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學健身讓我們運動更安全

科學健身讓我們運動更安全

如今,健身已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但同時,由於各種原因造成的運動損傷也日益增多。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骨九科副主任醫師武曄說,八成運動損傷是運動量突然增加、動作不當造成的。那麼,應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如何避免運動傷害呢?

運動損傷人群不斷增加

「一萬步、兩萬步……」,最近,鍛煉不多的張剛也在朋友圈裡拼起了步數。每天,他都要走萬步以上,可沒想到,一個多月時間,就患上了膝關節滑膜炎。醫生表示,這是由於走路太多造成的,屬於過度運動。

不久前,愛好打籃球的陳晨也遭遇了運動損傷。平時他每周打一次籃球。這陣子單位組織籃球比賽,需要加強訓練,陳晨由每周的一次籃球運動增加到4次,訓練時間也由一次一小時延長至兩小時。可是剛訓練完一周,他右膝開始疼痛,被診斷為半月板損傷。

近段時間,微博、微信上,平板支撐這項運動火起來。無需任何器械、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完成的健身運動受到辦公室一族的青睞。

35歲的李紅平時工作忙、家務多,幾乎沒有時間運動。不久前,她看到朋友圈裡很多同事曬平板支撐的時間。於是,利用午休時間,她在辦公室里練起了平板支撐。開始兩天,腰有些酸疼,她以為自己剛開始練,需要一個過程。沒想到10多天後,腰疼得連起床都困難,到醫院檢查被診斷為腰肌損傷。

武曄說,隨著健身人群的增多,導致運動損傷的人群也在不斷增加。從前來就診的患者看,運動損傷者以25到40歲年齡為主,多為肌肉拉傷、膝關節、肩關節損傷等。

運動量突然增加、動作不當易受傷

「運動時間過長、忽視脆弱部位、運動前不熱身、運動裝備不對等易引起運動損傷。」武曄說,現在,八成運動損傷者是因為運動量突然增加、動作不當造成。如果運動持續時間太長或是運動太過頻繁,疲勞的肌肉缺乏休息或來不及休息,會出現肌肉酸痛等情況。

「運動中,肌肉、關節、韌帶等軟組織的損傷較為多見。」武曄介紹,增強股四頭肌的力量可以防止膝關節損傷;防止肩關節損傷應加強三角肌、肩胛肌、胸大肌和肱二頭肌的鍛煉。有意識加強易傷部位的鍛煉對預防損傷也有很大作用。

另外,重複同樣動作的次數太多,負荷過於集中,會造成機體局部負擔過重而引起運動損傷。如膝關節半蹲起跳動作過多,易引起骨損傷;過多地練習鴨步可引起膝內韌帶及半月板損傷。因此,在健身訓練中應盡量避免單調的鍛煉方法,防止局部負擔過重。

科學健身量力而行

「健身要掌握科學的方法量力而行。」武曄說,市民應根據自己身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健身項目。年齡稍長的人群,盡量不要選擇劇烈運動,可以游泳、快走、慢跑為主。對於剛開始運動的人來說,切忌貪多強撐,要循序漸進。每次運動前,要做足熱身活動。像打羽毛球、乒乓球和游泳前的熱身,可重點做肩關節、手關節的環繞、拉伸等動作,或者是帶一個護肩、護肘和護膝,也能減少運動帶來損傷。打球時要放鬆,合理使用技術。如果在運動中出現肌肉拉傷或身體不適,應立刻停止,適當休息,減少活動量。

「跑步、健走時,速度、時間、姿勢等方面都需注意。」武曄介紹,要腰背挺直、手肘微彎、膝蓋伸直,腳後跟先著地,盡量做到腳步輕盈,不拖地。打籃球、踢足球等身體直接接觸的運動最傷人,運動時,腳踝、膝關節、腕關節可佩戴護具,儘管避免或減少衝撞。

「平板支撐是一種很好的運動,既能增強身體力量,還能幫助塑造優美的身體線條。」武曄建議,平板支撐的腰背是要用力的,盡量使頸椎、胸椎和腰椎保持一條直線。如果腰背不用力,被架空的姿勢更容易給腰背帶來壓力,長久容易「積勞成疾」。一般首次堅持10至30秒即可,慢慢再增加。如果到健身房做力量鍛煉時,一定要在健身教練的指導下進行。

幾種運動損傷的處理方法

擦傷:如擦傷部位較淺,只需塗碘伏等消毒水即可;如擦傷創面較臟或有滲血時,應用生理鹽水清洗創面後再塗上碘伏。

扭傷:腰部扭傷,可讓患者仰卧在墊得較厚的木床上,腰下墊一個枕頭,先冷敷,後熱敷。踝關節、膝關節、腕關節扭傷,要將扭傷部位墊高,先冷敷兩三天後再熱敷。如扭傷部位腫脹疼痛、皮膚青紫,可用毛巾蘸上加熱後的白醋敷於傷處,每天2至3次,每次10分鐘。

肌肉拉傷:早期可採用冰袋或冷水冷敷,使血管收縮,減少局部充血、水腫。切忌立即搓揉及熱敷,24小時後,可用鹽水熱敷、按摩、外貼活血膏等。

脫臼:一旦發生脫臼,應保持安靜、不要活動,不可揉搓脫臼部位。如脫臼部位在肩部,可把傷者肘部彎成直角,再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部托起,掛在頸上。如脫臼部位在髖部,則應立即讓傷者躺在擔架上送往醫院治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滄州日報城市導刊 的精彩文章:

劉嵐的創業「捨得」論
華北史上「最」強動物園震撼來襲!遊覽全攻略:看看新動物園裡的六宗「最」

TAG:滄州日報城市導刊 |

您可能感興趣

科學健身的運動處方
全民健身,科學運動,預防損傷
健康需要運動,運動需要科學,那我們應該怎麼運動才健康呢?
健脾強身 運動幫忙
什麼運動才是「科學」的運動
堅持運動健身的女孩,不但身材美人更美
運動是身心健康的良藥
讓全球妹子都瘋狂的健身運動
學會這4組椅子瘦身運動,讓家裡也能變身你的專屬健身房
下腰酸痛怎麼辦 學會這些運動才能更健康
最完美的健身運動——健康的護「心」符
運動與健身之淺談有氧運動與健身的關係
體育運動與健身運動有什麼不同呢?
下身胖怎麼減肥 科學運動很重要
健身黑科技,不運動一樣能減肥
只需一片藥丸,不用運動也能健身,科學家試圖開發模擬運動的藥物
黛安娜王妃也是愛運動的女孩,保持身材秘訣原來靠這項運動
科學健康的運動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運動損傷!
運動是健康的保護傘!
遠離運動猝死,讓運動健身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