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自能學習」助核心素養落地

「自能學習」助核心素養落地

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回答了「培養什麼樣的人」的問題。如何將核心素養從一套理論框架或育人目標體系,落實與推行到具體的教育活動中?我校8年來堅持的「自能學習」研究,為此提供了有益借鑒。

「自能學習」是指在教師的激發、引導下,以質疑為核心,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朝著學習動力不斷增強、學習方法不斷優化、學習能力不斷提升的方向發展的師生良性互動狀態。

要激發學生自能發展,重構課程設置極有必要。在具體實踐中,課程設置要遵循兩個基本原則:一是課程結構合理、內容選擇恰當,包括課程開設的先後順序合理、各課程之間銜接有序;二是內容精選終身必備的知識和技能,關注學習興趣和經驗。「自能課程」由必修和選修部分共同組成:「必修」著眼於認真落實國家課程,依《教學大綱》對教材進行優化和選取,同時學校會依照學科特點開設如語文閱讀課、數學思維課、體育素養課等特色課程等;「選修」著力於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結合學生能力、學校發展和社會需求開發相關課程,目前各學科組根據趣味性、實踐性、綜合性原則,每學期均開設70餘門校本課程供學生自主選修,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課堂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最主要場所,「自能課程」的構建也必然帶來學校課堂結構的變革。在課堂授課形式和教學策略方面,我校的具體舉措有:授課形式上以生為本,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實行了班組制分層跑班教學;教學策略上,倡導教學設計時從教師層面的「激發、引導、提升」和學生層面的「自主、質疑、習慣」6個關鍵詞入手,各學科著眼於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形成了共性和個性兼具的「6+X」教學範式。「自能課堂」的共性是:面向每一個孩子,注重課前預習,以學定教;注重質疑,激活思維;注重知識遷移,多元延伸,力求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適合自身需求的最佳發展。個性即依學科特點、教學目標對教學策略進行細化。各學科共探索了18個教學策略。

「自能學習」強調始終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活化活用知識,以形成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學校在「必修」和「選修」課程中都非常注重教學與生活實踐的關聯,在遵循活動實踐性和目標發展性兩大原則的基礎上開展、創設了一系列相關活動。在「必修」課程中,學校積極開發了豐富多元的智慧型拓展作業,如「圖說時政」、「好家規、好家訓」徵集評選、「發酵食品DIY」、「彩繪溝井蓋」等活動;在「選修」課程中,拓展實踐類選修課程的引入也是對課堂的有效延伸,課程涵蓋志願服務、學科拓展、社會實踐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包括「N+1志願活動」、「校園小農夫」義賣活動、寒暑假「六個一」社會實踐活動、重陽節「關愛久久、敬老愛老」活動等課程。這些活動,讓學生充分領略了知識的魅力,懂得運用所學認識社會、探究發現,從而理解生活,去創造生活的美好,同時實現實踐創新能力的提升。

(作者蘇建祥 系湖南師大附中博才實驗中學校長)

《中國教育報》2017年06月21日第7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規模小不能沒內涵
校長支教 變「輸血」為「造血」
周末,我們的孩子這麼度過
「給一分有理,扣一分有據」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學科核心素養落地的依託
核心肌力生物反饋學習班
核心能力與核心剛性
如何有效地訓練核心力量?
核心素養背景下語文課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核心力量訓練和核心練習的區別
基於核心素養,推進學校變革
如何研究地球的核心?科學家們自有辦法「連接」地心
培養造物精神,才是技能型校園堅守的核心
核心力量訓練對非特異性腰痛患者神經肌肉功能的康復效果
不能迷失自己文化的核心
發展存儲 核心技術必須靠自己攻堅克難
深度學習:指向核心素養的教學變革
深化認識,致力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一切運動的地基——核心力量
種植活動建構幼兒數學核心經驗
找「好話題」,落實核心素養
圍著「核心」生活
自走棋手游元素六法核心技巧講解 法師陣容終極形態
核心力量訓練在腦卒中康復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