場仍有不少有待完善的地方,如企業上市的信披質量有待提升、股市退市率的增強以及民事賠償機制的完善化,提升股民的索賠效率等,這也是困擾A股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問題,而如何完善規範,逐一有針對性解決,才是股市健康發展,走向成熟的重中之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 的精彩文章:

環保部:河北一企業除塵設施控制旋鈕直指「直排」位置
解密拉芳上市背後的「隱痛」
這架私人飛機標價兩百萬還能以降落傘形式降落 沒廁所有什麼關係?
第四範式戴文淵:公司構建AI能力需五大核心要素
雷諾慶祝其征戰F1賽場40周年

TAG:界面 |

您可能感興趣

減持砸停了電魂網路,下一隻可能會是TA
國資救市遇到新問題,有些公司拿到錢後大股東就要減持了
上市不到一年,同為股份業績幡然變臉,管理層減持難逃圈錢之嫌
遠望谷打算再度減持思維列控股權 這兩家公司股價都跌出了新低
一堆減持公告,讓賺錢愈發艱難
蘇寧再度減持阿里股票,新零售要變天?
中國重新減持美債,日本似乎在「亡羊補牢」,土耳其不再是美債主要持有國
太平洋證券:減持潮和股權質押風險會撲滅本輪反彈嗎?
中國連續大幅減持美債,前五大債權人也在重手拋售,日本出了變化
這大概是對減持最「積極」的評價
股權激勵後,解禁期臨近的鋰電設備龍頭最多有多少股票可減持?
康旗股份控股股東擬減持籌款,是「轉型」還是「賣殼」?
巴菲特的公司減持蘋果!美股反彈,蘋果下跌
寶能系開始減持萬科股份,持續了兩年的「寶萬之爭」真的要結束了?
股東減持+業績下滑,小心這些股!
從減持到質押:兩動阿里股票 軟銀意在何為?
羅永浩說OPPO這款新機真的很了不起,馮鑫說他真的沒減持過暴風股份
美債「核彈式」倒掛,減持潮下中國債市或成避風港
回購新規一圖看懂!回購規模、用途、減持約束等都有明確,「不當套利」被封堵
銷售漸入佳境,寶能系減持接近尾聲,地產龍頭要鹹魚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