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食物是多元文化城市的重要成分

食物是多元文化城市的重要成分


前不久,一個風和日麗的周六上午,我坐在寬敞的廚房裡一條木製長椅上,悠閑地品嘗著自己做的甜美多汁的番茄夾心義大利扁麵包和新鮮的羅勒葉。


幾個小時一直忙著切菜,和面,擀麵,最後當這絕妙的美味融化在嘴裡時我就確信這一上午沒白忙活。在後院聽聽爵士樂,聽鳥兒在窗外啁啾,這一切幾乎都讓我有種在義大利托斯卡納(Tuscany)度假的錯覺。


當然,我並不在托斯卡納區,相反,我正在倫敦市中心一所名叫La Cucina Caldesi的烹飪學校里上意麵製作課。

過去,英國的食物曾「飽受詬病」,我仍清晰地記得在我還沒到英國之前,曾擔心過整天吃炸魚和薯條的日子要怎麼熬。現在你可以想像,當我發現英國的食物是如此多元化,還在不斷創新時有多驚訝了。


在倫敦生活的八年,我上過像La Cucina Caldesi這樣的烹飪學校的課,也從新朋友那兒學到了他們奶奶的許多烹飪秘籍,因此,在怎樣用不同的食材做出美味可口的飯菜方面受益頗多。


對於在哪兒能買到最愛的食材我也是輕車熟路。比如韓國泡菜要在韓國城(New Malden)買,香辣咖喱要去紅磚巷(Brick Lane)買,最新鮮的魚一定得在比林斯門海鮮市集(Billingsgate Fish Market)買等等。即使在繁忙的工作日,我也能忙裡偷閒,去博羅市場(Borough Market)逛逛,品嘗世界各地的美食,博羅市場離我在倫敦市金融區的辦公室只有幾分鐘路程。


中國菜也正快速發展。過去,倫敦的唐人街以宮爆雞丁、咕嚕肉等基本菜肴而著名,但如今經過徹底改頭換面後,提供的菜品更加豐富多樣,比如四川火鍋、台灣蚵仔煎、精緻的廣州小籠包等等。

米其林星級餐館客家山(Hakkasan)以及唐茶苑(Yauatcha )擯棄了傳統老套的油膩中餐做法,中餐越來越成為一門藝術,一種生活方式,成為世界了解中華文化的窗口。


最近幾年,明星廚師黃瀞億(Ching He Huang)在BBC開設美食節目,教英國觀眾怎麼在五分鐘內做出令人垂涎欲滴的中國菜肴,極大地推廣了中國美食。同時,年輕的廚師Jeremy Pang也在倫敦考文特花園(Covent Garden)創辦了一所廚師學校,手把手指導學生做菜。


最近,我發現在倫敦聖米迦勒天主教學院(St Michael』s Catholic College)的中國烹飪課上,13歲的學生們正在學習怎樣做蛋炒麵。該課程是「健康中國烹飪大使」計劃中一項,由中國醬油製造商李錦記(Lee KumKee)於2013年發起,現已普及至1000多名英國學生。


看到學生們嘗過自己親手做的美味蛋炒麵後臉上燦爛的笑容,我深深地感覺到中國美食正將中國文化帶到英國。通過這種食物的交流,中國正在成為倫敦文化大熔爐中必不可少且愈受歡迎的原料。


註:本文原文為英文,中文未經原文作者審核。

(編譯:張璽元 編輯:齊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日報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日報中文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多個民族、多種語言、多元文化,構成了移民化的新加坡國度
城市、年代和文化:歷史成為景觀設計中一個重要議題
優酷拿下金瞳獎37座大獎 泛文化戰略成內容營銷重要引擎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達州「元九」登高節知多少?
梵中這項最重要文化交流獲梵蒂岡重要人物力挺!
印度獨特的飲食文化,香蕉變成「重口味」
中國僅有的兩個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城,意義十分重大
無論是傳統科學文化還是現代科學文化,作為文化系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文物界展覽多 盡顯厚重文化風采
多元文化的共生
本土化妝品離「晶元」,還差多少的技術和文化?
金錢交易關係是亞洲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產業是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載體
茶道里多元的文化現象
央美文化課成績高嗎?需要多少分?
傳統婚戀文化需向多元化轉變
完成B輪融資的五元文化,要做一家提供高品質精神的「章魚公司」
「數字文化城市超級客戶端」正式亮相,採用區塊鏈等五大核心技術
我國最年輕的地級市,是西藏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藏族文化的發源地
既要「送文化」,更要「種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