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理財平台運營的兩難困境

理財平台運營的兩難困境

前幾天碰巧參加了螞蟻財富5.0的發布會,本來想藉此機會聊聊。

不過為了避免一些情緒化的判斷,覺得這個話題還是隔幾天聊會比較好。

但既然已經提到了螞蟻,索性就聊聊對於理財這塊新的思考,特別是理財平台運營過程中所面臨的兩難困境。

我相信,很多做過理財平台運營的人都有過類似的疑惑,可能有些人已經想明白了,但可能還有人沒有。

反正我就說說我自己對這個問題的思考。

先說明,不從流量角度講,因為真的沒有意義,只要客戶足夠小白,大流量平台賣什麼都成立,不算能耐。

所以,還是回到互聯網思考問題的源頭,即客戶要什麼,然後我們能不能給?再然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兩難困境?

好了,分析正式開始。

對於任何一個做理財的客戶來說,其核心訴求肯定就是資產的保值增值。

只要能達到這一終極目的,我相信,無論是服務的價格還是便捷與否,其實都是可以讓步的。但問題在於,這是一個終極問題,至少從短周期的角度講,一定是個不可解的問題。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這是金融的生態環境使然。

資本市場,本質是人與人之間的博弈,博弈的是各自對於信息的理解、認知與預判。

信息處理能力強的,或者資金力量大的一定是整個生態中的主導者,然後隨著能力與資金實力的下降,各個生態鏈逐級下降,大魚吃小魚。

而小白客群,作為整個市場中信息獲取與處理能力最差、且單體資金量最小的人群,其一定處於整個生態鏈的最底層。

而如果就連整個生態鏈的最底層都開始大面積賺錢的時候,這個遊戲一定玩不下去,這時一定是牛市的尾聲。

這個遊戲只有不斷更新、更傻的人進入這個市場的時候,才可能持續。

所以,短周期的背景下,如果以小白客群的集體盈利為目標,那最終的運營一定是徒勞的,且虧了錢的客戶搞不好還會來投訴。

當然,如果一定要讓小白投資者盈利,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只是必須放棄短期這個條件。

因為資本市場短期的屬性是博弈,反映的是資金面,讓小白投資者去賺其他人的錢一定不成立。

但市場長期的屬性是成長,反映的是經濟的基本面。作為一個長期經濟持續穩定在6%以上的經濟體,讓小白投資者分享長期經濟增長的成果,應該還是成立的。

所以,我一直說,定投是個好策略。很多專業投資者也都說過,定投是個好策略。

只要不是在市場的高點,然後持續地進行定投,只要放得時間夠長,挨到一波小牛市,基本沒有不賺錢的可能。

我們不能否認,這一定是個大概率能夠讓小白賺到錢的策略。

但這並不是個新東西,就不說基礎的定投策略,就連螞蟻推出的輕定投,慧定投其實也已經有一些年份了。

為什麼一定的賺錢策略卻始終沒有在客戶中間掀起太大的浪潮?

原因只有一個,反人性。

由於小白投資者缺乏對定投足夠的理解與認識,而不斷地小額虧損會耗盡他們本就不多的信心,所以絕大部分心急的投資者都等不到定投策略真正吃肉的那天。

因此,即便真的有理論上大概率能賺錢的方法,絕大部分人也堅持不下去。

所以,如果平台以希望讓客戶盈利為目標,就必然會面臨這個兩難困境:

要麼是策略沒辦法幫客戶賺到錢;要麼可能確實能賺錢,但客戶堅持不下去,吃力不討好。

所以,如果從這個角度去運營一個理財平台,一定是有問題的,因為它無法解決人性與資本市場博弈的本質。

一旦陷入這種終極問題的思考,不僅自己糾結,平台規模還做不大。

但事實從商業的角度來講,運營理財平台最大的目的其實並不是拯救眾生,而是想辦法把儘可能多的產品賣出去。

所以,或許只有順應人性,才可能給理財平台的運營找到一個可能的解。

如何理解順應人性?

我認為,原則只有一條,即降低投資者的決策成本。

降低申贖費率,是降低投資者的決策成本;

根據市場熱點,挑選出匹配的工具類產品,是降低投資者的決策成本;

生產系列的基金組合與策略,也是降低投資者的決策成本;

不同的手段,只不過能覆蓋和影響的目標客群不同,無所謂高級與否。

價格戰能夠影響的人群最廣,所以肯定是最有效的。

市場熱點順應的是絕大部分人的投資衝動,儘管手法老套,但我相信實際的轉化率數據應該也還不錯。

基金策略與組合,順應的是一部分對投資策略能理解,有信心,但無暇自己操作的人群,由於這部分核心人群的數量較小,所以,在這3個手段中,這部分能夠影響的人群一定是最小的。

無論是價格、推薦還是策略,本質都只是理財平台運營的手段,而不應畫地為牢,限定只做其中的某一塊內容。

我堅信,從降低客戶決策成本的角度出發,同樣也是在創造價值,而且這是一條真正有可能走通的路。

或許寫到這裡,有人會認為我很套路。

但商業就是這樣,商業的第一邏輯一定是生存與發展,而不是拯救眾生。

更何況客觀上你救不了所有人,且絕大部分情況下,眾生也並不稀罕你的拯救。

所以,與其把自己陷在道德的高台上進退兩難,不如先讓自己活下去,並想辦法發展壯大。

只有壯大了,你才能真正成為這個行業規則的制定者與倡導者。如果真有未盡的夢想,或許放到那時再做也不遲。

奇葩說裡面有句話說的特別好——

沒有霹靂手段,哪來菩薩心腸。

不要教育客戶,要順應客戶。

以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Kevin投資茶館 的精彩文章:

目的與手段:如何提升券業自主App的覆蓋率?

TAG:Kevin投資茶館 |

您可能感興趣

「整理」史上最全跨境電商平台運營問題匯總
「合規時代」來臨:銀行理財運營管理面臨三大挑戰
打破醫院運營管理困局的路徑是品牌與借勢
三大運營商下調境外漫遊資費
建信理財:中國金融史上第一家理財子公司開業運營!
營銷=內容+運營
自媒體平台短視頻營銷怎麼運營?
破解運營商的兩難選擇的新玩法
途鴿創始人張衡:為全球跨境人群服務,做好通信運營商平台
人人貸理財穩健運營 深受廣大用戶信賴
從「提速降費」給運營商帶來的困境,看運營商未來業務發展趨勢
警惕運營商服務里的「隱蔽扣費」
秋裝的運營思路,服裝商品管理這麼干!
本地運營及管理能力是中外企高管跨國經營中的主要挑戰
遊戲進入精細化運營期 阿里文娛智能營銷平台賦能營銷
興業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顧衛平:凈值化轉型需投研、風控、運營三大體系全面再造
五洲國際深陷債務危機 7項目暫停工程或運營
大數據分析下,關於自媒體平台運營過程中創作的艱難和抉擇
告別漫遊費,運營商打開了變革之門
電力運營雜談之一運營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