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版深夜食堂只能在麻辣燙店拍,原因如下

中國版深夜食堂只能在麻辣燙店拍,原因如下

深夜食堂剛上映幾天,豆瓣評分已經下降到2.3,不少觀眾認為故事發生在食堂過於脫離國情。在中國拍深夜食堂,顯然烤串店或拉麵館更合適;如果在華北拍,那怎樣也繞不開的是——XX麻辣燙。

麻辣燙比烤串小龍蝦便宜,比速食麵好吃。廉價易得,營養豐富,富含膳食纖維和維生素,是深夜安慰胃的最佳選擇。但是,把麻辣燙推向全國的幕後推手不是四川人,也不是重慶人,是誰你絕對想不到。

接下來你將看到:

麻辣燙是什麼時候火起來的?

麻辣燙征服北方人的胃,靠的不是麻辣

推廣麻辣燙的其實是東北人

吃麻辣燙不要麻不要辣的值班編輯 / 冬魚

麻辣燙是什麼時候火起來的?

-+-

在西南,把各種食材放在紅油里里燙燙煮煮拿出來吃是很常見的吃法。這種吃法誕生了火鍋、冒菜、串串香、神仙兔、沸騰魚等等美食,他們之間互相交叉各有重疊,佔據了飲食界的半壁江山。

所以很多人會不假思索的認為麻辣燙也是川渝人發明的,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

用某款搜美食的app在北京市範圍內搜索麻辣燙,能得到超過750條店鋪信息,與火鍋、涮肉等量齊觀,吊打冒菜,甚至超過風頭正勁的

小龍蝦。

不止北京,在哈爾濱、石家莊、濟南等北方城市,搜索「麻辣燙「,搜出的店鋪數量均在750家以上。

而在成都市搜索「麻辣燙」,只能得到227條結果,而且這227條「麻辣燙」,賣的其實都是串串香。

火鍋、冒菜、麻辣燙之間的關係,圖片來源自微博用戶@小羊愛吃醬肘子

也就是說,在四川或重慶,並沒有麻辣燙這種東西。在麻辣燙打入北方市場的時候,每家店裡都能看到重慶碼頭工人用江水燙菜的傳說,那也只是「傳說」而已。

知網上關於麻辣燙的最早文字記載,是2004年刊載於《吉林日報》上的一篇文章,該文報道了長春市內許多麻辣燙小吃攤異常火爆,攤主沒時間刷碗,就在碗上套塑料袋賣麻辣燙,隨用隨扔,群眾不以為恥反而絡繹不絕——這麼一個令人憂慮的現象。

另外《泰州日報》在2006年刊載了一篇《「麻辣燙一條街」安全隱患引起關注》,由此可以判斷,麻辣燙最遲在2006年左右,已經是北方很常見的一種小吃了。

麻辣燙征服北方人的胃,靠的不是麻辣

-+-

問題是,麻辣燙為什麼能迅速佔領北方市場?

首先,麻辣燙非常方便。塑料袋大大提升了麻辣燙的生產效率,把攤主從繁重的刷碗勞動中解放出來,可以把精力用於口味改良和經營擴張。對於顧客而言,吃麻辣燙變得更加方便,甚至可以邊走邊吃,非常省時。

有了塑料袋的加持,麻辣燙迅速實現病毒式擴張。直到今天,北京四五環外的麻辣燙攤位仍然會用塑料袋套碟子,攤主熟練地往塑料碟上套好塑料袋,食客們往塑料袋上倒入大量的芝麻醬,點綴韭菜花、腐乳汁、醋,以安慰疲憊的心靈和胃,只有在這種場景下才能拍出

中國版的深夜食堂。

一個典型的老北京麻辣燙攤位

麻辣燙有肉有菜有主食,可以完美地完成一頓飯的葷素搭配。而且,麻辣燙大量使用肉丸、魚丸等冷凍半成品,加工簡單方便,也不需要什麼技術,成本極低。

這些原因使得麻辣燙的價格格外親民,大吃一頓也才20元左右,這在小吃館較少的北方可以說是性價比非常高了。

麻辣燙葷素兼備,麻辣鮮香。但真正能夠風靡全北方,卻是從捨棄麻辣開始的。麻辣作為一種噱頭,能夠吸引到嘗鮮的顧客,但是北方很多地方並不愛吃麻辣口味,麻辣燙剛剛傳入北方的時候,常常聽到有人在店裡高喊「老闆,不要麻,不要辣!」。

麻辣燙和火鍋是有淵源的。在南方,火鍋蘸料有干碟、醬油、香油、酸湯,但在北方,吃火鍋只需要一種蘸料就夠了,那就是麻醬

麻醬在華北以及東北向來廣受歡迎,尤其是北京。甚至有網友認為,任何一種火鍋,正宗潮汕牛肉火鍋也好、重慶空運老火鍋也好,想要打入北京市場,就必須給足麻醬,料台上的麻醬料碗要最大,比其他料碗大五倍左右,才能征服口味挑剔的本地食客。

圖片來源見水印

沒有麻辣加持的麻辣燙就是一碗清水燙菜,有了麻醬就是暖心小火鍋。麻辣燙變成了一種可以給顧客提供多種口味選擇的食物,可以大麻大辣,也可以只有麻醬香。一桌人坐在一起,可以各自選擇自己的口味,這一優勢無疑進一步推動了麻辣燙的擴張。

所以說,麻辣燙的勝利不是麻辣的勝利,而是麻醬的勝利。在地域上,接受麻醬的地方,就會歡迎麻辣燙;不接受麻醬的地方,麻辣燙就遲遲不能打開局面。麻辣燙至今不但回不去老家,也未能打開真正的南方市場。以南京為界,過了南京就是蘇南,就不太容易吃到這種粗糙的底層美食了。

以某知名麻醬給得足的連鎖麻辣燙為例,其店鋪在全國的地域分布

推廣麻辣燙的其實是東北人

-+-

經過兩輪改良之後,麻辣燙已經征服了北方人民的胃。但是依然處於散兵游勇的狀態。既不像蘭州拉麵那樣有自己的拉協,也不像沙縣小吃一樣有政府扶持。歷史的滾滾車輪告訴我們,時勢造英雄,但英雄你也要站出來才行。

於是麻辣燙界就站出了東北人。在北京上千家麻辣燙店裡,楊國福麻辣燙佔了332家,張亮麻辣燙佔了540家,而這兩家麻辣燙都來自

東北。

楊國福是不折不扣的東北企業,其食材大量使用魚糜制丸子,還有黃麵條這種吉林特產,小料給足芝麻醬,湯底濃郁到渾濁。這麼一家高度工業化的現代連鎖餐飲,除了辣椒油配方是從四川學的,從食材到調料,都沒有絲毫巴蜀的影子。

一碗正宗東北四川麻辣燙

為什麼偏偏是東北?為什麼偏偏是川菜?

一個地區小吃能成群結隊地走出去,一般都是因為本地經濟形勢實在是不太好,受過教育的人有更好的謀生手段,而對既無技術也無學歷的多數流動人口來說,餐飲業是門檻最低收益卻相對較高的理性選擇。

所以一群移民在某個城市安營紮寨,很容易形成小吃街。國外大城市的唐人街、國內各個城市的成都小吃、隨處可見的沙縣小吃,都是基於這個邏輯。90年代沙縣小吃店經營時間奇長,還喜歡徹夜放《愛拼才會贏》,足見做這行的人大多搵食艱難,毫無退路。

小吃的誕生需要歷史,也需要工商市井文化,而這二者東北都很缺乏。唯獨不缺的,就是失業者。從1998年到2005年,東北三省下崗了745.7萬人,其中光黑龍江就下崗了335.7萬人。巧的是,張亮和楊國福都來自黑龍江。這些人與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不想種地的農村人擠在一起,尋求謀生的手段。

麻辣燙就是在這之後得到長足發展的。在此之前,東北的小吃史一片空白。在此之後,東北人一邊發揚傳統,開了很多東北餃子館金手勺;一邊積極創新,開發出了烤冷麵,填補了東北小吃史的空白。

對了,東北人不僅推廣了麻辣燙,另一種外地美食——手抓餅,也大多是東北人在賣。

參考資料:

《我國魚糜及其製品年產值超 200 億》,《海洋與漁業》,2014;

《麻辣燙為什麼串在簽子上賣》,初鹿野浩明,2010.9;

《張亮和楊國福,哪個麻辣燙會成下一個沙縣小吃》,北京晨報,2015.6.15;

《東北地區人口流失問題研究》,東北財經大學,王剛,2016.10.1;

《中國勞動統計年鑒200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視知TV 的精彩文章:

喪文化這碗剩飯,終於輪到中國人炒了
中國古代的「男風」和同性戀是一回事嗎?
你遇到過最小氣的人是什麼樣子?

TAG:視知TV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的深夜食堂是燒烤攤!
燒烤攤,才是中國人的深夜食堂!
喝著冰啤,擼著串,這才是中國人的深夜食堂
燒烤,才是屬於中國人真正的深夜食堂
能治癒你的不只有深夜食堂,藏在東京小巷的喫茶店也可以
深夜食堂:哪怕是菊花火葬場也要吃辣
比起深夜食堂,中國人更需要燒烤攤
中國版的深夜食堂,還沒吃就拒絕了我三次……
吃燒烤、喝啤酒,看了這紀錄片就知道什麼才是中國的深夜食堂
食堂最受歡迎的美食:麻辣燙、烤肉拌飯上榜,再說食堂難吃跟你急
如果英國人要拍《深夜食堂》,我連劇本都給你們想好了……
食不僅能止餓,還能暖心,去尋找那間屬於你的深夜食堂吧
深夜食堂:是時候去喝夜茶了
深夜食堂:島國群眾因為燒賣吵起來了
深夜食堂:韓國不僅僅只有泡菜
中午去食堂沒菜了,於是我買了辣條下飯吃
隱藏在鬧市裡的深夜食堂 吃一次就愛上了
趙靈兒買包,小蝦米吃深夜食堂,中國遊戲出國會變成什麼樣?
深夜食堂:來吃泡菜火鍋吧
這部片拍的才是中國人的深夜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