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如何讓學習再高效一點?竟然不是讀書,那是?

如何讓學習再高效一點?竟然不是讀書,那是?

如何讓學習再高效一點?竟然不是讀書,那是?

移動智能時代的到來,讓很多人在盡享科技便利的同時也變得憂心忡忡:什麼都不再需要記憶的我會不會變得越來越笨?讓網路代替我的大腦儲存功能是個明智之舉嗎?我如何才能恢復到高中時的「知識巔峰時代」……

在結束學生身份之後如何學習,是當下很多人關注的重點。要快速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學以致用,其實也並不是那麼困難,抓住個中訣竅便可。

知識的「價格」

作家林欣浩擅長將高深的知識化作通俗而又不乏嚴謹的講述,曾先後出版過《哲學家都幹了些什麼》《佛祖都說了些什麼》《哇,歷史可以這樣學》等多部作品。在回答關於如何高效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這個問題時,他對《中國科學報》記者提出了一個顛覆認知的觀點:學習本身是沒有意義的。

「把學習神聖化的概念本身就是錯的,學習這個行為本身並不神聖,而且是沒有意義的。舉個極端的例子,假如有一個人天天讀書,把全世界的圖書館都背下來了,然後『嘎嘣』一下死了。他沒用自己的知識解決任何問題,這樣的人生有意義嗎?」

知識只是一個滿足人類需求、解決各種問題的工具。「現在很多人學習是為了解決焦慮,自欺欺人。知識只是解決問題的工具。能不能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林欣浩分析說,以經濟學家分析問題的觀點來看,知識也是有價格的,而這個價格取決於要解決的問題、投入的時間和注意力等成本。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時刻注意控制成本、控制學習時間。如果不這樣做,經常發生的情況是,在學習一門新知識時,將學習目標定得過高。」

以想要學習哲學為例,從黑格爾和薩特開始看,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無法進行的。而大部分普通的「學習哲學」往往只是對於哲學的好奇心,這樣的好奇心「價值」往往並不需要去通讀哲學經典,而是通讀維基百科就可以解決。

「知識和世上的一切東西一樣,都是有價的。在開始學習之前,要先為自己這次的學習估價。」

儲存知識而不是記憶知識

不管是否願意承認,大部分人的記憶力都是極為有限的,而「記不住東西」「記憶力交給了互聯網」也是現在很多人覺得自己「變笨了」的重要原因。但換個角度來看,這或許也是件好事。

「讀書考試是閉卷,但真實生活里是開卷的。領導交待解決問題不會在意你是用了自己腦子裡記住的知識,還是從網上查到的,我們可以把大量的資料存在手機、存在雲端,這些知識是用不著記憶的。真正需要提高的是學習效率,具體知識是能少記就少記,只記憶最核心的、不得不記的知識。」

而這個不得不記的知識,便是整個知識體系的邏輯骨架。林欣浩強調說:「這個體系是最關鍵的、是需要背的,這就是過去常說的提綱挈領。」

那麼這個骨架如何建立呢?林欣浩建議說,以學科分類為基礎,稍作修改,變成自己的體系。學科分類表大多可以直接查到,但也只是一個參考,真正開始儲存知識的時候,還是要根據你的需求,以你需要解決的問題為核心。

比如,林欣浩以「如何解決我的焦慮」這個問題做了說明。

「首先猜一下這個屬於哪個學科範疇,估計是心理學。首先第一步,先看維基,維基在每個學科的條目里,都有一個類似於導論的文章。講一講這個學科是怎麼回事。先看這個,十分鐘搞定。然後,如果還不明白,就看科普入門書。」

「看完這些東西之後,你大概會知道這個學科下面有幾個小分類。你也大概能猜出來你自己要解決的問題是屬於哪個分類的,估計屬於『情緒心理學』,因為焦慮是情緒的一種。」

接下來的問題便是,建立一個關於情緒心理學的知識庫,但這個概念好像還是太大了,那就繼續重複上面的步驟,去了解情緒心理學的核心框架,反覆以往,直到解決問題。

「看書過程中發現能夠解決問題的知識,要寫筆記放進庫里。但寫筆記記得一定要以你想要解決的那個問題為核心,時刻考量值得付出多少時間成本。」

在不斷充實知識骨架的過程中,往往會有新的靈感和想法產生,比如意識到自己的焦慮來自荒廢時間、碌碌無為,那麼就要衍生出一個關於時間管理上的新知識庫。「知識骨架是動態生長的,但一定是要為解決你的具體問題服務的。絕對不能忘掉你的問題,而只是去滿足於積累知識,就浪費時間了。」

讀書不一定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在採訪中,林欣浩提出的第二個讓記者『大跌眼鏡』的觀點是:書已經過時了,閱讀書籍不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知識是網狀的,相互交織;但讀書是線性的,而且是非個人化的。作者為了追求更大銷量,勢必要滿足更多人的需求,這也是為什麼最近暢銷書都是『油滑』的。」

在林欣浩看來,維基百科的網狀知識結構,以及知乎、分答等個人化定製知識,這是更好的形式的知識。而這兩種形式的知識都呈現出明顯的碎片化。

「傳統作家寫書,首先到處學習知識碎片,然後組成自己的知識網路。再把這個知識網路強行扭曲成一個直線,寫成線性的圖書。讀者閱讀的時候再去篩選這本書里的知識點,選出其中少量我們覺得有興趣的,摘取到自己的知識網路中來。這其實是一個很浪費精力的模式。除非作家的知識結構和你的剛好契合,而且思路非常精彩,才會有醍醐灌頂的效果。只有這種情況,這個書才是非常值得讀的。否則讀書,就是一個很低效的行為。現在,有了碎片化的知識,我們可以直接從各種碎片化的知識中摘取有用的知識點,放到我們自己的知識網路中來,這樣效率就更高了。」

但碎片式學習知識的一個高風險在於其可靠性,因此林欣浩建議說,一定要寫出處,考證並加以篩選。此外,切記要抓住自己的個性化知識結構,如果離開了這個骨架,就無法變成自己的知識。

總結來看,理想的學習過程應該是如下過程:「首先確定需求,確定需要多大的代價,把學習的成本控制住。然後開始積累知識,做三件事:第一,建立一個以現有的學科分類為基礎的骨架;第二,在骨架上填補知識;第三,寫讀書筆記。讀書筆記其實就是解決問題的方案。三件事同時進行,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件事,前面兩個都是為第三件事服務的。筆記完成,解決問題,學習結束。骨架和知識變成自己的儲備,以後可能還會用得著。」

文/ 張晶晶 (科學周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科園 的精彩文章:

南京某大學女生在泳池水深1.3米處溺亡,很多人不知道「淺水暈厥」!
真菌如何把甲蟲變成「殺手殭屍」?
NASA人形機器人展示行走技巧:將用於火星探索

TAG:博科園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你的孩子學習很刻苦,但就是沒效果?全在這了!
對不起,這三點都做不到,怎麼好意思說自己在學習?
說了幾十遍,孩子還是不愛學習?也許可以試試這樣做!
流蘇也是可以用鉤針鉤的 暖粉們是不是很想知道怎麼做的,那就一起來學習吧!
長的丑不是你的錯,但你不去學習怎麼樣變美就是你的錯?
說了好好學習,孩子怎麼就是不聽?
一直想學習一門樂器,卻不知如何開始,怎麼破?
孩子成績不好,不是學習的問題,而是……
孩子不聽話、學習不好,很可能是你這一點沒做好
孩子凌晨一點還在學習?別感動,這可能是病……
孩子學習效率不高?與這些習慣有關!看看如何應對吧!
你怎麼知道你的學習是否有效果?
為什麼你戒不掉煙,那是你沒有客服這幾點問題,快來學習一下吧!
如果你這樣學習,成績還提高不了,我負責
一塊香皂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你竟然花那麼多的冤枉錢,這些技能趕緊學習來
為什麼說,你的學習是無效的!
如果你覺得生活都是苦難,那就看看長頸鹿吧……我不得不向它學習!
為什麼很聰明的人,學習卻不好?終於為不及格找到原因了
孩子學習成績下降,原因都在這,很多父母為什麼不知道呢?
你的孩子明明不笨,而且很努力,為何學習成績總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