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陳凱先:我國居民營養標準亟待建立
陳凱先
我國城鄉居民目前面臨著營養過剩和營養缺乏的雙重挑戰。
過去二三十年來,隨著我國居民營養和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肥胖、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非傳染性代謝疾病(或代謝相關疾病)快速流行,已成為威脅國民健康最主要的疾病。2型糖尿病患病率從30年前的不到1%增至現在的11.6%,增加超過10倍;其他代謝疾病也同樣大幅上升。很明顯,30年的時間不可能產生任何群體性遺傳和生物特性的變化,代謝類疾病大幅上升最主要因素是30年中營養與生活方式的急劇變化。
與此同時,我國中西部和邊遠地區,尤其是在農村地區的嬰幼兒和兒童中仍舊存在著相當數量的營養缺乏症:低出生體重、生長遲緩、消瘦以及鐵和維生素A缺乏等;成年居民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營養不均衡。
如何通過合理營養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我國居民的健康狀況,事關「健康中國」目標實現的大問題,不僅直接關係到14億人和後代的健康,也關係到最大限度地節約醫療成本、精準扶貧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糧食和副食品生產的總量已能完全滿足國民的膳食需求。目前的問題是,由於國民營養認識水平的不足,過度營養與營養不足問題十分嚴重,既造成食品的浪費,也增加了醫療的負擔,亟須提高國民的營養認識水平。而建立我國國民膳食營養的指導標準,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基礎工作。
發達國家普遍重視建立國民膳食營養的指導標準,提高居民的營養認識水平。美國衛生與大眾服務部、農業部聯合定期發布「美國居民膳食指南(DietaryguidelinesforAmericans)」,每5年更新、修訂一次。一本居民膳食指南看似簡單,其背後是以對於美國民眾基本營養數據的大量研究與標準建立作為支撐的。
我國生命科學和營養科學的研究在過去20多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在我國居民的營養膳食數據與標準的研究方面卻非常薄弱,很少獲得關注。由於缺少投入,我國營養膳食標準的研究非常有限,規模小、水平也較低,研究結果難以推廣;我國營養膳食標準基本上還都是直接照搬國外標準。這種狀況對於增進我國居民健康和建設節約型國家十分不利。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營養科學研究所通過對上海和北京地區3000多普通中老年人群的研究發現,按照沿用的美國《營養指南》所設定的維生素D標準,中國受測人員70%屬於體內維生素D缺乏,24%屬於維生素D不足,即94%的受測人員維生素D水平低於美國設定的營養標準。進一步在上海對400多名20-40歲維生素D缺乏人群進行維生素D的膳食補充試驗,發現即使按我國規定的每日維生素D攝入量的2倍對這400多受試人員進行維生素D補充,仍有近70%的受試者體內維生素D水平依然低於美國標準。但是,這些研究涉及的受試人員,無論是京滬居民,還是參加維生素D補充實驗的人員,均未出現大規模的維生素D缺乏所致疾病。這些結果強烈提示,中國居民體內維生素D根本就達不到、也不需要達到長期以來所沿用的美國標準。如果照搬國外標準,不僅造成不必要的大規模補充維生素D的巨大浪費,同時也可能帶來維生素D過量的健康風險。研究表明,針對我國居民的現狀開展營養膳食研究,建立我國自己的營養膳食標準,具有十分迫切的意義。
我國長期以來缺乏適應本國國民的營養膳食標準,缺乏完善的營養膳食指南,導致居民的營養認識水平普遍不高,生活方式隨意,代謝類疾病高發,嚴重影響我國應對富營養代謝疾病與營養缺乏問題的挑戰,也額外增加了醫療和健康開支。
因此建議我國設立開展營養膳食標準研究的項目和科研計劃。
我國科研計劃和項目的設立,往往比較關注前沿科學領域,項目的考核標準也比較重視科研論文、專利等有形的科研產出。營養膳食標準的研究,需要檢測大範圍、大規模的人群隊列,投入較多的人力、物力和經費,研究數據的採集通常並不能直接轉化為科研論文或專利,因此常常得不到重視和支持。國家很少設立這方面的計劃和項目,從事這方面研究的科研人員也十分缺乏。我國過去二三十年中代謝類疾病的發病率飆升,不能說和研究支持不足沒有關係。
2015年中科院在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設立了一個對中國人群體內脂肪酸和重金屬數據檢測項目,是這方面的一個嘗試。但由於經費有限,研究只能在現成樣本上進行,無法建立人群隊列進行標準化研究。我們呼籲在國家層面上重視建立營養數據標準的研究,對這類研究給予有力支持。
要順利開展營養標準制定的相關研究,還加強營養膳食標準研究計劃的頂層設計,改善項目的執行管理。
完善的頂層設計是營養膳食標準研究成功的關鍵。在推動營養膳食標準研究時,要加強研究計劃的頂層設計和過程監管,突出重點,組織優勢力量,防止分散、低水平重複的現象發生。
加強部門和行業間的協同合作,對於保障項目的研究成果也至關重要。
居民膳食營養標準的研究不僅有科研人員參與,還需要大量不同類型的輔助人員,研究涉及的人群範圍廣、規模大,需要不同部門和行業間的大力協同與合作,需要有新的項目組織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當前我國營養過剩和不足導致的健康問題已經十分突出,再不及時開展這方面的研究將會進一步加劇這種狀況,嚴重影響「健康中國」目標的實現。作為一個在全球舉足輕重的大國,建立本國符合居民實際的營養膳食標準已經迫在眉睫。


※千張的營養成分和藥用價值
※冬寒菜的營養成分和藥用價值
※母雞湯的營養比母雞肉更滋補嗎
※辣椒粉營養豐富 這些人小心別吃
※5分鐘教你讀懂運動補劑上的營養標籤!
TAG:營養 |
※朱永新委員:完善國家兒童營養戰略
※朱永新委員:儘快完善國家兒童營養戰略
※全民營養周教你「慧吃慧動」
※宣醫甲子|慧吃慧動,健康體重:宣武醫院舉辦全民營養周聯合義診
※芙蓉營養師
※台灣營養師林林孟萩:讓「技能」伴你成長
※助力國民健康升級 全民營養周活動在粵啟動
※懷化市衛計委聯合市疾控中心開展「全民營養周」宣傳活動
※註冊營養師工作委員會全委會擴大會:新時代,新標準,中國營養再出發
※營養專家教你健康吃湯圓
※省三院營養專家教你腌制健康美味臘八蒜
※李明穎副主任醫師做客專家專欄,談:水果——酸酸甜甜好營養
※營養師教您慧眼識別健康食物
※全民營養周,專家和明星都說了什麼?
※時尚媒體專訪:營養護膚師李博研
※吉森宣言——國際營養科學聯合會
※營養師建議的糖友飲食好習慣
※賢妻劉濤為全家做營養美食,王珂背後居然這麼說劉濤壞話?
※營養?美麗&環保?健康
※寶媽們的健康營養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