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寫作的困境:內的荒蕪與外的掙扎

寫作的困境:內的荒蕪與外的掙扎

說明

如果喜歡或認同本人的文字,關注並轉發到朋友圈或其他社交網路,將是對本人最大的鼓勵與支持。如能代為宣傳,將十分感謝。

夾邊溝一文,耗費了頗多時間與精力。寫的時候沒過多考慮,寫完了才有所擔憂。如此敏感的話題,是否能夠通過平台的審核?如此長的文,在這個快餐時代,有多少人願意花費過長的時間讀完呢?發文後的幾天,既喜且憂。喜的是微信公眾平台上該文的閱讀量和轉發量都達到了開通以來的一個高峰值,有了更多人的關注,其中不乏年長的人,也許那些文字觸動了他們的某些記憶吧。憂的是開通沒多久的簡書因此文被永久封號,新浪博客中此文也被刪除,更不要說某些平台根本未通過審核。

剛開公眾號時,寫了一篇《我們為什麼寫作?》,提到了寫作的三個方面的意義:書寫人間悲喜,創造藝術美感,進行思想啟蒙。該文談的是「為什麼寫」,而今天要思考的是「怎麼寫」,怎麼面對寫作的困境。寫作從一開始就面臨種種困境,一種來源於內在,精神層面難以抑制的荒蕪感、孤獨感,魯迅先生所說的「吶喊」過後「生人並無反應」的「無可措手」的寂寞,以及寫作本身對自我的戕害。另一種來源於外在,物質層面的困頓,以及無法自由表達的現實處境。

寫作者常常是孤獨的,無法與具體的某個人交流,那就繼續寫,在文字中與古往今來一個個偉大的靈魂交流,與寫作對象交流,與讀者交流。寫得越多,就越孤獨;越孤獨,寫得就越多。這是一個怪圈,扯不斷,理還亂。每經歷一個新的階段,精神的荒蕪感就越重,可溝通的對象就越少。王小波寫過一篇文章《思維的樂趣》,他絮絮叨叨講了許多插隊時候的經歷,總結來說想要表達的意思是:人不死亡,思想就不會停止,各種思想不斷交織,應該是世界本來的面目,學習這些思想並形成新的思想,是讀書和思考最大的樂趣。寫作也是一樣的,對孤獨的最好消解,是找到寫作的樂趣。

每一次觀點的表達,都希望得到他人的響應,這是人之常情。然而,很多時候都得不到一丁點回應,令人不免泄氣。魯迅先生在《〈吶喊〉自序》里描述了這種境況:「凡有一人的主張,得了贊和,是促其前進的,得了反對,是促其奮鬥的,獨有叫喊於生人中,而生人並無反應,既非贊同,也無反對,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這是怎樣的悲哀呵,我於是以我所感到者為寂寞。」我不贊同你,我也不反對你,我高興了就瞅一眼,瞅完了轉身離開,不高興了直接把你略過。魯迅先生一生所為,都在指引人們看清所處的世界的本來面目,但人們總麻木地固守在自己的世界裡,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姿態,情願做一個低調的看客。思想啟蒙的意義在於令一個個普世價值觀深入人心,進而推動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的發展。對此,我們要拎清的是,做最好的準備,做最壞的打算。

文字該是有溫度的,思想該是有力量的。把溫度和力量傳遞給他人,是我開始寫文之初就確立的準則。然而,翻了翻以往的文章,連我自己都覺得,滿目儘是悲涼、遺憾,又冷又硬令人如鯁在喉。古龍後期寫了一本名氣不算太大的武俠小說,叫《歡樂英雄》,寫了一群小人物,以及他們的平凡故事,沒有高深莫測的武功,沒有精彩紛呈的打鬥,沒有緊張刺激的情節,沒有引人入勝的懸念,沒有救國救民的大俠,但卻是一本讀了令人感受到溫暖的小說。古龍在這部書里著重描述了友情和人性,普通又平凡,卻在我們的生活里無處不在。寫作不應該局限在一條死胡同里,正如前文所述,思想應該參差多態、互相交織,寫作的內容同樣也應該包含更多的東西。

物質生活的困頓對寫作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沒有人願意天天餓著肚子談理想。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蕭紅、蕭軍也曾經歷了一段困苦時期。困居哈爾濱期間,是兩人一生中最為艱難的歲月,蕭紅在《商世街》中詳細記述了這段經歷。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典當了所有暫時穿不著的衣服,並四處向朋友借債,長時間生活在凍餓之中,只有在蕭軍做家庭教師拿到薪水的時候才能飽餐一頓。即使在在這樣艱難的日子裡,他們仍然合作寫成了二人的第一本書——《跋涉》——或許這個字眼正是對他們當時處境的最好寫照吧。如今的時代,對普通寫作者而言,依靠文字維持生活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即使才華橫溢,也未必能得到一個改變現狀的機遇。很多人不得不依靠著信念,依靠著「第二產業」的支撐,堅守著對寫作的執著。堅持,就對了。

一個之前很喜歡的作家,因為言論過激,最終被迫流亡海外,在國內銷聲匿跡。曾經在臉書留言問過他,是否對當初的選擇後悔過,他的回答並不意外:自由才是最重要的。對他而言,是相對溫和一點,留在國內表達的餘地更大,還是犀利如昔,流亡國外被國內永久封殺表達的餘地更大?自由總是相對的。一個優秀的文人,不應該有太多的文人氣質,而應該帶點流氓氣。這一點並不是悖論。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為變通。凡事都應該講求策略,一味地猛衝猛打,不會取得好的效果。體制不會變,那麼我們自己要學會改變。啟蒙的意義在於傳遞思想,具體的措辭並不重要,達到目的才是最重要的。如今的互聯網看似無比自由,實際上卻有一張看不見的網,時刻掛在那裡,把我們限定在一個捉摸不定的、虛無又真實的框架里。在這個框架里,你可以自由衝突,超過了這個框架,網子立馬就會收緊。我們需要做的是,就在這個框架里自由衝突,不停地沖,迫使這張網越來越大,留給我們的活動空間也越來越大。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止點 的精彩文章:

TAG:止點 |

您可能感興趣

國內外一度批量出現的創意寫作、作家班,真的有用嗎?
甜蜜的折磨之後,是讀者的發瘋——寫作的秘密(8)
羅斯,與寫作的戰鬥結束了
我的寫作是後退的,與這個時代寫作的方向背道而馳 | 專訪詩人于堅
余華:對文學、閱讀和寫作的一些看法
林徽因最美的樣子是伏案寫作,和婆婆關係融洽,和母親卻充滿隔閡
王蒙:寫作的快樂
台灣作家納蘭採桑談寫作:一個缺乏歷練的作品沒有靈魂
無門檻寫作的又一新事(牆內看花)
我的寫作情緣
在色與空之間——我的寫作,我的心靈生活
在色與空之間———我的寫作,我的心靈生活
一代文豪蘇軾和東坡肉的前世傳奇,除了寫作他還創造了什麼樣的美食
拋開女性觀,嚴歌苓的寫作技術,真挺牛的。(上)
于堅:旅行和旅遊是不一樣的,沒有旅行,我無法寫作
和孩子一起玩的寫作遊戲
蘇軾非常冷門的一首詞,寫作手法與眾不同,道出內心的孤獨與無奈
從本質到關係:女性寫作的來路和去向
三隻秋田趴在窗戶外望眼欲穿,汪:別在屋裡寫作業了,出來造作啊
寫作,心靈的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