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喝茶時間越長,功力就越強?
文/小陳茶事
《1》
桃谷六仙是極愛抬杠的一群人。
金庸寫他們自從在娘胎里開始就在爭論,一人開腔,其它六人人立即跟上,爭議的內容從最初的A,一直跑題到F。
他們最經典的一次辨論,是在武當山下遇到沖虛道長的時候。
當時,沖虛道長與令狐沖比劍,輸給了獨孤九劍,但卻點到為止,在外來看來是勝負不分。
桃谷六仙疑惑令狐沖為何不乘勝追擊,令狐沖說,這位前輩劍法高明,再打下去我未必能贏。
桃實仙在六兄弟里年紀最小,他說,這老頭年紀比你大,再打下去他一定輸。
年紀最大的桃干仙不答應了,說,為什麼年紀最大的力氣便最小?難道一歲嬰兒的力氣最大嗎?
針對「年齡大的人力氣大,還是年紀小的人力氣大」,桃谷六仙又展開了新一輪的大辯論。
《2》
他們爭論的這個悖論,其實適用於許多地方。
比如,我們去看醫生,習慣性地就要去掛老醫生的號,因為感覺老醫生經驗豐富,技術更好。
比如,我們喝茶,總習慣聽取年紀大一點的茶客的意見,因為感覺他們見多識廣,喝過的茶更多。
有一年,村姑陳去武夷山參加鬥茶賽。
與我們同一桌的,有一位廈門的老阿姨,觀穿著應該是位退休幹部,她帶著兩個中年的女兒,小女兒是集美老師,三人胸前都掛著翡翠,比較中式的風格。
鬥茶賽的規則是每一衝茶,都要聞香,一輪有8-10碗岩茶,這一輪聞下來,再靈敏的鼻子都會抽筋的——這樣的鬥法,其實真的不準確,也就是鼓勵大家來參加,圖個樂子。
每一輪的茶,聞過香,喝過湯之後,照例要在本子上給這8-10款岩茶打分。
這個分數,是綜合本場參加的人員的意見之後,記錄在分數本上的。
然而,其它桌的意見,基本上是所有人共同合議的結果。
而我們這一桌,記分員會一直問這位老阿姨的意見,她覺得香,那就寫上「香」,她覺得湯水有點澀,那就寫上「澀」。
她認為值80分,那就記80分。
《3》
其實那一桌的參加人員,都是岩茶愛好者,每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和偏愛。
而記分員為什麼這麼重視這位老阿姨的意見?是因為她是岩茶專家嗎?NO。
然而,有好幾款茶,村姑陳認為她的評價是有待商榷的,比如一款水仙,明明極苦,但她卻認為澀。還有一款奇種,有些微的走氣,但她卻覺得香氣好。
同桌有人與她攀談起來,了解到她只是退休後才開始學著喝岩茶的。看她的年齡,估計有10來年的茶齡。
而岩茶是從2008年左右開始在福建興起,取代鐵觀音和紅茶,成為茶客專寵。
自2008年到鬥茶賽,也就8年的時間。
這樣長的時間,這麼老的年齡,難怪記分員會認為她是專業,每輪都以她的意見為尊。
喝茶本是平常事,以誰的意見為準其實並不重要。
村姑陳去參加的目的,是為了鍛煉自己的喝茶水平,以及見識更多的好茶。所以並不在意分數是怎麼打的,嚴謹性和公正性有多少。
但這種唯老是尊的行為,真的極不專業。
《4》
有句話叫老行尊,是說,在一個行業里做久了的人,都是這個行業的專家,都值得尊敬。
偏偏有許多人,如桃谷六仙一樣偷換概念,認為只要是老人,都是專家。
要做到一個行業里的專家,除了要鑽研深度,還要鑽研廣度。
比如,要做到武夷岩茶里的專家,就得熟悉岩茶的各個山頭,小山頭不必說了,大山場,那是肯定要喝過的。
另外,岩茶里的各大品種,水仙肉桂大紅袍,它們的新樹老樹,葉片不同,干茶茶青,條索不一,這些基礎常識一定要分得清。
還有,正岩的茶和外山的茶,都要喝過,對比著喝,才能喝懂兩者的差別,讀懂差距,分得清門道。
最後,各種奇種,名叢,閉著眼睛也要喝得出來,看到茶樹就能分清品種,這才是專家該具備的素質。
《5》
福州的一家老牌的茶葉連鎖店,賣紅茶的,老闆是歸國華僑的長公子,福州的第一批富二代。
這家店每年會舉辦一期紅茶品鑒會,這個品鑒會在業內極有知名度,它的比賽規則的核心,就是「盲喝」。
在一間窄小的審評室里,參賽選手按順序進入,面前擺著18杯紅茶,不同品種的紅茶,沒有標名字,你要能喝准16種,才算獲勝。
獎金是4999元現金。
剛開始的那幾年,這個紅茶品鑒會還請了張天福張老去站台助陣,規格極高。後來張老身體狀況不適合出現在公眾場合,才沒露面。
這比賽每年吸引了許多紅茶愛好者參加,各個年齡段的都有,從10歲到70歲不等。
然而每年比賽的結果,都是農大茶學系的在校學生拿走獎金,絲毫沒有懸念。
為什麼不是那些年紀大的,喝茶時間長的,經驗豐富的老茶客摘冠,而是20歲出頭的學生領了獎金呢?
《6》
原因很簡單,因為喝茶這件事,需要認真鑽研,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需要每天,每時都在研究才行。
光有理論不行,那是紙上談兵。
光有實踐也不行,那是味蕾懂而大腦盲,講不出個道道來。
喝茶喝得久的老茶客,可能一直在喝自己喜歡的茶,所以,他對他喜歡的那款茶,那個品種的茶,比如水仙,肉桂,極熟悉,老遠就能聞出味道來。
但是,對他不喜歡的茶,比如黃觀音、奇蘭、金牡丹,自然喝得少,懂得少,了解得少。
故而,年長的茶客,只能喝出3-4款紅茶的名字,而天天研究茶葉的茶學系學生,卻能喝出16種紅茶的名字。
術業有專攻,這個真的跟年齡太大關係。
《7》
喝茶這件事,與年齡無關,與興趣有關。
單讀資料,會讓人成為書蟲,真的上了茶桌,必定連水仙肉桂也分不清。
單喝茶,只能擁有一隻靈敏的舌頭,卻能讓味覺轉化為知識,儲存進大腦。
唯有多喝茶,多喝好茶,才能喝得懂各種價位的茶。
只有喝了茶,再去看資料,加強理論學習,才能講茶,講得出各種令人信服的道理。
願小陳茶事的茶友們,多喝茶,喝好茶,喝懂茶。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白茶的知識,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賬號:小陳茶事(ID:chentea999)


※梅雨季節來了,你家的白茶存儲有問題嗎?快看看
※白茶不好喝,白瓷蓋碗竟然是罪魁禍首?茶友已看呆!
※喝茶賞花,吟詩讀畫
※茶悟人生、人生如茶,如何選擇適宜自己的好茶?
※做得好不如嫁得好,娛樂圈最幸運的5位女人,奶茶妹妹排第一
TAG:茶 |
※有哪些食物和酒一樣,時間越長越好吃?網友:時間越長也越貴!
※中藥煎煮時間越長越好?真相到底是什麼?
※寶寶吃奶時間長,是不是因為母乳不夠?如何判斷?
※我們都很好,只是時間湊不巧!
※在一起時間越長,越不會變心的星座
※不是你不夠努力,也不是時間太少來不及
※接觸時間越長,對你越好的星座
※不要因愛人的沉默而鬱悶,因為時間會告訴你,越是平凡的陪伴,就越長久
※煲湯,您是選擇一小時還是一上午,時間越長越有營養嗎?
※睡多長時間才不是失眠?
※木耳千萬不要泡太長時間,不然最輕的就是拉肚子,趕緊注意!
※中藥煎煮時間越長越好嗎?
※距離不是難題,心的距離才是利器;時間不是苦藥,愛的時間才是真諦
※吃母乳時間越長,孩子的智商優勢就越明顯
※我們都很好,可惜時間不湊巧!
※因為怕胖就很長時間不吃主食,這樣對嗎?
※在愛情里,哪個星座在一起時間越長,就越不願離開
※不得不承認,時間改變了許多,可我還是我!
※咳嗽時間太長,怎麼調理效果都不好,需注意是不是慢性支氣管炎!
※專註力好壞就是看時間長短嗎?更重要的被我們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