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淺析我國「影子教育」的轉型

淺析我國「影子教育」的轉型

點擊題目下方中小學知識管理關注

在這裡,讀懂中國教育經驗

o 如何訂閱我們?

------------------------

知不足則多困,識不足則多慮,知而後方能識。知?識欄目力圖用明白曉暢(簡單粗暴)的方式介紹與中小學教育工作者有關的研究論文。欄目的宗旨是「我們不生產知識,我們只做知識的搬運工,搬運工中的順豐。」

淺析我國「影子教育」的轉型

馬榮榮

前言

二十世紀初,被稱為「影子教育系統」的課外補習在全球各地顯著擴張。這一現象在東亞社會最為顯著且歷史悠久(Bray,2009;Mori & Baker,2010)。日本補習業以「塾」見稱,這類機構與主流學校並行,為各年齡段、各種水平的學生提供服務,彌補其在校教育的不足(Harnisch,1994;Roesgaard, 2006);相應機構在韓國也經久不衰,謂之「補習學院 」(Zeng,1999;Seth,2002)。如今,影子教育在整個亞洲乃至世界其他地區都不容忽視,中國香港 2010 年的一項研究調查了以就讀本地課程中學生為服務對象的商業機構、一對一私人補習及為國際學校學生提供服務的商業機構,其市場規模約為十九億八千四百萬港幣(兩億五仟五百萬美元)(Synovate Limited,2011);韓國影子教育支出在1998 年至2009 年期間逐年遞增,於2010年稍有下滑,其中2010 年補習支出達20.8 兆韓元 (173 億美元);日本家庭2010 年在補習方面的支出為9240億日元 (120 億美元)(Dawson,2010:16)。

影子這一比喻是基於課外補習對主流教育的摹擬性(Stevenson & Baker, 1992)。意即,影子教育的課程隨主流學校課程的變化而調整;其規模也隨主流系統的擴展而壯大。「影子教育」一詞雖被廣泛引用,其內涵及外延卻不盡相同。本文所指的「影子教育」是指中小學階段發生在正規學校教育之外,收取一定費用的,針對學校學術科目與特別技能需求的課外補充性輔導,它包含音樂、運動一類的興趣課程。

影子教育」現狀分析

(一)「影子教育」日漸流行的因素分析

筆者通過查閱文獻並結合自身多年的家教經歷發現影子教育之所以日漸流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1.需求推動

需求推動主要從三方面來考慮,其一是家長及學生觀念的影響,家長及學生意識到通過教育投資在關鍵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並升入重點中學,進而進入重點大學學習可以帶來巨大回報。儘管很少有父母切實了解關於教育投資回報率的實證研究(Kara, 2010; Son, 2010);但是很多人持有這樣的觀點,即個體接受教育的時間越長,接受的教育越優質,其終生收入及生活水平就越高。反之,家長也清楚知道學生在學校表現不好及學習成績差會直接影響就業機會和生活水平。

其二,社會政策間接拉動的需求。鄧與羅傑斯 (Dang & Rogers,2009) 發現,家庭規模縮小也是越南補習需求提高的一個因素;劉 (Liu, 2012:47) 對台北的研究也得出相同結論。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使得城鎮家庭多數為獨生子女,對於唯一的孩子,他們不想看到教育失敗的後果,所以儘可能地滿足獨生子女的教育需求。

其三,盲目從眾的心理訴求。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了很多家長奉行的理念,即便一些家長剛開始比較沉得住氣,但是當看到朋友的孩子都去參加輔導班,在某方面的表現暫時優於自己的孩子時,家長也會強力地說服孩子,按捺不住地去為孩子報各種補習班。

2.供給拉動

課外補習之所以存在並且盛行,證明有其競爭優勢。下面從以下兩方面具體進行解釋。

其一,市場定位與市場細分。普通的公立學校教育多是普適性的教育,而課外補習班掌握了營銷的訣竅,進行了市場細分,各種層次(基礎班、強化班)、各種類型(精英教育、專項訓練、綜合提升)的教育應有盡有,這同時也引發了一個很變態的現象,很多學校為了績效在臨近期末的時候給學生放假,讓他們有充足的時間通過補習班來拔高,這應該引起我們的反思。

其二,補習老師收入可觀。課外補習老師的績效與工資、聘期直接掛鉤,這使得他們全身心地投入補習教學,很多公立學校的教師也紛紛加入補習教師的行列以賺取高額的外快。森 (Sen,2010)的研究指出,在印度的西孟加拉邦,教師常常不來給學生上課,因為他們知道這種行為一般不會被作為曠工處理 ,然而這類教師不太可能缺席自己的補習課程,因為他們對補習班的付出與收入直接相關。斯里蘭卡公職教師2007 年的月工資介於12000至15000 盧比 (約合745-932 人民幣),而教師如果開辦補習,課時費可達1100盧比一小時(Samath,2007)。這也就意味著教師一個月的工資,其通過課外補習三四天就能賺到。

3.現行教育體制因素

倡導素質教育改革的步伐與現行的評估體系不一致,考試仍然是選拔學生的主流指標。而且教師的工資近乎穩定,學校也不會因為教師的績效太差而隨便解聘教師,這樣一來普通公立學校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大打折扣,教學成效不能保證。綜合以上兩方面的因素,學生選擇補習教育是為了升入一個更好的高中或大學。

(二)「影子教育」的弊端

1.高額的學費,增加家庭負擔

課外補習的費用是普通公立學校的好幾倍,而且呈逐年上漲的趨勢。中國教育學2017年1月發布的《中國輔導教育行業及輔導機構教師現狀調查報告》顯示,家長在我國中小學課外輔導中的支出規模超8000億元。2016年11月教育部、國家統計局、財政部在《2015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中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包含大中小學及幼兒園在內,全國公共財政教育支出25861.87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教育支出4245.58億元。這意味著,2016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用於課外輔導的支出接近2015年中央財政教育支出的兩倍。

楚芙 (Chugh,2011)對印度德里市貧民窟兒童輟學現象的研究發現在家長和學生的意識中,參加補習班與好的成績是正相關的關係,所以,當學生覺得自己的家庭無力承擔補習費用時,他們會直接從學校退學。在我國雖這種情況雖然不是很普遍,但是課外補習費用對普通的工人及農民家庭來說是確實是一筆巨大的開支,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加班、副業伴隨而生。筆者通過影像資料了解到,像韓國這樣的發達國家,有的家長(晚上下班後開計程車賺錢)一天的工作時長能達到14個小時。

2.輔導班層次與學費掛鉤,加重兩級分化

輔導班的層次並不是與學生的水平直接相關,而是與學費是直接相關。經濟條件優越的孩子可以購買較高水平的教育,但是對於普通家庭的孩子只能接受大眾化的教育或者自學。這樣不但會進一步加重教育的不平等,而且還可能會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的發展。據新東方官網數據,新東方初二語數英物聯報暑假住宿班按照課程的類型(普通班、精品班、白金版),課時(60、90、118課時),住宿標準(普通、四星級)的不同分成了五種類型的班型,價格在5580~13880之間不等。花錢購買教育產品讓教育的私有性體現的淋漓盡致,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會加重社會的兩級分化。

3.教師資格認證機制不健全

當今「影子教育」認證體系是相當不健全的,為獲取消費者的關注與信任,補習講師有的聲稱有在政府、考試部門或其他權威機構工作的經驗;其廣告里會使用「協會」、「高等教育」或其他看似正式卻可能引起歧義的詞語,使得這些機構聽起來像政府審核過的專業機構。更有甚者,一些補習中心利用法律法規來宣傳自己。在香港,很多補習中心都在自己的廣告和教室里強調自己在「教育署注」冊。這給消費者一種錯覺,讓人感覺這些中心不僅僅是在教育部註冊登記,而是政府已經批准了他們的教學內容。有新加坡也存在類似的情況 (Basu,2010:D3)。在很多機構,有很多未經專業培訓的補習講師,其補習成效也令人質疑。

4.課外補習影響義務教育進程

課外補習也會改變教學進程。這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其一,儘管影子的比喻暗指課外補習跟隨主流教育系統的步伐,一些補習講師卻搶先一步提供預習課程。一些孩子因為在補習班中預習了課程而對自己的數學能力產生了錯覺,因此他們學習積極性不高且經常分心,這最終導致他們在課堂上沒有良好的表現(Huang,2004:296)。超前補習現象在韓國已經形成風氣,一些補習學院利用開學前的兩個月假期為學生預習,並在開學後繼續提供超前於學校進度的輔導課程(Lee et al.,2004;Dawson,,2010)。當學校教師發現班上一部分學生已經通過補習學過將要講授的知識而另一部分學生沒有時,這對他們的教學造成了困難,當他們滿足大多數人的進度時,那些沒有參加補習班的學生就會出於一種完全被動的跳躍式學習狀態,不但會造成學生學習成績的兩級分化,也會迫使本來不想參加輔導班的孩子加入到輔導班的行列,否則長期出於懵的狀態會嚴重打擊他們的自尊心與自信心。

其二,過長時間的補習會打破平衡,韓國的有些年輕人每天都在補習中心學習到很晚,而保證晚間課程精力的唯一方式是在白天的學校課堂上睡覺(Kim,2007:7-8) 。筆者熟知的一位中國家長為了讓女兒上一所好的高中,假期除了讓其參與輔導班還另外給孩子布置作業,結果一段時間後,孩子的厭學情緒十分嚴重,進而休學,影響了其整個的義務教育進程。

意見與建議

2017年兩會期間,教育部印發的《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對中小學生課後輔導工作做出了系列要求。《意見》強調,要充分發揮中小學校課後服務主渠道作用,進一步加強對課後服務工作的領導。廣大中小學校要主動承擔起學生課後服務責任,建立健全課後服務制度。主要內容涵蓋做作業、自主閱讀、體育、藝術、科普活動,以及娛樂遊戲、拓展訓練、開展社團及興趣小組活動等。天津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教授楚愛華認為,《意見》落實起來有三個難點:一是學校能不能真正做到拒絕集體教學或補課;二是作為家長,敢不敢放手把孩子業餘時間交給學校,讓他們在同齡群體中自由自在地讀書、遊戲和成長;三是對老師來講,肯不肯加班,報酬能否讓老師滿意。針對這三個難點,筆者的建議如下:

(一)學校應加強與補習產業本身的合作

補習產業與學校的結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補。補習產業可以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學校的監督體系比較完善,可以保證運行的規範性。學校不一定進行集體教學,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設置不用的模塊(學術科目、非學術科目)課程供學生選擇。當然課程的多樣化也會導致成本的多樣化,學校與補習產業的結合必然導致半盈利半公益的性質,可以對部分課程收費,部分課程免費,當然為了保證孩子公平受教育的機會,可向家庭困難的孩子發放代金券。韓國的「課後輔導計劃」 (After School Program, 簡稱 ASP) 是校內機構與校外機構結合的典範。該改革在2004 年開始推行,截止至2010 年,韓國每個學校都有這個項目,其小學參與率為43.1%,初中、高中分別為50.0%、79.0% (KNSO, 2011:9)。這個項目主要由政府出資,只收取很低的報名費。2010 年政府還給貧困學生提供了共計39 萬張代金券,價值1400億韓幣 (1480 萬美金),因此受益者較2009 年增加了4 萬人 (Jang,2011:37)。課後輔導計劃的具體課程由各個學校自行決定,授課教師有的是教育體制內的,也有的來自體制之外。2010 年,小學階段的課程中三分之二是課外內容,只有三分之一和學科相關。初中階段,課外內容佔17.4%,課程相關內容佔82.6%;到了高中階段,課外內容僅佔7.9%而課程相關內容佔到了92.1% (Jang, 2011:38)。評估表明課後輔導計劃產生了積極的作用。裴等 (Bae et al.,2009) 發現,這個計劃對女生、農村的學生和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幫助尤其大,因此相對緩解了不平等現象。

(二)實現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逐步普及大學教育

企業招人的各種門檻限制使得孩子犧牲自己寶貴的休息娛樂時間選擇補習,以提升自己的競爭力,進而走進名牌大學。在這種教育體制與職業選拔機制的影響下,影子教育如此受歡迎也就不難理解了。同受儒家文化影響的韓國跟我國的教育體制是如此的相似,為了避免影子教育帶來的弊端,韓國先是取消了小學六年級的升學考試,改用隨機抽籤的形式分配生源,但隨後發現取消小升初考試和中學擴招只是把分流考試推後到下一個階段。有抱負的家庭對能力不同學生同班學習的狀況非常不滿,因而把錢投向補習行業,來為子女準備初中升學考試。因此1974 年在首爾和釜山率先推行高中平等化政策,並逐步推廣,這項改革在短期內亦取得了一些成效 (Lee et al.,2010;100),但同樣也只是把競爭推到了下一個階段,大學入學考試還是給中學和小學教育帶來了反面影響。1980 年政府禁止了額外的高中課程和與學術科目相關的課外補習,可是家長們依舊為孩子尋求補習,而這項禁令也被告上法庭。該禁令在2000年最終被宣告不符合憲法並被廢除。2000 年間,雖然政府實施了諸多政策來抑制補習業的發展,課外補習的普及度還是達到新高。所以要想讓補習業降溫,讓家長放心地把孩子交給學校,實現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逐步普及大學教育是關鍵。

(三)互聯網+教育+社區、社團

《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的落實意味著課後3:30問題的解決,但是同時也意味著教師壓力的增大,如何能夠保證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與滿意度也是值得關注度的問題。教師薪資與獎金制度的實施是一方面,但為了保證教師正常的工作時間可以藉助互聯網及其它力量來完成。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適應性軟體被廣泛應用,這可以滿足不同地區人群更加多樣的學習需求。補習課程除了現場教授,可以通過互聯網來實現,這一形式可跨越國家及洲際界限,接觸更全面的教育。可汗學院(Khan Academy, www.khanacademy.org) ,即總部設於美國的、靠外界慈善捐贈的非盈利網路平台。在線學習的學生採用遊戲的形式學習,而非根據傳統的年級劃分來學習。截止2011年12 月,可汗學院已累計授課8200 萬次。公司擁有精密的跟蹤軟體,家長、老師或者管理人員可以通過這些軟體跟蹤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軟體開發者還利用這些數據改良了程序,通過這個平台,學生還可以通過社交網路工具向其他人求助。所以學校可以提供場所、設備及管理人員即可。

另外,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係也至關重要。學校不可能單靠自己的力量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學校可以與社區、社會團體等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像一些指導性、監管性的工作可以尋求社區的幫助,這也是比較經濟的一種方式。另外一些國家的社會團體,比如中國大陸的中國教育培訓聯盟 (China Education Training Union, www.cetu.net.cn) ,中國台北的大台中補習教育事業協會 (Great Taichung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Association,www.tcschool.org.tw),日本全國學習塾協會 (Japan Juku Association, www.jja.or.jp),美國的全國補習協會 (National Tutoring Association, www. ntatutor.com),澳大利亞的澳洲補習協會 (Australian Tutoring Association, www.ata.edu.au)也是潛在的專業化合作夥伴。這些團體的成立雖然主要是為了其自身的利益,不過,如果能通過和學校的合作來體現課外補習是一個擁有高標準的、值得尊敬的職業,對這些團體來說或許會是個很值得考慮的目標;由專業化的團隊輔導,學校教師就不會因人手不夠而超負荷工作,可以保證學校教師充裕的休息時間,這樣一來也達到了雙贏的效果。

部分參考文獻:

[1] Bray, Mark, chad Lykins. Shadow Education: Private Supplementary Tutor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2] 寒暑假成中小學生「第三學期」 課外輔導支出驚人.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1/23/c_129458479.htm. 2017-01-23.

[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ZsYdesxVCg

[4] Bray, Mark, chad Lykins.Shadow Education: Private Supplementary Tutor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Makers in Asia[M]. Mandaluyong City. Philippines: Asian Develepment Bank, 2012.

[5] 教育部印發《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EB/OL]. http://www.moe.edu.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703/t20170304_298204.html, 2017-03-04.

[6] Bray, Mark, chad Lykins.Shadow Education: Private Supplementary Tutor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Makers in Asia[M]. Mandaluyong City. Philippines: Asian Develepment Bank, 2012.

中小學知識管理微信公眾號誌願者馬榮榮推薦並撰寫了本次推送。馬榮榮為北京師範大學2015級碩士研究生,專業為教育管理學。

教育創新知識庫微信平台

在這裡,讀懂中國教育經驗

本微信公眾號由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中小學知識管理研究中心運營。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中小學知識管理研究中心成立於2015年,以理論取向、循證研究、國際視野、中國經驗為學術旨趣,以知識管理為路徑,傳播教育改革的中國經驗,形成學校改進的中國學派,成就中國教育改革和創新的知識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小學知識管理 的精彩文章:

TAG:中小學知識管理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家教文化之子孝教育
孔子的教育觀
美國國防教育從孩子開始
獅子般的教育
國畫教育:兒童美術教育新趨勢
中國和美國教育孩子的差異 你怎麼看
好教育的樣子
中國教育的脊樑
中國父母教育孩子,基本都會犯這4個錯誤,典型的「中國式教育」
美國的教育一撇
中國式教育弊端遠遠大於你的想像,真正好的教育影響孩子一生
家庭教育之教育孩子先教育自己
嘮叨教育行不通 中國棍棒出孝子 那美國教育呢?
世界盃與孩子的教育
音樂,孩子情商教育的催化劑
你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親子教育-如何面對和教育調皮搗蛋不聽話的熊孩子
體育教育,影響孩子一生!
教育國際化,教你認英文機械圖
馬雲談教育:慣子如殺子!中國式父母的家庭教育缺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