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跑步,請牢記這「10條」訓練法則

跑步,請牢記這「10條」訓練法則

一、科學訓練,少走彎路

運動訓練是在專業教練員的指導下組織有計劃的體育活動,目的是為了提高運動員訓練水平,為取得好成績奠定基礎。只要是訓練,就一定要講究科學,科學訓練不僅能夠保證您在跑步過程中穩步提高成績,逐漸達到最好競技能力,還可以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延長運動壽命,真正達到健康跑步的目的。而且,隨著您的跑步能力越來越高,在跑步中遇到的問題和瓶頸也會越來越多,會發現跑步並不是你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它會牽扯到運動訓練、運動生理、運動營養、運動康復等多門學科知識。所以,在跑步初期,我們就要跟隨專業的跑步教練(具有專業運動隊訓練、比賽、執教的經歷),要接觸科學、專業、系統的訓練模式,讓自己在跑步的路上少走彎路和錯路。

二、堅守田徑場訓練的意義

雖然在田徑場訓練比較枯燥,但是好處多多。首先,相比於路跑,在田徑場訓練可以大大降低受傷風險和意外事件的發生。我們在進行訓練時,前提是保證安全和儘可能少受傷。由於柏油路地面太硬,沒有緩衝,長期進行跑路對運動員的腳踝和膝關節非常不好。其次,田徑場訓練更能提高訓練效率。馬拉松訓練要求系統、連貫、科學。田徑場固定、簡易,地面舒適,更利於運動員貫徹和完成好教練員的訓練計劃,而且也更容易鍛煉您的跑步奏感。如果您周圍的田徑場是煤渣跑道或土路的話,那就更好了。煤渣跑道或土路,雖然跑的時候很累,但地面緩衝好,不僅能降低受傷風險,還能間接加強您的腿部力量和腳踝力量。如果你居住在海濱城市,適當的時候也可以跑跑沙灘。

三、合理的運動次數、負荷和強度

業餘馬拉松跑友應怎樣安排自己的運動次數、運動負荷和運動強度一直是大家喜歡談論的話題。個人建議如果不想走「專業路線」,僅僅是為了強身健體的同時,再爭取挑戰一下自己的小目標的話。建議大家每周的訓練次數保證在3-4次(冬訓期間可適當增加到4-5次/周),至於運動負荷和強度要根據自己的運動能力以及比賽目標來制定。通常,如果已經有了一定的運動基礎,從準備全馬的角度來講,每趟課的總負荷控制在15公里以上,每周的總運動量要控制在55~70公里左右(冬訓期間可以略微增加一些)比較好。運動強度的比列:建議:有氧訓練70%,混氧訓練20%,無氧訓練5%,其他(核心訓練等)5%。

四、寧可多跑一步,也不多快一秒

運動訓練主要包含運動負荷和運動強度兩個內容,兩者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有時候當我們注重運動負荷時,運動強度就上不去,而注重了運動強度,運動負荷又很達到要求。對於業餘馬拉松訓練,訓練初期應該先注重運動負荷,其次再追求運動強度。因為業餘跑友的運動能力相對薄弱,訓練也沒有專業運動員那麼系統,如果放棄日常的周期訓練,缺乏運動負荷的持續積累,過早地追求運動強度,不僅受傷概率將大大提升,運動效果也未必好。所以,建議業餘跑友大部分的訓練時間還是應該強調「寧可多跑一步,也不多快一秒」的訓練原則,也就是多以持續性比較久、強度比較低的有氧耐力跑為主,到了賽前、夏季等必要時機可以增加一些強度訓練。

五、堅持「少比賽,多訓練」

馬拉松訓練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運動員培養周期長,日常訓練的周期也長。運動員要想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必須得有常年科學、系統、連貫的訓練過程。「沒有日常訓練,就沒有比賽成績」。而且,馬拉松項目特點決定了運動員的綜合能力一定要強,如果運動員平時的運動負荷和強度沒有達到比賽的強度,是很難保證運動員在比賽中有好的發揮。而且,對於距離長、強度大、大消耗的運動項目,過多地參加馬拉松比賽也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所以,無論是國外優秀馬拉松運動員貝克勒、基普喬戈等人,還是國內優秀馬拉松運動員董國建、何引麗、朱曉琳等人,每年參加的馬拉松次數都很少,基本控制在1~3場左右,其他時間都在進行周期訓練。

六、改技術前,先練好核心力量

跑步,崇尚優美、實效的跑步技術固然重要,但是每個人的跑姿基本屬於先天的,後天改進的空間不大,所以大家絕對不能盲目去改跑姿。而且,在改跑姿之前,一定先要加強身體力量訓練(上肢力量、腳踝力量、腿部力量、軀幹部位力量等),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不然很容易造成傷病。只要身體力量增強了,才能保證您在跑動過程中身體重心穩定,後蹬有力、腳下彈性好,上、下肢發力協調。有時候技術也會受運動能力、競技狀態的好壞而變得不穩定,狀態最好的時候,技術會達到最佳狀態。同時,技術也會有一個主動自我修復的過程,也就是說當您的運動能力和競技狀態逐漸恢復後,自然地還會向一個最合理、最實效的技術軌跡伸展。總之,關於跑姿,沒有最科學的,只有最適合的。

七、堅持有氧訓練的重要性

對於馬拉松項目來說,提高運動員的有氧耐力水平是取得好成績的重中之重。無論是對於專業馬拉松運動員,還是業餘馬拉松運動員,提高運動員的有氧耐力水平都是永無止境的,專業運動員到了運動生涯後期,加強有氧訓練,不一定還能提高專項運動成績,或許只是為了保持現有水平,但是不練有氧訓練,專項運動能力一定會下降。因為,沒有有氧訓練,就沒有混氧訓練,沒有混氧訓練,就沒有無氧訓練,沒有無氧水平,也就沒有專項成績。像朱曉琳、周春秀、董國建、何引麗、李愛國、任龍雲、姜曉麗、等國內最為出色的馬拉松運動員,即使在大賽前,每周的有氧訓練也還是佔了周訓練課的65%以上,這也足以看出有氧訓練在馬拉松訓練中的重要性。

八、核心訓練要注重「小力量、輕負荷、快節奏」

加強核心訓練,提高核心肌肉群力量對於業餘馬拉松跑友來說非常重要,核心力量不足不僅會導致您在跑動中技術動作變形,專項訓練也很難達到要求。關於核心訓練的方法和手段有很多。對於馬拉松訓練,核心訓練要想達到效果,需要強調以下幾點原則:

1、小力量、快節奏、輕負荷(拒絕深蹲、卧推等大力量訓練);

2、內容選擇:動態核心(高抬腿、弓步走、跨步跳、立卧撐、短繩、拉橡皮筋、兩頭起、蛙跳、折返跑等);

3、密度大、次數多(選擇4~5個核心內容,練習4~5組,每組間歇時間:3分鐘);

4、練習時機:賽前、賽後一周內和身體狀況欠佳時儘可能不進行核心訓練。

九、掌握運動損傷預防、診斷與康復

只要參與運動訓練,就一定會有受傷的風險。所以,跑步前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傷病的預防工作。跟感冒前會出現流鼻涕、嗓子疼、打噴嚏一樣,除了急性拉傷以外,跑步時出現的任何傷病都不是突然間形成的,受傷前一定會有一些不祥的體感。例如:膝蓋疼之前,膝關節開始發漲、發緊、發力困難,脛骨骨膜炎疼之前,脛骨發麻、小腿疼等。所以,我們要提前做好運動損傷的診斷和防護,養成在沒有受傷之前,就要對容易受傷的部位(膝蓋、脛骨骨膜炎、足底筋膜炎、跟腱、髂脛束等部分)進行拉伸以及定期做按摩,一旦發現不祥感覺,果斷停止訓練。

十、掌握科學的運動飲食、營養與恢復

在專業隊,對馬拉松運動員日常的飲食沒有進行特別的要求,教練員就是強調「多吃,才能夠多練」,為了保證身體快速恢復,吃飯也是一項重要的訓練內容。所以,大運動課後,教練會盯著您把飯吃下去。但也有一些特殊情況,會控制一下飲食量。例如:受傷期間不能訓練的運動員(特別是女運動員),為了防止身體發胖,教練會適當控制一下飲食。

一般來講,馬拉松運動員的飲食種類以:牛肉、海鮮、豆製品、蜂蜜、蔬菜、水果以及碳水化合物等為主。除此之外,為了更好地恢復體能,還要加強一些營養補充(牛肉乾、蜂王漿、乾果(桂圓、大棗、葡萄乾、枸杞),以及每天都要進行物理康復。例如:訓練後第一時間泡冷水浴、晚上睡覺前進行全身按摩等。

本文為98跑原創,文章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跑步 的精彩文章:

跑步中腳底板老是痛怎麼辦?
跑步時間有講究:早10晚4最佳
跑步時如何調節呼吸?有技可言
睡前這樣趴10分鐘,等於跑步1小時!
五招讓你覺得跑步不再可怕 輕鬆享受運動樂趣

TAG:跑步 |

您可能感興趣

今天跑步訓練又中斷了 2018年馬拉松訓練跑步記錄
節後甩肉!8周跑步訓練計劃+初跑者應知30問
需要進行5公里的跑步練習?該如何入手跑步訓練呢?
別浪費跑步機!這4種訓練只有跑步機能練
這套10分鐘訓練,燃脂堪比跑步半小時
8個月從跑步小白到首馬破四的跑步日記——內含科學化跑步訓練工具詳細數據
「地獄式」虐腹訓練,這麼練比做1000個仰卧起坐管用!
跑步耐力 7 種訓練法
81步槍在解放軍某訓練基地現身!當年81刺刀極講究!老兵記得否?
跑步休一的那天,可以進行跑步膝預防訓練或康復訓練嗎?
這全身式訓練攻略,1周只需2次,不需要再苦惱練什麼!
用這件跑步長T開始你的2018年春季訓練!
狗狗每天進行魔鬼式訓練,拉著20斤鐵鏈跑10公里,累到站不起來!
姿勢跑法5小時訓練課程,帶你學會跑步
如何開始跑步?超詳細八周訓練計劃,速來收藏
跑步如何訓練耐力?這些方法你一定要知道!
跑馬拉松難突破?用這7個方法訓練就簡單多了!
怎樣制定訓練計劃?這裡有6條黃金定律
對職場說:「我可以!」——記藍睛靈2018職場能力建設訓練營第一階段
簡單4步,教你訓練狗狗,「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