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濕氣重大便沾馬桶?吃辣除濕?讓中醫專家來破除四大謠言
「
你擦便便需要幾張手紙?一兩張搞定,還是得用三五張?近日,在微信朋友圈裡流傳著這樣一個熱帖:擦便便要3張紙說明身體濕氣太重,需要「除濕」,而濕氣是「百病之源」。門診當中,十個人中有八個人都認為自己的不適癥狀是因為「濕氣重」,大部分人都按照網上的說法喝紅豆薏仁水來祛濕,有不少人卻是越喝越「上火」。門診中常見的一些關於「祛濕」的誤區有哪些呢?希望通過廣而告之,引起大家的注意。
誤區一
體內濕氣是百病之源
網上說,濕氣是現代人「百病之源」,正是由於現代人肉吃得太多,食物有污染,且運動量少,所以身體陰盛陽虛、濕邪內郁,傷及脾胃,最終帶來諸多疾病。而在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中,中醫最怕的就是「濕邪」。很多來看門診的患者,都會自說自話,說自己身上濕氣重,不過大部分人都是「望文生義」,或者從網上看來的。
很多人認為,「濕邪」可能引起身體沉重、疼痛,尤其是關節屈伸不利;「內濕」還表現為脾胃不佳,尤其是本身脾胃就不好的人,會有口淡、食慾下降的表現,胸腹部還會感到很悶,也容易拉肚子,或者出現功能性胃腸炎發作的情況。
事實上,在中醫看來,這些癥狀都不能單單用「濕」來解釋。「濕邪從來不孤軍奮戰」。對於人體來說,「六淫」包括風、寒、暑、濕、燥、火,這其中不少都會「合作」。現代人病因複雜,也不只是和濕有關,一味祛濕更是要不得。另外,在秋冬季節,大部分人更容易被燥邪所傷,所以此時講究滋陰潤肺,而如果不分青紅皂白來祛濕,那簡直是「火上澆油」。
誤區二
大便黏馬桶提示濕氣重
按照網上的說法,如果便便不成形、長期稀溏,或者便便很黏、難以擦凈,這都是體內有濕。如果發生便秘,但解出來的便便不成形,那更說明濕氣太重,便便粘在腸子上無法排出,而這更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因為腸道會將宿便中的毒素吸收,損害我們的健康。
其實,拉肚子只是體內有濕氣的外在表現之一。「脾喜燥惡濕」,如果體內的濕氣太重,脾臟就會處於超負荷工作狀態;當脾不好時,消化吸收就不好,一系列的口中黏膩不爽、上腹脹滿不舒服的問題也就出現了。但是不一定所有的拉肚子,都與體內濕氣重有關。
濕氣引發便秘,這種情況確實存在,但便秘的情況同樣很複雜,由燥邪引發的便秘更常見,而這兩種情況的處理方法截然相反。另外,「宿便」導致毒素被吸收等本來就不是科學的概念,大家也不要相信。
誤區三
除濕就得多吃辣
民間有許多祛濕的方法,最常見的是通過辛辣來祛濕。很多人會說,四川、湖南等地的人都喜歡吃麻辣火鍋,為什麼呢?因為一出汗,濕就祛除了。
誠然,四川、湖南、廣西、江西、貴州等地區氣候潮濕,吃辣椒等確實可以發汗除濕。但中醫認為,濕氣大多與脾的運化功能有關,與出汗關係不大,所以中醫更多的是強調健脾利濕。
古人智慧的凝練是先健脾再利濕。先說說如何健脾,調脾對身體的整個運化功能都是有好處的。最簡單的食療有冬瓜皮、茯苓、生薑皮、陳皮、紅棗等,這些都是「溫補」的食材,適合大多數人;平時容易出現多汗、反覆感冒的氣虛患者,為提高免疫力,可以吃些山藥和大棗;胃口不佳的人,可適當吃些山楂等開胃食物。
另外,夏天很多人都會出現暑濕的癥狀。但在這個階段,其實強調的是「養心」,所以這裡又提到了另一個臟腑——心。在夏天,應該適當多攝入一些苦的食物。特別是對於南方地區的朋友,吃苦祛濕比吃辣效果更好。吃苦除了可以降火,兼有「燥濕」(祛除暑濕)和「堅陰」(瀉火存陰)的作用。
誤區四
祛濕喝紅豆薏仁水最有效
很多來看門診的人都跟我說過,為了祛濕,自己喝了一個冬天的紅豆薏仁水。有些女性明明是容易上火的體質,也堅持喝紅豆薏仁水,不僅沒有起到祛濕的作用,反而出現了口舌潰瘍。
祛濕這個問題,不是簡單的對照癥狀。濕氣性屬陰寒,易傷陽氣。《黃帝內經》說,寒者溫之。這說明,溫法才是治療濕氣的根本大法。薏米祛濕雖好,但有一定的寒性,紅豆性平,所以整個方子是偏涼性的。
濕邪分為濕熱和寒濕,紅豆薏米水只適合癥狀不嚴重的濕熱體質。喝了寒涼的紅豆薏米水,把濕氣熱氣壓下去了,彷彿癥狀減輕了,但實際上把脾給傷了。從中醫的角度,脾胃運化食物是需要陽氣的,若是寒濕體質的人常吃薏米,易損傷陽氣,對濕氣的抵抗能力也會越來越弱。
薏米有一定的健脾作用,但生薏米性涼,體寒和陽虛者都不宜服用,怎麼辦呢?我們可以用炒薏米,將生薏米炒至微黃,去其寒性,健脾祛濕功效也更明顯。
另外,很多人分不清赤小豆和紅豆。紅豆又稱相思豆,體積比較大,最常用的就是用來做美味的紅豆砂糖水。從形狀來說,紅豆比較圓,赤小豆是細長的。從功效來說,赤小豆含有皂草甙物質,具有通便、利尿和消腫的作用,功效更強,中醫入葯都用赤小豆,而紅豆則一般只供食用。
赤小豆質地堅硬,難於煮爛,如果要與粳米同煲,則應該先把赤小豆煮爛後,才加入粳米。而紅豆比較圓,煮完之後,紅豆會變軟。
文/南京市中醫院金陵名醫館主任中醫師 張鍾愛
整理/李珊
圖/源自網路
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


TAG:健康報 |
※糖尿病四大謠言,你知道嗎?
※糖尿病的三大謠言!你聽說過嗎?
※秋葵能治糖尿病?是誇大還是謠言?
※常吃大蒜能防癌?空腹不能喝酸奶?家庭群謠言別中招!
※「大米、芝麻醬、西紅柿放冰箱有毒?全是謠言,聽聽專家怎麼說!
※雞身上哪些部位不能吃?破解雞肉「五大謠言」,從此放心吃雞
※喜羊羊被禁播?打破謠言,羊村守衛者大電影灰太狼他回來了!
※9大雞蛋謠言,你還被忽悠嗎?
※破解健康謠言|洗牙加大牙縫?並不會!
※6大熱門的「癌症謠言」,腫瘤專家為你一次性粉碎!
※醋能減肥?醋助補鈣?盤點專坑你的「吃醋」謠言
※辣椒吃多了傷胃嗎 別被養胃十大謠言給騙了!
※西瓜和桃一起吃會中毒?謠言捲土重來,這你也信?
※吃豬油,對身體是「好」還是「不好」?營養師道破2大「謠言」
※防脫髮,吃薯條?這是謠言!
※闢謠丨酒精毀臉,潤唇膏加石油……護膚界5大謠言,你信多久!
※松花蛋、臭豆腐有毒?味精能致癌?最新網路謠言刷新你三觀!
※白百何萬里挑一「釜山行」,霸氣總攻粉碎謠言上演翻身大戲!
※喝瓶裝水可致癌?謠言!
※「九大」飲食謠言,看看你中了幾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