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心學影響中國人的價值取向與價值選擇

心學影響中國人的價值取向與價值選擇

一、良知之「場」的圓融與和諧

在傳統儒學的社會,「人」是整個社會秩序設計的核心,對每一個活性的個體生命的安排(從內聖到外王),可以說是社會既定的基本內容。作為整個社會秩序的最高追求目標「禮」的實現,一直是儒家的社會理想。從孔子提出以「仁」釋「禮」(仁者愛人),孟子提出以「心」釋「仁」(良知四端),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慾」,王陽明提出「致良知」,最終是以陽明心學構建和實踐了個體生命完美的秩序世界。

陽明心學是以「良知」為核心展開的,換句話說,陽明心學是一個關於「良知」的「場」的哲學,在這個「場」內,良知是生命的本體,良知安排生命秩序,良知牽引善惡,良知是萬物的主宰。在王陽明看來,人的生命之所以能夠生生不息,川流不止,就在於人心中有良知,良知是生命的源泉,良知「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雖瀰漫周遍,無處不是,然其流行發生,亦只有個漸,所以生生不息。」良知是「天植靈根」,它在人的心中是須臾不可間斷的。如果「著了私累」,把它蔽害伐賊了,生機就不能顯發;如果喪失了良知,人也就成了徒有人形的禽獸。圍繞「至善」的社會理想,王陽明構建了一個完整的生命之場:以良知為核心,天、地、人、物、我之間,萬物一體,一體同善,心物之間,身心之間,神形之間,能質之間是有機聯繫、相互關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體,強調整體的動態平衡,而每一層面又都是圓融無礙的。

在這個生命秩序的世界裡,「道」統攝一切,支配一切,心與道通,心與道合,心即理,心即道。「…若解向里尋求,見得自己心體,即無時無處不是此道。亘古亘今,無終無始,更有甚異同?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即知道,知天。」心通於道,然後能辨是非,於是一個良知彰顯的禮教社會就自然形成。「馬子莘問:修道之教。先生曰:道即性即命。…天命於人,則命便謂之性;率性而行,則性便謂之道;修道而學,則道便謂之教。」個體生命因為形影於「道」,「禮」的秩序頓然而生,整個「場」內和諧之光四處流溢。

在以良知為核心的這個「場」內,每一個個體生命的秩序都得到了合理的安排。首先,這個秩序是以良知為起點發生的(或者說是以良知為本體),「良知者,心之本體,即前所謂恆照者。」這種本體之良知,是亘古不變的東西。「蓋良知之在人心,亘萬古塞宇宙而無不用,不慮而知。」既然良知是天賦人心,人人具有,也就是說,只要將本然之良知從潛在轉化為現實,每個人就會自覺的克已復禮,一個理想的社會就可以出現。其次,良知是整個秩序的原則安排(即道德行為的準則和和道德價值的標準)。

王陽明說:良知就是理,就是道,就是五倫,「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道即良知」;「義即良知」良知又是先驗的存在,超越於現象界的同時又與現象界同在,作為認識的主體,在現象界還具有判斷是非的能力。這種能力同樣天賦於每一個體之中:「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是非只是個好惡。只好惡,就盡了是非。」「爾那一點良知,是爾自家底準則。爾意念著處,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瞞他一些不得。」王陽明還把良知比喻成試金石、指南針。「這些子看得透徹,隨他千言萬語,是非誠偽,到前便明,合得的便是,合不得的便非,如佛家說心印相似,真是個試金石,指南針。」

最後,以良知為核心的這個「場」,內容本質上是一個價值理性的秩序構建,個體生命通過良知的彰顯在這個秩序中可以獲得最大價值意義。一方面,個體生命的張力在這個秩序中能夠得到充分的釋放,陽明以心立言,心即「理」,這裡所說的「理」本質上不同於朱熹所說的「理」,朱熹所說的是傾向於客觀的「理」(絕對意志),陽明所說的則是傾向於主觀的「理」(自由意志),兩種「理」的生命踐屣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結果;另一方面,由於聖人標準的降低(滿街都是聖人),生命在理想的意義世界發出了強烈的現世感召,秩序的向心力由此而變成了生命的衝動力,生命的意義由此而得到升華。

陽明還認為,良知不僅是人的生命意義的內在依據,而且是天地萬物的主宰,「天地間活潑潑地無非此理,便是良知的流行不息。」「良知是造化的精靈。這些精靈,生天成地,成鬼成帝,皆從此出,真是與物無對。」

可以說,陽明心學體系以「良知」為核心的生命之「場」,承接整個宇宙自然秩序的脈動(永恆變動、大化流行、連續的、生生不已的),「致良知」的生命智慧在秩序世界中不斷涌動著圓融與和諧。

二、直覺方法與內在超越

陽明心學是儒家思想發展的一個高峰,就其理論方法特色而言,也代表著傳統哲學的一種指向。重視綜合直觀,重視直覺與體驗,納方法於本體認知之中,不要邏輯推論,以本體境界體驗性的對智的直覺思維方式,當下把握生命的真實對象,深入地回答了形上路徑的宇宙思考:在自然秩序中發現主體,在主體重塑中與萬物一體,在「良知」理性構建中擴展個體價值,在「良知」實踐中實現價值理性構建。

所謂直覺,就是在時間和空間之外的認識,它超出了經驗和思維的認識,也超越了主體和客體的對立,使二者在某種神秘的境界中合二為一。這是一種理智的交融,這種交融使人們置身於對象之內,以便與其中獨特的、無法表達的東西相符合。相對邏輯思維所具有的實證性、連續性、科學性、精確性、抽象性、演繹性、分割性、可析性的特點,直覺思維具有領悟性、跳躍性、模糊性、混沌性、形象性、模擬性、整體性、有機性的特點。作為傳統生命智慧特有的直覺方法,在陽明心學體系中隨處可見,陽明心學也正是通過直覺的方法,直指良知______天理,形成特有的內在超越的生命方式。作為認識途徑的尋找,格竹失敗的經歷使其對當時經典的朱子格物論充滿失望和懷疑情緒。要解決朱子格物論的內在難題,就必須揚棄朱子哲學,陽明把朱子格物的方向扭轉為向內「在心上做」。「龍場悟道」後,陽明徹底地否定了客觀的「理」的世界,以智的直覺方式當下把握良知本體,直指形上智慧,確立了心之純然天理為問學的終極目標。

在陽明心學體系里,由於心即理,心外無理,心等於理。「理」的本源便植根於內在的心靈世界,心靈世界也就是「理」世界。內心不僅有著絕對的自由意志,而且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其過程就是通過鏡「照」的方式來完成。「曰仁云:心猶鏡也。聖人心如明鏡,常人心如昏鏡。近世格物之說,如以鏡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鏡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鏡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後亦未嘗廢照。」心之為鏡是一種直觀活動,不僅包括看聽等感觀活動,而且需要興趣、情感、意志等多維要素的參加,他們共同作用,共同接受並把握對象。直覺的對象已不單純是直觀的對象(即純粹的表象),而是包括直觀的對象且涵蓋了道德、審美甚至宗教等領域的對象。

「良知」作為心之純然天理,又同時具有理性和感性兩種功能,心中的「良知」在盡性與知性過程中,產生理性和感性的交融,經過一個自我內心的激蕩,便產生出情與境合與心與道合的結果,在「自然明覺發現處」產生出一個「真誠側坦」的本體。「吾心之本體,自然靈昭明覺者也」「蓋良知只是一個天理自然明覺發現處,只一個真誠的側坦,便是他本體。」良知生生不息,今日之良知,明日又有開悟,又有擴充。在這裡,陽明把「行」也納入「知」的範疇,擴大了「知」的內涵。

對於「良知」的比喻,陽明喻為一團「燭光」,「燭理明,則私慾自不能蔽累」。但是,心本體在遭到「人慾」的污染後,為其所蔽,不能發揮。亦失去了道德依據或準則的作用。「良知即是未發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動之本體,人人所同俱者也。但不能不昏蔽於物欲,故需學以去其蔽,然於良知之本體,初不能加損於毫末也。」除蔽的過程,陽明比喻為磨鏡的過程。不過,這裡的「磨」是指由里向外磨,先體認良知,然後內照外明。

陽明出入於佛儒之間,其構建的心學體系也有著禪宗機鋒棒喝式的色彩,其內在的認知方式與佛教禪宗可以說同承一脈。「良知」作為主觀世界中的永恆之道,禪宗講的「佛性」也是永恆之道。怎樣使主體進入這種廣大自在的境地呢?《六祖壇經》講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即是不若相,不執著,這才能達到佛性境地。「佛性」就是超越一切分別、等差、階級、漸進使人得到解脫的「不二法門」。是一種遠離永恆與不永恆、善與非善、美與非美的境界。這裡永恆與不永恆是二,善與非善是二,美與非美是二,即二法。「不二法門」只有平等無有差別的慈悲之心才能進入。「佛性」有無窮無盡的智慧和慈悲,平時隱藏在人的內心深處,機緣一到,便源源而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陽明講的「良知」之善其實就是這樣一種「不若相」之善。四句教首句是「無善無噁心之體」。「無善無惡」四字並非說性真的沒有「善」,而是一種「至善」。「無善無惡者,理之靜,有善有惡者,氣之動。不動於氣,即無善無惡,是謂至善。」此「至善」就是「不動於氣」。何謂「動氣」?陽明說:「若著了一分意思,即心體便有貽累;便有許多動氣處。」「不若」之意,陽明又稱為「不執著」。所以,「至善」、「不動於氣」實際就是「不執著」,亦即不固定於某一「形」上。這與佛教禪宗的「無念」、「無相」、「無住」是一致的。

佛家講「執」與「無執」,這在認識上是兩種方法,二者的區分是「識知」與「智知」。識知是聞見之知,是感性直覺所成。智知是性理之知,是智的直覺所成。陽明所說的「良知」,其「致」的途徑亦是直覺的進路,一「念」之起,一「機」之轉,生命頓然開悟。禪宗不立文字,直指本心。陽明給學生講「致良知」的功夫時,亦是如此,「良知」是體現在具體的事物之中,做事的功夫卻不能停留在觀象聞見之上。必須突破感官,離開語言事物,用智的直覺直取內在的不可聞見的「道」。

一友舉佛家以手指顯出問曰:「眾曾見否?」眾曰「見之。」復以手指入袖,問曰:「眾還見否?」眾曰:「不見。」佛說還未見性。此義未明。

先生曰:「手指有見有不見,爾之見性常在。人之心神只在有睹有聞上馳驚,不在不睹不聞上著實用功。蓋不聞不睹是良知本體,戒慎恐懼是致良知的功夫。學者時時刻刻學睹其所不睹,常聞其所不聞,工夫方有個落實處。久久成熟後,則不須著力,不待防檢,而真性自不息矣。豈以在外者之聞見為景哉?」

對於「致良知」的進路,陽明更多強調體證與體悟,反對執著於名言,認為「道」超越於名言。「道無方體,不可執著。卻拘泥於文義上求道,遠矣。」

陽明「良知」的功夫,起點是佛家的「佛性」,落點亦是禪宗「機鋒」式的智慧點化。用「無執」的特有方式,進入坦蕩、磊落的境地。將心與物,內與外,知與行合為一體。直接呈現「良知」的顯發。「良知」即是他所謂的「直覺」,並以直覺方法的認知功能和道德實踐功能來詮釋中國哲學史上「知行合一」的問題。

如果說西方哲學是從一種抽象的、普遍的、實體的概念(上帝)出發來尋求其外在超越的話,那麼中國哲學則是從常人的、具體的、特殊的經驗來把握其內在超越。陽明心學中的「致良知」作為一種內在超越的精神訴求,從形而下(著相)出發,但卻不拘泥於形而下,最終走向形而上領域______ 心物一體、滿街聖人。

三、生命「存在」的形上視域

對生命「存在」的關注和探討一直是一個深刻而又非常有趣的話題。「存在」是什麼?「人」是什麼?他們的關係又是什麼?從終極的意義上看,「存在」之成為問題,其實是以「人」的「出場」為前提的。在作者本人看來,單純的本然之物或自在之物,不可能成為形而上學追問的存在。在某種意義上講,「存在」更多是指價值世界的連接而非單一事實世界的描繪。

在傳統儒學的視域里,對生命「存在」的構架有著極為豐富而完整的內容,古代儒家學者不僅一開始就把自己的目光集中於價值的應然非事實的實然。而且還極其明確地宣布了價值判斷優於事實判斷。孔子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擇不處仁,焉得智」,這說明人首先應該作為一個「能好人,能惡人」的對愛自覺的仁者,然後才能成為一個知仁為利而行之的智慧的人。王陽明作為中國哲學史上「道統」的真正傳人,正是以一種「准現象學式」的完備心學體系,鞭辟入裡地揭示了生命存在的價值屬性。

在《大學問》里王陽明寫到:

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也。其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人焉。若夫間形骸而分爾我者小人矣。大人之所能以天地萬為一體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與天地萬物為一體也。……是故見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惻隱之心焉,是其仁之與孺子而為一體也。孺子猶同類者也。見鳥獸之哀鳴 ,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與鳥獸而為一體也。鳥獸猶有知覺者也。見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憫恤之心焉,是其仁之與草木而為一體也。草木猶有生意者也。見瓦石之毀壞,而必有顧惜之心焉,是其仁之與瓦石為一體也。是其一體之仁也,雖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於天命之柱,而自然靈昭不昧者也。

在這裡,王陽明告訴人們,正是作為根植於自然靈昭不昧的天命之性的仁愛,使人從「間形骸而分爾我」的「小人」走向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大人」,使人從「生物我」升華為「宇宙我」而真正得以完成從「無」向「全」的人生旅程。這種神聖的至極化境,不是西方式「存在之為存在」的智者理論思維外索的結果,而是內寓於「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人」的仁者的仁性愛情的不斷推廣與發揚。

在整個陽明心學體系中,生命的「存在」不單是孤獨的顯現,而是與宇宙萬物「同生」、「同滅」、「同在」,人永遠「在場」而不「離場」。陽明龍場悟道後,「心」不但能制物,也制於物。在順物中制物,一切物和理都是「心」吞噬的對象。「良知是造化的精靈,這些精靈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從此出,真是與物無對。

人若復得他,完完全,無少虧欠,自不覺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間更有何樂可代。」

「心」與「物」合為一體,「心」在「物」在,「心」滅「物」滅。「先生游南鎮,一友指岩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之外。」

以「心」攝「物」,把「物」歸於「心」,由此,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物」是「心」的外現,「心在何處」,「物」便在何處。「心」落點便是體現出來的事。

因為「心」外無物,物在「心」上,於是陽明對於格物致知的路線重新作出闡釋,「若鄙人所謂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心物完全一體,萬物融入主體,主體進入客體,無所在無所不在,主體獲得完全性的自覺,生命的氣象從此倍增。「目無體,以萬物之色為體;耳無體,以萬物之聲為體;口無體,以萬物之味為體;心無體,以萬物感應之是非為體。」

縱觀整個陽明心學,正是從物自身觀物,達到了對物的絕對認識,主體完全沉浸在直覺中,全部意識充滿著對當下自然客體的靜觀。主體不斷自我提升,轉化為主客的相互超越與創造,天人互通、互動與互融。生命「存在」從內到外都得到了極大完備,「存在」的價值也得到完全顯現,陽明心學自一產生,便以其特有的光芒極大地影響了明代中後期的思想界,影響中國人的價值取向與價值選擇。

王陽明心學

|為往聖繼絕學——鑄造心學傳播第一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不要害怕深度閱讀的苦,那是去看世界的路!
沒有適當的憤怒 就會喪失對方對你的敬重
葉聖陶談王陽明 一切心法在其中

TAG:王陽明心學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心中的價值幣
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意蘊
留學的價值 我的觀點
任性的價值與代價
追尋心中的價值
我存在的價值
禪語心燈——價值
病的價值
演算法的價值觀就是人的價值觀
論勞動的價值
價值投資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持有優質股票應對市場波動
攝影師的價值在哪裡
文化地產價值飆升 其價值不只是物質價值
戀與製作人,無意間暴露的價值取向
女人的價值不靠男人評估
股票定投與價值投資
戀愛中,價值越低的人容易被拋棄
看國產都市劇,學庸俗價值觀
「對著拍」的文獻價值與學術可能
古錢幣的收藏價值不斷升溫,市場走向和價值走向又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