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藥知識必學:以半夏為例看中藥減毒

中藥知識必學:以半夏為例看中藥減毒

在古代,毒、葯不分,毒泛指各種藥物的總稱,認為凡治病之葯皆為毒藥,以「以毒拔毒,以毒攻毒」為用藥理念,《周禮·天官·冢宰》謂「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事」,這裡的「毒藥」是藥物的總稱。隨著對中藥應用和理論的發展,人們認為「毒」即指藥物的偏性或性能,如《靈樞·論痛》「腸胃之厚薄堅脆亦不等,其於毒藥何如」中的「毒」即是指藥物的偏性;《廣雅·釋詁》雲「凡辛苦之葯,味必厚烈而不適口,故謂之毒藥」,這裡的「毒」指辛苦厚味之物。

有毒中藥之藥性峻猛強烈,力挽沉痾,運用得當,每獲奇效。鑒於有毒中藥愈來愈廣泛地用於臨床,而中藥毒性反應屢有發生,探索和掌握「減毒」方法,才能明其利而用之,知其弊而制之,安全用藥並發揮其獨特療效。

半夏作為傳統中藥,在我國古代就已應用於臨床,具有止咳化痰、鎮吐、鎮痛、抗腫瘤等多種藥理作用,被譽為化痰、止嘔要葯。然早在《神農本草經》中生品被列為下品,歷代本草亦都記載其有毒,且被列入中藥28種劇毒藥品之一,其味辛辣、麻舌而刺喉,具有「戟人咽喉」的刺激性,能刺激聲帶粘膜,引起發炎水腫甚至失音,刺激消化道粘膜而引起嘔吐或腹瀉,刺激咽喉導致失音等副作用,因此,諸醫皆畏其毒,而不敢用其生品,使得生半夏的運用受到限制。

半夏集毒效於一身,減毒增效是其臨床應用之首務,本文以半夏為例從炮製、配伍、煎煮三個方面進行探討中藥減毒的方法。

一、炮製

諸家本草皆謂半夏「有毒」,《本草經集注》稱「令滑盡,不爾戟人咽喉。」《本草經讀》:「激刺之力甚猛,故為有毒之品,多服者必有喉痛之患。」其毒的內涵概言之有二:一指半夏辛燥性烈之偏性,二指其毒性較大,使用不當可致中毒甚或死亡。故半夏內服均用炮製品,《醫學源流論》:「凡物氣厚力大者,無有不偏,偏則有利必有害,欲取其利而去其害,則用法以制之,則藥性之偏者醇矣。」《中國藥典》收載了半夏4種炮製品,即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

研究表明制半夏不表現出任何毒性,證實半夏炮製可降低或消除半夏的毒性。許多學者認為半夏麻辣毒性與草酸鈣針晶含量密切相關,刺入細胞中的草酸鈣針晶可引起細胞明顯腫脹,實驗中不同半夏炮製品中草酸鈣針晶平均含量為生半夏>法半夏>清半夏>姜半夏,各炮製品的刺激性為生半夏>法半夏>清半夏>姜半夏。

傳統中醫理論中有「半蔞貝蘞芨攻烏」之說,烏頭和半夏本身都是有毒中藥,烏頭中有毒成分主要為雙酯型生物鹼毒性,無論對於生川烏還是制川烏,在其與生半夏共煎後的雙酯型生物鹼含量都明顯高於單煎液的,而其與法半夏的共煎液中的雙酯型生物鹼含量則明顯降低甚至檢測不到,這表示川烏與半夏是否可以共用與半夏的種類和炮製方法存在密切的聯繫。

炮製去毒主要有乾熱、蒸、水制、輔料、凈制等,這些方法可以單獨運用,也可以幾種方法聯合運用。如薪蛇去頭,硃砂水飛,甘遂去外皮用硫磺熏蒸後晒乾再醋炒等,均可去毒。炮製可降低或消除有毒副作用成分的含量以解毒,如硃砂水飛以減游離汞;炮製可破壞和改變中藥有毒成分結構而解毒,如斑蝥鹼處理炮製可使斑蝥素轉變成斑蝥酸鈉而抗癌活性不變,毒性降低;炮製加入特定輔料以解毒,如甘遂醋制以解毒;炮製破壞酶類,防止酶解產生大量有毒成分而解毒,如苦杏仁炒可以破壞苦杏仁酶,以免酶解苦杏仁苷迅速產生大量氫氰酸而中毒。

炮製有毒藥物時一定要注意去毒與存效並重,不可偏廢,並且根據藥物的性質和毒性表現,選用恰當的炮製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否則顧此失彼,可能造成毒去效失,甚至效失毒存的結果,達不到炮製的目的。

二、配伍

中醫用藥有兩大特點:一是炮製入葯、二是復方配伍。

配伍是中醫遣方用藥的特色優勢,中藥通過配伍組成復方,用藥有利有弊,用方有利無弊,配伍的根本目的,不外增效與減毒,《神農本草經》將各種藥物的應用及配伍關係歸納為「有單行者,有相須者,有相使者,有相殺者,有相畏者,有相惡者,有相反者。凡此七情,合和視之」,並謂「當用相須、相使者良;勿用相惡、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殺者,不爾,勿合用也」,其中「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殺者」論述成為中藥配伍減毒的主要依據,藥物的「七情」中的「相畏」、「相殺」配伍,即運用一種藥物以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或者相反相成。以烏頭類藥材為例,已有實驗表明,附子配伍甘草,附子配伍乾薑,附子配伍人蔘,川烏配伍白芍的減毒增效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且部分作用機制已明;臨床上還有許多中藥與川烏、附子配伍後可達到減毒的作用。另外,多味功用相近藥物同時配伍運用,既發揮了協同作用,又因量輕和作用方向的不同而減輕毒副作用,如十棗湯之甘遂、大戟、芫花。

有毒藥物通過與其他藥物配伍運用,可以緩和藥物的偏性,降低其毒性。方劑的基本結構中,佐製藥就是針對方中藥物的毒性和峻烈之性而設的。歷代醫家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對半夏的配伍減毒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通過以甘緩毒、以潤制燥、以寒制熱、相殺制毒等配伍,可減半夏之毒。

以甘緩毒:甘味葯具有緩急、緩和的作用,可調和藥性,緩急解毒。半夏溫燥行散,配伍甘潤之品如甘草、蜂蜜等,可收和葯緩急制毒之效。《本草正》:「甘草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調補之功,故毒藥得之解其毒」,半夏得甘草可緩其性,解其毒。《本草備要》謂蜂蜜「甘緩可以去急……和百葯,與甘草同功。」半夏因其剛燥辛散,反覆使用而不加調護也易成耗散之品,對虛弱性疾病又有傷津耗氣之憂,配伍甘補扶弱之品如人蔘、黃芪、甘草等,可調正固本以制其毒。方如《金匱要略》乾薑半夏人蔘丸,半夏本有下胎之害,但卻用之治妊娠嘔吐,因配伍人蔘,一方面可以補益中氣,另一方面又可監製半夏,正如陳修園謂:「半夏得人蔘,不唯不礙胎,且能固胎。」

以潤制燥:半夏性溫燥行散,易傷人津液耗人正氣。凡陰虛燥咳、津傷口渴、出血證及燥痰者列為禁服之品。《本草經疏》云:「古人立三禁,謂血家、渴家、汗家也。故凡一切吐血、衄血、咯血……陰虛盜汗、內熱煩躁出汗諸證,皆所當禁者也。」但若適當配伍甘涼滋潤之品,以柔克剛,使邪去而正不傷,且又兼顧虛損之體,可突破此限制,如《症因脈治》二母二陳湯,方由知母、貝母、半夏、白茯苓、陳皮、甘草組成,主治外感燥痰證,知母、貝母為涼潤之品,涼去其熱,熱去則燥消大半,二者又均可滋陰生津,半夏、陳皮其辛行之性又可助津液之布疏,所謂辛以行之,辛以潤之,治療燥痰證既可去滋膩,又可防傷陰之弊,而若半夏與大量滋陰葯相配,非但不會耗傷陰津,反可以其辛性布散津液。

以寒制熱:半夏辛溫行散,易傷陰動液,配以寒涼降泄之品,寒涼以制燥烈之偏,可達減毒之效。如《傷寒論》半夏瀉心湯,以黃連配半夏,一寒一熱,一升一降,相反相成既制半夏之性,又有辛開苦降、消痞滿之功。《慎齋醫書》曰:「以寒熱監製者,是用之而又畏之也。」如生地黃和半夏配伍,地黃性寒,又可養陰生津,半夏的溫燥易傷津液之性可以得其抑制,而其辛行祛痰之功得以保留。

相殺制毒: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殺者。生薑、乾薑即為相惡相反者解半夏毒之良藥。《本草經集注》:「半夏有毒,用之必須生薑,此是取其所畏,以相制耳。」後世更是創造出了用生薑炮製的姜半夏,亦可視為生薑半夏的配伍。《丹溪心法附余》中評論二陳湯云:「此方半夏豁痰燥濕,橘紅消痰利氣又如……可謂體用兼賅,標本兩盡之葯也。今人但見半夏性燥,便以他葯代之,殊失立方之旨。若果血虛燥症,用薑汁制用何妨。」目前使用半夏的組方中,大多用姜配之,或用生薑,或用乾薑,或以薑汁糊丸,其目的在於既制半夏的毒性,又能增強半夏化痰蠲飲,和胃降逆之功,現代藥理實驗和臨床經驗均發現半夏配伍生薑可以降低生半夏的毒性。因此,可以認為通過配伍可以有效地減輕半夏的毒性。

通過合理配伍,能夠減毒增效,這種配伍方法主要來源於臨床實踐的不斷總結與創新,在臨證半夏配伍應用時,減毒規律可分而述之,但往往合而用之,靈活駕馭半夏這一中藥,使之能發揮其恰當之效。

三、煎煮

中藥大多以湯劑入葯,煎煮可使藥物的毒性成分發生變化,如烏頭的毒性成分烏頭鹼,可在先煎久煎中破壞;大黃的煎煮時間過長的話,結合型蒽醌轉變成游離型蒽醌,導致瀉下作用減弱;含毒蛋白的中藥,如相思豆、蒼耳子、蓖麻子等,蛋白質遇熱變性,煎煮可被破壞掉,故煎煮也是中藥減毒不容忽視的環節。《本經疏證》云:「(澤漆)先煎久煎,使其力緩厚。」仲景在澤漆湯中用之,以東流水五斗煎至五升,其意即在降低其強烈的刺激性。用輔料煎煮藥物也是常用的減毒手段,仲景常以蜜煎烏頭、甘遂即是制緩其毒性。

半夏有毒成分難溶於水,其刺激作用可通過煎煮而除去,故生半夏入煎劑無毒。取生半夏30g或50g,加水400mL,煎煮20~30min,濾液後再加水煎煮共得湯液400mL,分2次內服,並無絲毫麻舌、戟咽之感和其他不適反應。實驗研究則表明低劑量生半夏水煎液對小鼠的肝臟和腎臟沒有明顯影響,大劑量的生半夏水煎液對小鼠體細胞可能有一定毒性,但對此尚需結合臨床實際用量進行深入細緻的研究。

半夏為治濕痰之要葯,臨床廣泛用於痰濕諸證,其毒性是客觀存在的,但又是相對的,也是可控的,其毒性與治療效果,往往會因為不同的使用方法(炮製、配伍、煎煮等)而顯現不同的變化。除上述諸因素外,中藥的品種、產地、用藥部位、採收時間、貯藏條件、服藥時間、用量、給葯途徑等對毒性也有一定影響。中藥治療效果與毒副作用,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若過量或不合理應用,非但不能治癒疾患,反可傷害人體;若能合理應用,則客觀之毒性亦可稱為卻病療疾之利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夏 的精彩文章:

自討苦吃I中草藥之半夏
身癢與半夏秫米湯一例
「半夏的紀念」大學生影像展頒獎典禮在京舉行
「36氪·半夏的紀念」第十五屆北京大學生影像展頒獎盛典舉行
走進半夏隨想的民樂世界:關於你,關於熱愛,關於愛

TAG:半夏 |

您可能感興趣

中藥知識必學:豨薟草
中藥知識必學:適宜春季養肝的中藥
中藥知識必學:大棗
中藥知識必學:伸筋草
中藥知識必學:艾葉
中藥知識必學:松節
中藥知識必學:玉竹
中藥知識必學:成精的中藥——黃精功用解讀
中藥知識必學:蒼耳子
中藥知識必學:那些被古人用來作「牙膏」的中藥
中藥知識必學:透骨草
中藥知識必學:牽牛子
中藥知識必學:「青梅竹馬」
春節期間,來看看中藥,增加中藥知識
漲知識 草藥——沉香
中醫基礎知識:導致中藥中毒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每天學點中藥知識——青黛,解毒療瘡,治療口舌生瘡效果好
中藥知識必學:徐長卿
健康知識:中藥的來源
普及中藥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