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如何同養脾胃與肝?到底脾胃與肝存在什麼關係呢?老中醫告訴你

如何同養脾胃與肝?到底脾胃與肝存在什麼關係呢?老中醫告訴你

20世紀初,美國西部落基山脈的一片森林中約有4000頭野鹿,它們的生存受到狼群的威脅。為了保護鹿群,當局開始實施除狼行動。狼群除掉了,鹿應得以大量繁殖,但是結果是鹿群萎靡不振,逐步衰敗。只到政府再次引狼入室,鹿群才又恢復了活力。

這個故事說明,世界上的每一種事物,都有與之相剋的事物存在。但是,相剋不代表死亡,而是另外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在人體中,脾和肝就是這樣的關係。

在五臟與五行的對應關係中,肝屬木,脾屬土,肝木克脾土。這就相當於,植物可以涵養水土,沒有植物水土就會流失。但是,相剋並不意味著肝臟就要壓制脾胃,不讓脾胃有喘息的機會。

相反,在更大程度上,肝脾之間是相互依存的。這主要表現在飲食的消化吸收、血液的生成和運化2個方面。

飲食入胃,需要經過為的腐熟和脾的運化,才能轉化為水谷精微,營養周身。而脾胃對飲食的消化作用,全是在脾主升清,胃主降濁的協同下完成的。

脾與肝的關係:相剋之餘也相依

肝主疏泄,能夠調理氣機,促進膽汁生成、排泄、協調脾胃升降運動,有助於脾升胃降功能的協調。

反過來,只有脾胃升降有序,飲食正常轉化為水谷精微,濡養肝臟,肝臟 才能更好地發揮它各方面的功能。

血液方面,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同時還具有統血的功能。而肝臟具有藏血功能,肝臟就像「血庫」一樣,能夠貯藏一定的血液,以供人體之需,發揮其濡養臟腑組織、維持相應功能作用。同時,肝臟還能調節血量。

當人在劇烈運動時,機體所需血量增加,肝臟便將血液輸送到全身各組織器官,以供所需;當機體處於休息或睡眠狀態時,機體所需血量減少,部分血液便迴流入肝,並貯藏起來。所以有「肝主血海」之說。

那麼,肝臟所藏之血從何而來?根源還是脾胃。脾胃功能正常,氣血生化充足,肝才又所藏。這就相當於農民家的土地和糧倉,糧倉可以儲存糧食,而糧食又來自於土地。如果土地荒廢了,糧倉里即使貯藏了糧食,也會有吃完的那一天。

同樣,肝臟即使藏血充足,如果脾胃生化不足,肝臟的藏血長期得不到補給,漸漸也會形成肝血不足的狀態,出現 兩眼乾澀,識物昏暗,耳鳴眩暈、四肢麻痹、婦女經少或經閉等狀況。

當然了,肝臟也對脾起作用,肝血充足,疏泄正常,脾氣才能健運,才能正常發揮生化氣血和統血的功能。

可見,肝脾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任意一方都離不開另一方。任意一方出了問題,也會影響到另一方。

若是肝失疏泄,橫逆犯脾,會導致脾胃虛弱,運化功能失調,稱為肝脾不調,有胸脅脹滿,精神抑鬱或急躁易怒等肝失疏泄的表現,也有納呆、腹脹、便溏等脾失健運的表現。

肝失疏泄、橫逆克胃,會導致胃失和降,氣機上逆,稱為肝胃不和,除了肝失疏泄的表現,還會有胃脘脹痛等癥狀,這些狀況,都稱為「肝木乘土」。

反過來,如果脾失健運,水濕內停,困扼脾陽,或是濕淤蘊熱,都會使肝膽疏泄不利,出現納呆,便溏,嘔吐等病症,這種情況稱之為「土壅木郁」。

脾與肝,就像兩個「見面就掐,不見面又想念」的冤家。只有當彼此都好的時候,對方也才好。

一旦對方出了問題,必定把另一方也拉下水。所以,為了身體的健康,這肝、脾都是惹不起的,要養脾胃,就要注意調肝,二者兼顧,給自己全面健康。

脾胃與肝的關係

肝失調達容易導致脾胃不和,《素問-靈蘭秘典論》指出:「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肝就是一個大將軍。我們知道,大將軍是上前線打仗的, 負責部隊指揮的, 而指揮打仗都靠謀慮的。 同時大將軍都是脾氣火暴、點火兒就著的主兒,本身就是性格剛烈暴躁,動不動就發火。這說明肝與情志有很大的關係,「 怒傷肝」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那麼,到底脾胃與肝存在什麼關係呢?中醫認為,肝是主疏泄, 喜條達,調暢全身氣機, 這樣才能使得氣機通而不滯、 散而不郁。 我們平時說的肝鬱氣滯就是肝失疏泄的一個表現。 肝鬱則脾虛, 肝氣鬱結了, 就會橫逆犯脾,脾氣本來就虛,又兼肝氣所犯,氣機郁滯,就會出現運化失常。現代人生活與工作壓力都比較大,最容易侵犯肝臟, 而肝失條達,則導致脾胃不和,出現食欲不振、四肢無力、倦怠嗜卧等問題。

從五行學說來看,脾屬土,肝屬木,它們二者是相剋的,即所謂肝木克脾土。脾土屬陰, 必得肝木的條達之性加以疏泄,脾才不會凝滯, 從而飲食才能正常運化,脾胃才能正常升降。但是,如果肝木太旺,就會克制脾土,也就是說肝如果管得太嚴了,就讓脾胃很委屈,出現食欲不振、食後腹脹、腹瀉與便秘交替等一系列的癥狀。

平時總有一些患者跟我說:周醫生,我怎麼總是覺得自己的肚子里老是往上反氣,腹脹的難受,有時候吃完飯還感覺餓, 但肚子卻是鼓鼓的, 吃了一些治療胃腸疾病的葯也不管用。我就會跟他們聊聊家常,問問他們平時工作怎麼樣?基本上都會跟我說工作壓力太大,跟上級或下屬處不好關係,身心疲憊。 這其實是你的肝本身先出問題了,導致脾胃不好。因此,這種情況下,你必須先養好肝。肝的問題好了,脾胃才能正常運行。

脾雖然受肝的制約, 但它對肝臟也有一定幫助。 肝為剛臟, 依賴於脾供給血液濡養,才不會剛強太過,失去條達的本性。《素問-經脈別論》中也說:「 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 說明肝臟中所藏的血和它所主的筋的營養,都來源於脾胃水谷的精微。

如何才能同養脾胃和肝

平時我們如何共同保養脾胃和肝呢?很多愛生悶氣的人最容易導致肝鬱氣滯, 這時我們可以多按摩一下肝經上的太沖穴。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 原」 有「 發源、原動力」 之意。中醫認為,原氣來源於「 腎間」 的動氣,然後散布到人體的各處, 在人體相應的穴位上停留,停留的穴位就叫原穴。 《黃帝內經》中說:「 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臟六腑之有疾者也。」 《靈樞-九針十二原》也說:「 五臟有疾也,當取之十二原。 」 可見其重要性。 因此,我們刺激太沖穴能很好地調動肝經的元氣,使肝臟的功能正常。

太沖穴位於足背第1 跖骨後方的凹陷處,取穴時,從足背第1、第 2 趾間縫紋頭向足背上推按,推按到兩骨聯合前緣的凹陷處,即是此穴。按揉時,從太沖穴揉到行間穴(在足背側,第1、第 2 趾之間連線的縫紋頭處),將痛點從太沖穴轉到行間穴,效果會更好。若想達到舒肝健脾胃的效果,我們還可以取足三里穴加太沖穴,或中脘穴加太沖穴,以調肝胃。肝鬱脾虛者可以在醫生建議下服用逍遙丸。逍遙丸有疏肝解郁、健脾和營的作用。 顧名思義, 就是人吃了逍遙散後, 肝氣就變得活潑暢通,心情也會好起來,煩惱拋諸腦後,就像神仙一樣逍遙快活。

肝鬱脾虛是指肝失疏泄,脾失健運而導致的。又可以稱之為肝脾不和證。那當出現肝鬱脾虛的時候,會有哪些癥狀呢?肝鬱脾虛又應該怎麼調理好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感興趣的朋友就來看一下吧。

肝鬱脾虛的癥狀

為什麼會出現肝鬱脾虛呢?其實原因是有許多的,如憂怒傷肝,肝失調達,或者是飲食不節。勞倦太過等等。那當出現肝鬱脾虛的時候有什麼癥狀呢?

①大便溏薄、少腹脹痛與情緒有關。

②情緒焦慮或精神抑鬱。

③食少納呆、神疲懶言、體倦乏力。

次症

脅肋脹滿疼痛、或胃脘滿悶;口苦咽干;咽部異物感;暖氣泛酸;舌尖邊稍紅,舌苔微黃;或舌質淡、舌體稍胖或有齒痕;脈弦。

如果患者出現以上這些癥狀中的任何一項的話,則是可以辨為肝鬱脾虛證的,所以大家要格外注意。

肝鬱脾虛怎麼調理

1、菠菜燉血

首先準備好200克的菠菜,100克的動物血,洗凈菠菜之後將其和動物血一起煮湯即可。

洗凈菠菜之後將其和動物血一起煮湯即可

菠菜可以起到滋陰潤燥、疏肝養血的功效作用,有助治療肝氣不舒,與動物血一起煮湯,可以起到健脾補血的作用,適合肝鬱脾虛型亞健康的人調理身體食用。

2、柚皮醪糟

準備好等份的去白的柚子皮、青木香、川芎,還有適量的醪糟、紅糖。首先把柚子皮、青木香、川芎等研磨成細末,每次煮1小碗的紅糖醪糟時加3到6克的藥粉末,之後趁熱服用,每天2次。

柚子皮具有寬中理氣的作用,並且可以消食化痰,而青木香則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適合肝鬱氣滯、肝胃不和調理,而醪糟、紅糖則具有散寒和血、健脾胃的作用。

3、砂仁橘皮粥

準備10克的砂仁、5克橘皮、100克粳米,首先把砂仁研磨成粉末,然後將粳米洗凈之後喝橘皮一起熬成粥,然後加入砂仁粉末再稍微煮一會即可。

砂仁有著行氣寬中的作用,能溫中化濕,健脾開胃。砂仁和橘皮配合可疏肝理氣。因為砂仁含有多種揮髮油,所以煎煮的時候不要太久,以免降低其效力。注意陽虛、實熱的病人不宜服用此粥。

4、甘松粥

準備好5克甘松,100克粳米,首先把甘松加水煎煮,煮好之後去汁液備用。洗凈粳米,將其熬成粥,等粥熟了之後加入甘松汁液,再稍微煮一會即可。

每天1到2次,溫熱服下。甘松性味甘溫,可入脾經、胃經,有助行氣止痛,開郁醒脾,和粳米一起煮粥,能健脾補中,有助亞健康治療調理。

肝鬱的消解法

常揉肝經的太沖至行間,大腿贅肉過多的人,最好用拇指從肝經腿根部推到膝窩曲泉穴100次,這通常會是很痛的一條經,每日敲帶脈300次,用拳峰或指節敲打大腿外側膽經3分鐘,撥動陽陵泉一分鐘,揉「地筋」3分鐘。這樣肝鬱的問題會很快解決。

肝鬱也是乳腺增生、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許多婦科疾病的主因,還有痛經、黃褐斑、偏頭痛等病症也與肝鬱關係密切,減肥若能連帶預防婦科疾患,那才更有長遠的意義。

敲帶脈擅消「游泳圈」(腰旁贅肉),敲膽經易減臀部和大腿上的贅肉,此二法實為一法,都是在疏通膽經,因為「帶脈」也是膽經在腹部的一段。如果用此二法一段時間,並未有明顯效果(應該大便增多或食慾略減),那咱們就用第二招,先從增強脾經入手。

脾虛的消解法

脾虛最影響腸胃的消化功能,吃完飯就肚脹,喝點水也停在胃裡不動,大便總是無力下行。這樣的人,身上的贅肉軟得像一團棉花,兩腿沉重不願邁步,大白天也總想睡覺。

脾虛可用食補,最好的食物就是山藥薏米芡實粥了。胃寒可去薏米;胃熱可去芡實、山藥,換成綠豆,綠豆薏米粥,最祛濕熱,對於肝旺脾虛,舌苔黃膩的人,最為對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脾胃虛寒,養胃,你知道應該怎麼吃嗎?
教你如何養「脾胃」!
脾胃不和會出現哪些癥狀?如何養脾胃?
中醫常說的調脾胃,養肝腎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脾胃應該如何調養?
煩惱的脾胃!胃糜爛與胃潰瘍!到底如何養胃!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脾胃虛弱,這樣預防保養對脾胃好,你知道嗎?
脾胃虛弱如何調理?不要慌,專家來教你如何健脾養胃!
你的脾胃還好嗎?脾胃不和怎麼辦?營養師給出了答案!
中醫如何看待脾胃
脾胃不好怎麼辦?不去醫院,專家告訴你怎麼食療?
脾胃不好該怎麼辦?冬季脾胃應該怎樣保養?
治療胃病應該這麼做,胃病就沒了?小細節挽回你的健康脾胃,快存
急性胃痛的處理 如何養脾胃?
脾胃不好如何調理,老中醫告訴你,五穀食療讓你吃出順暢好腸道
你是脾胃虛弱嗎?胃炎胃病胃潰瘍 中醫教你這樣調理!
脾胃虛,百病生!中醫是怎樣看待脾胃的?內附養好脾胃小秘方!
脾胃不好的人,該吃什麼養胃?
脾胃不和怎麼辦?脾胃不和吃什麼好?
老中醫總結失眠原因,脾胃不好,肝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