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菜鳥和順豐撕逼背後:王衛的小動作與電商夢

菜鳥和順豐撕逼背後:王衛的小動作與電商夢

數天前,筆者在《擺脫阿里,對陣阿里,為什麼說順豐的「單飛」之路註定坎坷?》這篇文章里,預測順豐與美國物流巨頭UPS合作之後,極力想擺脫對電商平台的依賴,選擇「單飛」以及包括自營電商在內的新的業務增長點。

一語成箴,今天菜鳥網路發布聲明表示順豐單方面關閉了物流信息的數據介面,這意味著阿里巴巴菜鳥網路無法向天貓和淘寶等平台提供順豐的物流數據,店主也無法上傳和跟蹤自己的快件,聲明發出數小時,已經成為新浪微博熱搜關鍵詞,足見社會對於這件事情的關注。

從《菜鳥關於順豐暫停物流數據介面的聲明》裡面,主要說明了四點內容,其實也透露出來了一些比較有趣的信息:

首先菜鳥表示自己並沒有與其他物流公司競爭的意圖,所以菜鳥網路沒有一輛快遞車,也沒有一個快遞員,並且,菜鳥表示儘管順豐也在電商領域做嘗試,但依舊支持和歡迎跟順豐的合作,總體表達了自己的開放心態。

爭議焦點:順豐和菜鳥各執一詞,但真相只有一個

菜鳥網路表示,順豐關閉物流信息,是因為平台做數據的交叉數據驗證,需要順豐配合,但是順豐及豐巢出於各種原因不予配合,根據新浪科技採訪順豐的回應,斷開物流信息介面原因是:菜鳥在6月1日下線豐巢介面信息。菜鳥之所以封殺順豐,背後原因是阿里方面希望順豐放棄使用騰訊雲改用阿里雲。

雖然各執一詞,但是相互印證的是在數據交換上發生了分歧。菜鳥網路表示:此事發生前,為保護消費者隱私、電話信息安全,菜鳥根據安全團隊的建議正在對全網物流數據進行信息安全升級。我們將加強對海淘、快遞櫃等物流數據的多重交叉驗證,但順豐及豐巢等出於各種原因並不配合。

那麼,菜鳥要做的多重交叉驗證是什麼?為什麼突然要對數據進行大規模的安全升級?這個要從這兩天朋友圈爆紅的一段視頻說起: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近日一段揭露順豐以及「四通一達」快遞代收點偽造物流信息的視頻躥紅網路。原來,很多用戶海淘來的比如阿迪、耐克等名牌運動鞋,其實都是國內的山寨產品。只不過,通過一些快遞代收點公開提供「異地上線」服務之後,再加上專門建設的虛假海外物流查詢網站,幫助國內廠商虛構海外發貨信息,使原本的假貨搖身一變成為海外代購的正品。

比如說,在某些快遞點,只要交35塊錢的物流費用,莆田產仿冒的名牌鞋,就搖身一變成為「海淘正品」,所有的物流信息都是真的,這無疑是讓消費者無法分辨的,也是違背商業道德的行為,從數據交叉驗證的技術角度出發,菜鳥應該是通過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方式,對於源頭數據進行更加縝密的驗證,補缺在這方面的安全漏洞,這並非針對順豐一家。

至於順豐向媒體表示的,因為阿里要求順豐放棄騰訊雲使用阿里雲,筆者認為,出於業務考慮,這是順豐的自由,從市場角度考慮,阿里雲的市場人員用的也是正常的市場談判技巧,況且阿里雲業務和菜鳥網路是獨立分開的,連辦公場地都不在一起。阿里本身的電商業務,有無數消費者都在使用順豐物流的服務,菜鳥封殺順豐的這個理由有些牽強。

歸集原因,還是因為與阿里的合作,總有一些「不爽」,雖然順豐已經是一家上市公司,出於合作關係,或者是業務需求,順豐無法真正意義上完全「單飛」,類似斷開信息介面這樣的小動作,或者是不參加阿里組織的相關活動以表明自己的地位和立場,的確在格局上,有些小家子氣了。

夢想與現實:如果順豐真的單飛了會怎樣?

筆者在上篇文章中曾經說過,目前剝離了自營電商之後的順豐,估值雖然下降,但是依舊能看的過去,但是並不意味著順豐不去嘗試新的突破點,而電商依舊是其必然做的業務。現在順豐官網和微信公眾號,電商的推廣力度依舊很大,充分說明了順豐的野心。

除了國內業務,順豐近期與UPS進行合作,旨在跨境業務,當然還是以快遞為主業的聯合品牌,這是順豐所擅長的,不過,如果順勢分析下去,依舊還是王衛的夢想:從消費領域切入,進入到一個藍海,如果順勢而為的話,筆者判斷極有可能是跨境電商業務。

為什麼是跨境電商?從目前順豐自營電商來看,順豐主要做的是順豐優選,而很大一部分是生鮮產品,生鮮電商一直是國內電商領域的熱門,但是很難做好,因為很少有電商公司具有完善的冷鏈配送產業支撐,而這恰恰是順豐所擅長的:順豐具有全國各地的倉儲布局和空運服務,在產業布局上,是具備這個實力的。

並且,生鮮業務與其他電商極少會有衝突,成功的幾率較大,因為這是順豐在擅長領域所做的業務,所以與UPS合作以後,跨境電商依託UPS的全球物流資源,順豐做國內嫁接,面對中國龐大的市場,跨境電商的「單飛」比生鮮市場更有誘惑力。

中國的人口結構和城鎮化進程,決定了目前國內快速發展之後,老百姓的消費升級時代,對於進口跨境商品的需求,這個市場很大,艾媒諮詢發布的《2016-2017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進出口跨境電商(含零售及B2B)整體交易規模達到6.3萬億。至2018年,中國進出口跨境電商整體交易規模預計將達到8.8萬億。

這也是為什麼順豐鐵了心乾電商的原因,因為快遞業屬於電商行業的末端,勞動密集型產業,利潤與電商業務無法相比,即使虧8.6億,但順豐依舊會在電商上發力。

三年前,順豐啟動了順豐嘿客業務,業務初始,筆者在《順豐嘿客:看上去很美的O2O烏托邦》中就預測了項目的前景不會光明,現在來看預測基本正確,在當時,順豐的先發優勢很大,但依舊沒有成功,順豐嘿客其實也是順豐想做本地化電商的一個嘗試。

當下,順豐似乎還會在電商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尤其是跨境電商,筆者依舊需要給順豐一些忠言和建議:

1.順豐的本身屬性是物流業,不具備電商基因。

2.順豐的流量基本屬於「用完即走」的流量,若不購買流量的前提下,自有流量轉化率冷暖自知。

3.跨境電商本身,已經是眾多巨頭的遊戲,順豐現在物流規模很大,也具有完善的物流鏈,但從跨境電商本身來看,去中間化和大宗直采成為一個方向,順豐能夠解決物流問題,但並不能解決貿易問題,這是一個傳統領域,需要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線上+線下的產業鏈布局才能完成。

4.新零售和零售業的變革,電商巨頭公司談的都很多,我們也看到阿里、京東等都在往線下走,很多實體公司也在大力布局線下連鎖產業,所以當初「順豐嘿客」的方向沒錯,只不過商業模式和定位上出現了偏差。並且最關鍵的,線下的產業布局並不等於僅有物流基地就是萬事大吉的,這必然的是相關產業協同,自上而下而非自下而上。

5.順豐如果電商能成功,必然是做平台,但從目前順豐與菜鳥之間的各種「小動作」,順豐尚未能體現一個電商平台的應有格局。

所以,筆者認為,順豐想做電商,還有很多門檻要邁過。既然順豐還有這麼多要緊的事情需要去辦,且在斷開菜鳥網路物流信息這件事情上,順豐還是索性大氣一些,別拿數億電商消費者做「人質」,這或許是順豐重新邁向未來夢想的第一步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無人駕駛和汽車共享出行必然會聯繫在一起?
歡樂頌的童年
凱文·凱利:人工智慧可能威脅人類,但可能性僅比零稍大一點
跨境支付成新戰場,微信、支付寶與銀聯再現「三國殺」

TAG:虎嗅 |

您可能感興趣

遊戲和電商,網易與丁磊的「雙面出擊」
進芯電子選擇與世強元件電商合作 創新的技術服務和優質的客戶資源是主因
出口電商賣家如何找到下一個「李佳琦」?揭秘網紅營銷背後的商業邏輯
小遊戲爆火和電商遇冷,小程序的春節又「過」得如何?
某電商平台壟斷和不正當競爭?中國家電巨頭憤怒控訴
從傳統外貿、國內電商到跨境電商,這場品牌化革命你打算怎麼戰?
最早的科幻網遊影響了後來的電商和法學界
精細化運營,跨境電商賣家如何支付、選品、引流、推廣營銷?
《電商法》實施後,代購、微商們紛紛賣起了「土特產」
國內電商和跨境電商區別?跨境電商到底是「餡餅」還是「陷阱」?
聖誕節成為全球品牌的前因後果,跨境電商或是幕後推手
精品電商割據戰再添「京造」強敵,跨境電商可否順勢質銷全球?
互聯網電商趨勢?透過亞馬遜看傳統電商未來的路
跨境電商乾貨:速賣通女裝行業的5大新玩法
想要顛覆亞馬遜,從去中心化的電商平台開始
出口電商品牌化進程:中國元素如何更好的「國際范」
東南亞電商之戰:非區域性電商崛起
外貿電商如何選擇物流?國際空運和國際快遞的區別是什麼?
特朗普「借白宮」推廣自己的電商品牌產品,這真的好嗎?
王樹彤:跨境電商進入下半場,新貿易時代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