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藥系列:茯苓,天氣這麼潮濕,是時候讓你出場了

中藥系列:茯苓,天氣這麼潮濕,是時候讓你出場了

上周某個早上,我起床後看到老崔,兩個大大的眼袋,目光獃滯,披頭散髮地坐在桌前。。。。。

我趕緊地走上前去,摸了摸媽媽的脈,輕輕地撫摸了她的額頭,焦急而擔心地問:

如果你們認為老崔生病了,那你們是對的。但是這種病如果到醫院去檢查,一定啥毛病也沒有,所有指標都會正常。但是人卻會感覺非常難受,沒力氣,頭暈悶脹,不想給孩子做飯。

所以作為家人,我們都出去吃飯就好了。

我轉身去小藥箱拿了一盒參苓白朮丸給老崔,然後囑咐她按照劑量的2倍吃。等到頭暈、胸悶的感覺消失了,再按正常劑量吃兩天。

為什麼啊?因為天氣太潮濕了。

南京6月就進入梅雨季節了,天氣濕度非常大。最近身邊,濕疹的、腳氣的、扁平疣的、陰道炎症的。。。。。各種和濕氣有關的病,全部集體爆發。我們不過是大自然中的微塵,大自然想讓我們濕,我們絕對幹不了。

那參苓白朮丸是哪個單位的?來看下它的組方:人蔘、茯苓、白朮(麩炒)、山藥、白扁豆(炒)、蓮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功效為除濕、健脾、益氣。

而這裡面最重要的一味葯就是茯苓。

茯苓氣味淡,性平,淡滲利濕,健脾養胃。它可以化胃中的痰飲為水液,讓胃重新吸收後,轉給脾生化為津液。同時可以讓胃裡不能吸收的水液,順著六腑里的三焦,下滲到膀胱,變為尿液。

茯苓品性純良,瀉中有補,雖然是淡滲利濕的藥物,但其實可以補養脾土,滋養肺金,有利於幫助脾胃和肺的功能恢復。

同時,茯苓還善於收斂浮越的心氣,安魂定魄,兼能瀉心下的水飲,因此茯苓還是治療心悸的心經要葯。

很多人都知道茯苓可以利小便,但是不知道茯苓擅長止汗。之所以可以止汗,是因為茯苓的伏藏之性能夠斂抑外越的水氣,轉為水液從三焦下注膀胱,而不是發為汗水。

講兩個醫生的案子。

第一個是竹芷熙先生的醫案:有一個姓吳的婦人生病了,她剛生完孩子不久,出現的癥狀是渾身發熱,口很渴,但是卻不想喝水。汗出的特別多,止都止不住,而且還出現了心慌、心跳快,無法入睡的現象。

竹先生去了以後一看,病人面色很紅,脈有滑象,認為是津液大虛,立刻用甘草、麥冬、竹葉、柏子仁、浮小麥、大棗煎湯飲下。用來斂汗、滋陰、補中。可是沒毛用。

於是竹先生想,這不是名產婦么,一定是氣血虛弱,血不養心,才會造成心悸動,不能寐。所以就用了經方酸棗仁湯加減。可是沒毛用+1。

這時候竹先生想起來龍骨、牡蠣和山芋肉合用,有斂汗的奇效,於是趕緊又把這三味葯加入歸脾湯中,給產婦服用。可是沒毛用+2。

這下竹先生就很尷尬了,怎麼說也是名醫一枚啊,治療產婦大汗、心悸應該是應手而愈的事情。正當竹先生進退兩難,百思不得其解,想著要不要退還出診費的時候,有個人在旁邊插了一句話:先生為什麼不用補藥緩和一下呢?

竹先生聽完,心中嗤之以鼻,覺得這人真是無稽之談,難道我之前用的不是補藥是瀉藥嗎?不是一直在補好嗎,有卵用乎?

所以竹先生口中應付著,嗯嗯,好。其實啥也沒有做,當時正好已經入夜了,竹先生就借口先去睡覺,一切等明天早上再說。

竹先生一夜沒睡好,心情很是低落。結果第二天早上剛起床,病人家屬就跑過來跟他說,醫生啊,我家媳婦兒病好啦!竹先生非常吃驚,問:吃什麼葯好的?家屬說:補藥!

這個家屬所說的補藥是什麼呢?其實就是茯苓。因為當地盛產茯苓,當地人也稱茯苓為補藥。茯苓是治療心悸的要葯,同時有安神、斂汗的功效。張仲景先生用五苓散治療汗出而渴者,用茯苓甘草湯治療汗出而不渴者,皆是因為茯苓可以補土而鎮水。

「心悸者汗出過多,心液內涸,腎水上救入心則悸,余葯不能治水,故用茯苓以鎮之。」(《醫學衷中參西錄》)

第二個案子是崔蘭亭先生的。民國19年,有個團長夫人生病了。她的癥狀是頭暈目眩,心中怔忡,嘔吐涎沫。有的時候會感覺有股氣往心口上沖,然後就昏迷不醒了。

軍醫用了很多辦法治療她,都沒有效果。後來團長又派人找了好多醫生來看,均無效。眼看著夫人就要不行了,危險至極。

這時候崔先生來了,他診脈後發現,脈浮但是無力,而且看病人的樣子已經無藥可救。這時候他突然想起重用茯苓的治法,覺得很符合病人的情況。然後立刻找人買來茯苓,當即單煎茯苓一兩,讓病人飲下。

結果只過了5分鐘,病人的情況就有所減輕。家屬和醫生都大喜,立刻又煎了一遍藥渣,服完之後病人竟然益神清氣爽」,「連服數劑,病即痊癒後來崔先生再遇到差不多的病情時,都只單用一味茯苓煎湯,治療效果不要太好。

茯苓本身性平,是葯食同源的東西,所以體內有濕,汗多心悸的人可以單用茯苓煮水喝。尤其是最近空氣中濕度很大,很多老人、體虛的人出現了胸悶、頭暈、小便不利等癥狀,這時候就可以用點兒茯苓。

也可以直接選用有茯苓的中成藥,比如說參苓白朮丸,或者是自己熬湯藥六君子湯。

六君子湯:人蔘9克,白朮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 陳皮3克,半夏4.5克(劑量僅供參考,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功效為益氣健脾,燥濕化痰。主治脾胃氣虛兼痰濕證。症見食少便溏,胸脘痞悶,嘔逆等。

另外務必一定要注意的是,只有身體有痰飲,或者有水濕的人才適合單獨服用茯苓。氣陷、陰虛內熱的人不宜多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懶兔子 的精彩文章:

醫案:一名中藥大學生的第一次出手治療
醫案:算是失敗的醫案
不想吃飯,肺熱咳嗽,動不動哮喘?來點兒好吃的吧
這碗櫻花色的藕粉,讓人心生歡喜

TAG:懶兔子 |

您可能感興趣

茯苓,天氣這麼潮濕,是時候讓你出場了!
茯苓和此物一起煮,每天一口,健脾祛濕,小肚子不鼓了
腳氣是濕不是病!紫蘇葉泡腳,茯苓湯內補,排出濕毒腳氣再不複發!
頭髮愛出油,一天不洗就難受,喝茯苓紅棗粥
腳氣是濕不是病!紫蘇葉泡腳,茯苓湯內補,排出濕毒腳氣再不複發
脾虛濕氣重,腹瀉無食慾?茯苓泡水喝,不出半個月,一身輕鬆
小小茯苓,不僅美味,在歷史上竟然起到了這樣重要的作用
逍遙丸,歸脾丸,桂枝茯苓丸……這些最熟悉的中成藥,還有這些你不知的新功用!
粳米+茯苓,是濕疹的「剋星」,祛濕止癢、健脾補腎,一吃就好!
女人這麼吃茯苓,斑點、皺紋竟然悄悄消失了!
【食療葯膳】風雨大作,冷空氣在路上!在這個忽冷忽熱的潮濕日子,來碗三仁茯苓老鴨湯,能補益脾腎、利水去濕!
濕氣再重不要怕,茯苓幫你搞定它!
土茯苓不是茯苓,養生作用也大有不同,你需要了解一下!
甄嬛傳:茯苓拿出血衣褲時,沈眉庄明明沒來月事,為何她竟不反駁?
一兩茯苓一兩金,冬天用茯苓泡水時,加幾片姜,身體收穫意外驚喜
它是美白之最,茯苓、白芷與薏米一起做面膜祛斑效果好
茯苓這樣吃,不僅利濕安神,還補益肺氣,很多人都不知道
茯苓和土茯苓一字之差,太多人弄混了!它們的區別到底是什麼?
體內濕氣過重怎麼辦?茯苓與此物搭配,健脾又排濕,喝過的都說好
茯苓和它一起吃,補血健脾還治失眠,家裡有女人的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