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夏至到,最熱的時候來了!消暑養生兩不誤,就得這麼做!

夏至到,最熱的時候來了!消暑養生兩不誤,就得這麼做!

 2017年6月21日,農曆五月廿七 星期三,12:24:06,夏至如約而至!

  夏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夜晚時間最短。

  對於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來說,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夏至之後,我國大部分地區將進入盛夏,這是一年中最難熬的暑熱關。

  夏至習俗

  夏至的習俗有祭神祀祖,消暑避夏,食夏至餅,吃夏至面等,用來祈求生活順心、平安幸福。

  祭神祀祖

  夏至時值麥收,自古就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如今,有的地方在夏至前後還會舉辦隆重的「過夏麥」,系古代「夏祭」活動的遺存。

  食「麥粽」與「夏至餅」

  江南食俗。《吳江縣誌》載:「夏至日,作麥粽,祭先畢,則以相餉。」不僅食「麥粽」,而且將「麥粽」作為禮物,互相饋贈。農家還擀麵為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等,祭祖後食用,或分贈親友,俗謂「夏至餅」。

  夏至面

  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以及「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之說。南方的麵條品種多,如陽春麵、干湯麵、肉絲麵、三鮮面、過橋面、麻油涼拌面等,而北方則是打滷麵和炸醬麵。「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嘗新的意思。」

  廣東:涼食避暑

  人們喜好在夏天滋補涼食避暑,因此,居民在夏季普遍煲清補涼湯、涼茶、酸梅湯等比較傳統而且十分清甜的食物。而且夏天食物多調醋,少鹽、少姜、少蒜、味清淡,以粉面、瘦肉、青菜、瓜類等為主。

  江蘇常州、無錫:吃餛飩

  夏至這天,無錫人早晨吃麥粥,中午吃餛飩,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諺語說:「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吃過餛飩,為孩童稱體重,希望孩童體重增加更健康。

夏至養生

  在中醫養生理論中,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這一時節的養生保健,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陰陽協調。

  古人認為,人體之腎納象為水,水宜上升;而心納火象,火應下降,此乃水火既濟。「既濟」出自《易經》,既濟卦上坎下離,坎為水,離為火,既濟則是水火相交為用。心火下行以溫養腎水,腎水上行以滋心火,心腎相交,則身體健康。

  《素問·生氣通天論》中則記載:「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陰與陽既對立又統一,陰陽之間取得相對的動態平衡,稱為「陰平陽秘」。腎和心一陰一陽,相互配合相互平衡。

  腎無心之火則水寒,心無腎之水則火熾,心火過旺則傷腎水,腎水過旺則傷心火,心腎不交則心煩、失眠、心悸、腰酸、遺精、手腳寒涼、怕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癥狀都會出現。

夏至飲食,宜苦酸咸

  夏時心火當令,心火過旺則克肺金(五行的觀點),故《金匱要略》有「夏不食辛」的說法。

  根據五臟、五味的相互關係,味苦之物能助心氣而制肺氣。夏季又是多汗的季節,中醫認為此時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同時多食鹹味以補心,因咸入腎,補養腎水,腎水上行以斂心火,不致心火過旺。

  從陰陽學角度看,夏月伏陰在內,心旺腎衰,外熱內寒,故冷食不宜多吃,少則尤可,貪多定會寒傷脾胃,日久形成脾腎陽虛,這也是現在形成大量陽虛根本原因,陽虛令人吐瀉。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雖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鎮食用。

  夏季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

  很多疾病產生和後天脾胃飲食不節有關,不合理飲食,再加上運動少,生活節奏快,情志調節不良,致使疾病產生,比如西醫所說的「四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高尿酸,大部分都是吃出來的。

  此外建議大家吃一些生薑。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早上三片姜,賽過喝參湯」,都是對生薑功效的經典比喻。

  夏季暑熱,多數人食欲不振,而生薑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還可以幫助防暑。還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的說法,適量食生薑對男子性功能的保護和提升很有好處。

  夏至消暑推薦食譜

  生薑薏米飲:補腎降心火,健脾解暑

  炒麥芽20克,生薑20克,薏米30克,山藥20克,菊花5克,枸杞15克,綠豆30克,紅糖適量,煮水飲用。

  山楂湯:消食健胃,活血化淤

  山楂15克,酸梅50克,生薑20克,炒麥芽20克,加水煮軟後放入白菊花5克,燒開後撈出菊花,再放入適量紅糖,晾涼飲用。

  荷葉茯苓粥:清熱解暑,寧心安神

  荷葉1張(鮮、干均可),茯苓30克,酸棗仁15克,柏子仁15克,生薑20克,粳米或小米30克,紅糖適量。先將荷葉煎湯去渣,把茯苓、洗凈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葯湯中,同煮為粥,出鍋前加入白糖。

  夏應養長,亦要靜心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載:「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意思是說,在夏天要使人的精神像自然界的萬物一樣鬱鬱蔥蔥,蓬勃向上,心情愉悅,切忌發怒,使機體的氣機宣暢,這是適應夏季的養生之道。只有神氣充足,人體的機能才旺盛而協調。

  夏日炎炎,往往容易讓人心煩意躁,心緒不寧。 「靜則神藏,躁則神亡」,養神之道貴在「靜」,精神情志活動保持淡泊寧靜,摒除雜念,內無所蓄,外無所逐。

  張仲景在《金匱要略方論》中講道 「千般難,不越三條」,即六淫、七情、飲食勞傷。心火過旺,就會煎熬腎水。

  起居有時,養陰護陽

  夏季日長夜短,起居調養,宜晚睡早起,以順應自然界的陽盛陰衰。適量午睡,能養陰護陽,使大腦和全身得到放鬆,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體力。

  夏日炎熱,腠理開泄,易受風寒濕邪侵襲,睡眠時不宜扇類送風,有空調的房間,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運動宜「輕」,環境宜「清」

  夏季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清新的地方。

  適量運動有助於調暢氣血、養護陽氣。最好選擇一些「輕運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等,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若運動過激,可導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傷陰氣,也宜損陽氣。運動少的人,經常能擴擴胸、甩手踢腿也有益。

  在運動鍛煉過程中,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否則會引起寒濕痹證、黃汗等多種疾病。

  按壓穴位 心腎相交

  勞宮配湧泉:勞宮穴在手心位置,屬手厥陰心包經,重刺激以瀉心火。湧泉穴位於足心,屬足少陰腎經,擦熱可滋陰降火。兩穴相配,使心腎相交。

  神門配復溜:神門穴位於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屬手少陰心經,按壓可瀉心火,用於心火過旺引起的心煩、失眠、心悸等。

  復溜穴位於小腿內側,太溪(足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屬足少陰腎經,按壓可補腎水,用於腎氣不足引起的耳鳴、腰膝酸軟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消暑開胃!夏天裡的這幾碗粥,讓孩子愛吃到停不下來!
消暑聖品,有了它們,夏天還感覺熱么?那是不可能的!
夏季消暑必備,真的是太強悍了,有了它們,再也不怕暑熱了
立秋天更熱,這菜餐桌上少不了,清熱消暑又養人,好吃又好做
三伏天就得喝這個,清熱消暑,健脾和胃,還加了一寶,功效更顯著
這幾種水果消暑抗衰老,最後一種還能防晒,不要錯過了!
夏天不吃這瓜可惜了,清熱又消暑,幾塊錢煮一鍋,賽過吃人蔘
夏天多吃它,能清熱消暑降血糖,可惜很多人不知這麼做,太開胃啦!
夏天最該吃的菜就是它,健脾消暑,兩塊錢一斤,要多吃!
夏至養生吃什麼好,這幾種蔬菜不要錯過,祛風利濕,清熱消暑
天熱受不了,一碗消暑湯少不了
天熱了,這水果消暑解渴,能做菜又可生吃,補脾胃,助消化!
我家最常吃的夏季消暑下飯菜,看一眼以為是土豆,可這還真不是!
夏天「鳳梨」這樣做,清熱消暑,比直接吃還好吃,一上桌就瘋搶!
夏天炎熱,黃瓜這樣做著吃,不僅有助於減肥,還是消暑的好幫手
夏天多吃這菜,蒸一蒸就上桌,鮮美誘人,好吃又好做,清熱消暑
三伏天這菜最好,花錢不多吃起來消暑又爽口,沒胃口要常吃
夏天最該吃的菜,才1塊錢一斤,這麼做上桌就被搶光,美味又消暑
天熱怎麼能少得了這一口!比雞絲涼麵更過癮,消暑開胃,越吃越瘦
幾毛就能買到的這道菜,不僅消暑祛毒清肺熱還安眠抗癌,現在知道還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