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醫腳底養生 按摩+貼敷 輕輕鬆鬆保健康 治已病 防未病 學起來

中醫腳底養生 按摩+貼敷 輕輕鬆鬆保健康 治已病 防未病 學起來

我們每個人的足底都有很多保健穴位,分布著豐富的神經末梢,通過對足部反射區的刺激,加強身體的新陳代謝,提高免疫系統功能,促進全身各個系統,生理機能自然而然地強盛起來,達到身心整體健康。

現在人們養生意識逐漸提高,中醫的理論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養生小秘訣。中醫中有一句話:「筋軟一寸,壽增十年」。人體結構是很複雜的,筋很多,到底哪條筋軟,可以增壽呢?

古代中醫理論證實:人的筋之根在腳底,治病將軍去病根,養生也是一樣,從根本調理,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只拉身體的筋,而忽視腳底的筋,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中醫認為,人體的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在足底都有反射區,多達136個。這些反射區分別對應著人體的心、肝、脾、肺、腎以及各個器官。同時中醫理論中記載,人有四根:鼻根、乳根、耳根、足跟。鼻根是人的苗之根,乳根是人的宗氣之根,耳根是人的神機之根,而腳根是人的精氣之根。這裡可以看出,鼻、耳、乳、僅僅是人體精氣的三個凝聚點,腳跟才是精氣的樞紐,是人健康的根基。

我們經常拍打腳底或者雙腳互打,就相當於在給五臟六腑做護理,臟腑健康,自然長壽。

揉足筋

疏理肝經最方便和簡單的方法,就是揉足筋。「天筋藏於目,地筋隱於足」。將腳底面向自己,就會有一條硬筋出現。肝氣不舒,脾氣急或者易哭、有肝病的人,這條筋會很硬。想要調理肝臟功能,這條硬筋必須經常按。這條硬筋是循行在肝經上,正常來說,肝筋一般是在腳背,按這條硬筋,也相當於按了腳背的肝經。將足筋堅持揉軟,你會發現你的身體狀況會越來越好。如果找不到這條硬筋,說明肝氣不足,血不下行,我們更應該把這條硬筋揉出來才行。

揉腳筋

拉腳部的筋不能用常規的拉筋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雙腳底底面相對,互相對拍。

可以端坐著拍,也可以躺在床上做。在這個腳凹陷的地方有很多穴位,比如長壽的湧泉。足跟有三焦經通過,這些都要拍打到,最好是用一定的力度往裡頭揉捏,可以觸到一根比較粗、緊的筋。凹陷的腳面也要拍打到,如果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夠用腳拍打,也可用左手拍打右腳腳底面,右手拍打左腳腳底面。對拍的節奏以每分鐘70次左右為宜,每天500次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用木槌、木棍等拍打,生活中可以發現有些人經常木槌、木棍等拍打腳部,這樣越拍,腳筋越硬,適得其反。

《本草綱目》記載「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腳部是足三陰經的起始點,又是足三陽經的終止點。如能經常刺激足部的太溪、隱白、湧泉等穴位,就能起到滋補元氣、壯腰強筋、延緩衰老、延長壽命的作用。

1、太溪穴:補養腎臟

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太溪穴是腎經上的原穴,原穴是指源頭,生命的原動力。每天只要堅持揉按刺激太溪穴,就能夠調動起生命的原動力,氣血才會上達於面,下行於足。揉按太溪穴最佳時間是在每晚上9點,一次按30下。在按的時候我們可以採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勢。用手指按揉,按揉時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覺,每天堅持按太溪穴能夠防治因冬季氣候所引起的常見病症。

2、照海穴:緩解咽喉乾燥

照海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照,意為照射,海,象徵大水,「照海」顧名思義,指腎經的經水在此大量蒸發,具有吸熱的作用,按壓此穴能緩解咽喉乾燥、目赤、失眠等由於陰虛火旺引起的癥狀。按壓時,感到酸、麻、脹就可以了;按壓時間不宜太長,5~10分鐘即可。

3、內庭穴:祛胃火

在第二趾與第三趾的分叉處,對手腳發冷,體虛多汗,臉部神經比如牙疼有顯著緩解效果。內庭穴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可以祛胃火,可以說是胃火的剋星。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鼻出血、口臭、胃酸、便秘都可以按摩內庭穴。按摩內庭穴祛熱、祛胃火效果非常好。平時也可多用指端按壓此穴,按壓時,以一側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壓,以酸脹感為宜,每側1分鐘,共2分鐘,每天堅持按摩。

4、湧泉穴:滋陰降火

腳掌前部1/3處(不算腳趾)、腳緣兩側連線處就是此穴。《黃帝內經》中提到「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就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這個穴位對於滋陰降火很有意義,可以緩解上火引起的口乾、眩暈、焦躁等。方法是將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較強的力氣揉20~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好。

5、豐隆穴:祛濕化痰

按摩豐隆穴可以祛濕化痰,豐隆,象聲,轟隆打雷。長期堅持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濁濕像打雷下雨一樣排出去。從腿的外側找到膝眼和外踝這兩個點,連成一條線,然後取這條線的中點,接下來找到腿上的脛骨,脛骨前緣外側1.5寸,大約是你兩指的寬度,和剛才那個中點平齊,在附近壓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顯的地方,就是豐隆穴,每天按壓3分鐘左右。

6、大敦穴:清醒頭腦

足厥陰肝經,此穴在大拇趾外側(小腳趾那邊)趾背上,由趾甲根正中致趾關節的外側趾背上。主治肋脹痛、胸滿、嘔吐、腹瀉、疝氣、尿閉、腰痛、婦女小腹痛等。腳拇趾是一般所說「肝經」的起始處,肝經由此到生殖器、肝臟、腦、眼等依序。因此指壓「大敦」的話,能使頭腦清晰、眼睛明亮。指壓時強壓7-8秒鐘,才慢慢吐氣,每日就寢前重複10此左右。指壓大敦有速效性。因此遲醒的早上,不妨在床上加以指壓。

7、隱白穴:健脾回陽

足太陰脾經,此穴在大腳趾內側,距指甲跟腳一分處。主治舌本強、食則嘔,善意、倦怠乏力、身體困重、食不下、脘腹脹痛、大便溏泄、下肢內側腫痛或厥冷、足大趾運動障礙、黃疸等。以拇指指尖或棒狀物壓迫此穴,或是以拇指與食指捏住腳趾兩側,加以揉捏,間接刺激穴位。

8、厲兌穴:通調腸胃

厲兌穴在第二腳趾趾甲旁,靠近第三腳趾側,點壓該穴,有清熱利濕、通調腸胃的作用。用拇指指端點壓腳趾上的厲兌穴,力度可漸漸增大,以有疼痛感為好,2分鐘為好,之後用相同的方法掐壓另一隻腳上的厲兌穴。

9、至陰穴:清熱散風

至陰穴,屬足太陽膀胱經。在小趾外側,趾甲角外約一分處。濕熱過盛易引起小便黃臊臭、尿頻、尿急、尿澀痛。點按去火點至陰穴,可在15點到17點,此時是膀胱經最旺盛的時候,用大拇指按壓此處,並堅持1~2分鐘,然後再換另一隻腳,每日2次。有清熱散風、通利下焦的作用,對尿黃澀痛等症有很好的排泄效果。

10、竅陰穴:治療偏頭痛

足少陽膽經,此穴在四腳趾外側(小腳趾那邊),距趾甲根腳一分處。主治往來寒熱、口苦、肋痛、偏頭痛、瘰癧(老鼠倉)、瘧疾,股、膝、小腿外側、四腳趾等處疼痛、運動性障礙等。上面為大家介紹了腳底十大保健穴位及按摩方法,睡前可以泡個腳,泡腳無聊的時候就可以為自己按摩下,這樣既舒服又養生。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兩種揉腳筋的方法和十大保健穴位的按摩方法,睡前可以泡個腳,泡腳後無聊的時候就可以為自己按摩下,這樣既舒服又養生。當然,如果不願意自己按摩,覺得按摩麻煩的朋友,有一種更便捷的方法,通過藥包穴位貼敷腳底,刺激相應的臟腑反射區,效果更好。

"春天敷腳,昇陽固脫;夏天敷腳,暑濕可祛;秋天敷腳,肺潤腸濡;冬天敷腳,丹田溫灼。"

在《清太醫院配方》中有一湧泉貼膏:載有「延年湧泉膏」,乃防病保健排毒祛濕方。藥用杜仲、牛膝、熟地、附子、續斷、甘草各60g,生地、小茴香、菟絲子、天麻子各15g,雄黃、木香、丁香、乳香、沒藥各6g,麝香0.6g。用香油1500g,將所列杜仲至木香等前12種葯熬枯去渣,入鉛丹收膏,製成膏貼,貼敷於腳底的湧泉穴。

據載:此膏可治先天不足,後天虧損,骨痿身瘦,陽氣虛弱。若以此方常貼湧泉穴,不但終身永無寒濕、腳氣、癱瘓之症,而且能防病保健,排毒養顏,延年益壽。

後此方漸漸流傳於民間,而現代的人們都不想這麼麻煩,經過現代化科技改良,人們就把選用山東青州小黃姜的發酵姜根粉製成藥包貼敷於湧泉穴,叫足貼,此配方非常適用於現代人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不僅實用而且方便,每天只需花幾分鐘時間,晚一貼,早一撕,來達到祛濕,排毒,驅寒,通經絡,助睡眠的效果。此配方對於濕氣重的人們,效果非常好。

濕氣重的朋友也有嘗試過選擇食療,或者是葯療來祛濕,但是為什麼效果不明顯呢?因為濕氣重的朋友,多是因為脾胃虛,脾胃虛弱,運化失常,身體的消化,吸收效果就沒有那麼好,多吃,多用藥只會增加身體臟腑的負擔,所以祛濕效果才會不明顯。

而選用酵素排濁足貼,這是一種中醫外治的方法,也是目前祛濕效果最好的一種方法,不經肝腎,不走消化道,通過外用貼敷腳底,刺激腳底相應穴位所對應人體臟腑的反射區,激發經絡之氣,祛濕散寒,補虛清熱,改善身體亞健康,對人體的臟腑不會有任何的損傷,安全有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按摩 的精彩文章:

每天堅持按摩可以增加機體的抵抗力,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
按摩四縫穴的功用及方法介紹
按摩店「女神」,性感身材不輸楊冪林志玲,氣質更勝高圓圓
中風偏癱的家庭按摩:緩解痙攣、預防萎縮、避免壓瘡
上班累,長假也累,不妨來試試按摩吧!

TAG:按摩 |

您可能感興趣

如何預防疾病·中醫的養生學
中醫說女性健康與養生,穴位按摩保健防癌
中醫養生 治療脊髓炎
糖尿病人的養生保健
中醫養生 這些疾病看中醫效果更好
養生健脾養胃粥的做法大全 學起來
中醫養生保健素養
補腎解全身病痛——養生必養腎
中醫健康養生學
養生保健與醫院治病的區別
糖尿病患者養生先記住這些口訣,治療糖尿病中藥「先下手為強」
老中醫健康養生
立春養生關鍵在於防病保健
驚蟄後養生:中醫教你吃三樣、防三病,健康必備
高血壓病人養生 中醫護理
中醫按摩養生
學會健脾胃,絕對是中醫治病和養生的基礎!
中醫養生療疾也要寧靜致遠
要健康不要疾病,健康養生書籍推薦
中醫養生:李時珍稱黃芪為「補藥之長」,每天一杯防病治病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