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

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

《看不見的城市》是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的一部作品,文風獨特,耐人尋味。他用了一本書的時間想告訴我們什麼是城市,可自始至終,都沒有提及他對城市的定義。在他筆下,城市是無法用精確語言來定義的,那些城市似真亦幻,如夢一般。整本書只有薄薄一本,卻並不是一本易讀的書,每一個篇章都特別簡短,讀完第一遍的時候你會覺得大多都是懵懵懂懂的,但是再回頭去讀第二遍,第三遍的時候,你才會真正發現卡爾維諾的魅力所在。

《看不見的城市》全文是以馬可波羅和忽必烈之間的對話貫穿的,一個西方的旅人在為東方的可汗講述他旅途中遇見的城市。在馬克波羅講述這些城市的時候,忽必烈發現,馬可波羅的城市幾乎都是一模一樣的,彷彿完成那些城市之間的過渡並不需要旅行,而只需改變一下他們的組合元素,就可以成為一個城市。但是馬可波羅的回應則是:「城市猶如夢境,所有可以想像的都能夢到,但是即使最離奇的夢境,都是一副迷畫,其中隱含著慾望,或者是畏懼」。全書共9章,每一章的開始和結束都是兩人的對談和詰問,整本書一共講述了55個城市。在這些城市裡,你找不到能認得出的城市,所有的城市都是虛構的,她們分別都是一個女性的名字。在書中的文字里,你很難界定哪裡是想像,哪裡是真實,他們就這樣連在一起,那個界限早消失在了某個時間的縫隙里。

今天為諸君分享的是卡爾維諾1983年3月29日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寫作碩士班的一次講座中的文字,這篇講稿後來以《卡爾維諾在看不見的城市裡》為題,發表在美國的文學刊物《哥倫比亞》1983年第8期上,義大利文本的一些部分以《幸福的和不幸的看不見的城市》為題,發表在1972年12月的《義大利時尚》第253期上。《看不見的城市》由譯林出版社出版,另外還有三位藝術家把這本書里所有的城市都作成了畫,他們是Leighton Connor、 Joe Kuth和Matt Kish,今天文中的配圖即來源於此。

GIF/84K

在路過而不進城的人眼裡

城市是一種模樣

在困守於城裡而不出來的人眼裡

她又是另一種模樣

人們初次抵達的時候

而永遠離別的時候

——卡爾維諾

在《看不見的城市》里人們找不到能認得出的城市。所有的城市都是虛構的; 我給它們每一個都起了一個女人的名字。這本書是由一些短小的章節構成的,每個章節都應提供機會,讓我們對某個城市或泛指意義上的城市進行反思。

這本書每次只產生一小段,並且間隔的時間也長,就像是我跟隨著各種各樣的靈感而寫在紙上的詩。我是以系列的方式進行寫作的: 我有許多文件夾,裡面放著我根據那些在我頭腦中縈繞的思緒而偶爾寫出的紙頁,或者只是我想要寫的東西的簡要記錄。

作畫:Joe Kuth

我的文件夾中有一個專用於物體,一個專用於動物,一個專用於人物,一個專用於歷史人物,還有一個專用於神話中的英雄; 我有一個關於四季的文件夾和一個關於五種感覺的文件夾; 我在一個文件夾里彙集了有關我經歷過的那些城市和風景的紙頁,而在另一個文件夾里則是那些超越於空間和時間的想像的城市。當一個文件夾漸漸被紙裝滿時,我就開始思考我能從這裡提取出來的那本書了。

就這樣,最近這些年裡我一直都把這本書帶在身邊,斷斷續續地寫,每次一小段,經歷了一些不同的階段。有的時候我只想像悲慘的城市,有的時候則只想像幸福的城市; 曾有一個時期我把這些城市比做繁星密布的天空,而在另一個時期我總免不了要談到每天從城市中泛濫出來的廢物。它差不多變成了一本日記,記錄下我的心情與思考;所有的一切最後都轉變成了城市的圖像:我當時讀的那些書,我參觀的那些藝術展覽,與朋友們的那些交談。

作畫: Matt Kish

但是所有這些紙頁合在一起還沒有形成一本書: 一本書(我相信)是某種有開始有結尾的東西(即使不是一本嚴格意義上的小說),是一個空間,讀者必須進入它,在它裡面走動,也許還會在它裡面迷路,但在某一個時刻,找到一個出口,或許是多個出口,找到一種打開一條走出來的道路的可能性。

你們中的某個人會對我說,這個定義能夠適用於一部有情節的小說,卻並不適用於一本像這樣的書,人們應該像讀詩、散文或至多是像讀短篇小說一樣讀這本書。那麼,我想要說,即使是一本這樣的書,由於要成為一本書,它就應該有一個結構,也就是說人們必須在其中發現一個情節,一個旅程,一個結論。

作畫: Leighton Connor

詩的書我從來沒有寫過,但短篇小說的書我寫過多本,當時我發現自己面對要給那些單獨的篇章排序的難題,這有可能成為一個令人煩惱的難題。這一次從一開始我就在每頁紙的頂頭加了一個系列標題:「城市與記憶」,「城市與慾望」,「城市與符號」,第四個系列我曾經起名為「城市與形式」,這個標題後來顯得太普通了,於是最終被分配到另外三類里去了。

有一段時間,在繼續往下寫的同時,我在增多系列、或是將系列減到極少(最前面的兩個系列是基本的)、或者使它們全部消失之間舉棋不定。有許多片段我不知如何將它們歸類,於是我尋找新的定義。我將那些有點抽象的空幻的城市編為一組,後來我稱這一組為「輕盈的城市」。有一些城市我將它們定義為雙重的城市,後來我認為最好還是將它們分到其他的組裡。

作畫:Matt Kish

另一些系列,在開始時沒有預見到, 到最後跳了出來,我把按別的方式分類過的、特別是像「回憶」和「慾望」那樣的片段進行重新分配,例如「城市與眼睛」(其特點是其視覺屬性)和「城市與貿易」,這是以交換為特徵的: 記憶、慾望、路程、目的地的交換。「連綿的城市」和「隱蔽的城市」,這卻是我「故意」寫的兩個系列,也就是說,在我已經開始明白應該給予這本書以形式和意義時,就帶有一個明確的意圖。

正是在我堆積的材料的基礎上,我研究最好的結構,因為我想要這些系列相互交替,相互交織,而同時,這本書的旅程又不過多地脫離時間的順序,那些單獨的片段都是按這個時間順序而寫的。在結尾時,我決定將自己固定在十一個系列,每系列五個片段,這些片段被重新組合進由不同系列的片段構成並且有著某種普遍氣氛的章節里。各個系列進行相互交替的方式是儘可能最簡單的,儘管有人在這裡做過大量的研究以解釋它。

我還沒有說出我在一開始就應該說的話:《看不見的城市》就像是由馬可·波羅向韃靼人的皇帝忽必烈汗所作的一系列的旅行彙報。(在真實歷史中,成吉思汗的後裔忽必烈是蒙古人的皇帝,但可馬·波羅在他的書中稱他為韃靼人的大汗,而這在文學傳統中保留了下來。)我並不打算追尋這位幸運的威尼斯商人的旅程,他在十三世紀一直到達了中國,然後從那裡作為大汗的使者訪問了遠東的很大一部分地區。

現在,東方是一個已經留給專業人士的主題,而我不是這樣的人士。但是在所有的世紀里,有一些詩人和作家從馬可·波羅的遊記中獲得啟發,就像從一個幻想性的異域情調的舞台背景獲得啟發一樣: 柯勒律治在他的一首著名的詩中,卡夫卡在《皇帝的聖旨》中,布扎第在《韃靼人的沙漠》中。只有《一千零一夜》能夠肯定自己有一個相同的使命:這部書變得就像是一些想像出來的大陸,在這裡,另一些文學作品找到它們的空間;這是些「別處」的大陸,在今天,「別處」可以說已經不再存在了,整個世界趨向於變得一致。

這個憂鬱的皇帝,他明白他的無邊的權力並無多大價值,因為整個世界正在走向毀滅,一個幻想的旅行者在向他講述一些不可能存在的城市,例如一個微小的城市,它越來越大,最後成為由眾多正在擴張的同心城市構成的城市,一個懸在深淵上的蜘蛛網城市,或者是一個像莫里亞納一樣的二維城市。

在這本書每一章的前面和後面都另有一段文字,馬可·波羅和忽必烈汗在這裡進行思考和評論。馬可·波羅和忽必烈汗的第一個片段是我為第一章而寫的,只是到後來,當我面對那些城市時,我才想到其他那些章的這種片段。或者不如說,第一個片段我付出了很多勞動,並且剩餘了很多材料,於是到了某個時刻,我將這些剩餘材料(使節們的言語,馬可的手勢)的各種變體繼續進行下去,於是就產生了各種各樣的談話。

隨著我繼續寫城市,我展開了關於我的勞動的思考,也就是馬可·波羅和大汗的評論,而這些思考每個都是來自其自身;於是我試圖讓每一篇談話自己進行下去。這樣我就有了另一批材料,我努力使它們與別的材料平等地進展下去,並且在這裡,我做了一點在這樣一種意義上的蒙太奇,這就是,某些對話中斷,然後重新開始,總之,這本書是同時在辯論和詰問中進行的。

我相信這本書所喚起的並不僅僅是一個與時間無關的城市概念,而是在書中展開了一種時而含蓄時而清晰的關於現代城市的討論。從某個身為城市規劃專家的朋友那裡,我聽說這本書涉及到了許多他們的問題,並且不是一個偶然事件,因為背景是相同的。但並不是僅僅到了快要結束時,「人口眾多」的大都市才在我的書中出現; 那似乎是對一個古老城市的回憶的東西,只是因為被與眼前的今天的城市一同去想和寫,才有了意義。

對於我們來說,今天的城市是什麼?我認為我寫了一種東西,它就像是在越來越難以把城市當做城市來生活的時刻,獻給城市的最後一首愛情詩。也許我們正在接近城市生活的一個危機時刻,而《看不見的城市》則是從這些不可生活的城市的心中生長出來的一個夢想。今天人們以相同的頑固談論著自然環境的破壞和巨大的技術體系的脆弱,這種脆弱有可能製造連鎖故障,使各個大都市整體癱瘓。過於巨大的城市的危機是自然危機的另一面。

「特大城市」,也就是正在覆蓋全世界的連續的、單一的城市圖景,也統治著我的書。但是,預言災難和世界末日的書已經有很多了,再寫一本將是同義重複,再說也不屬於我的性格。我的馬可·波羅心中想的是要發現使人們生活在這些城市中的秘密理由,是能夠勝過所有這些危機的理由。這些城市是眾多事物的一個整體: 記憶的整體,慾望的整體,一種言語的符號的整體; 正如所有的經濟史書籍所解釋的,城市是一些交換的地點,但這些交換並不僅僅是貨物的交換,它們還是話語的交換,慾望的交換,記錄的交換。我的書在幸福城市的圖畫上打開併合上,這些幸運城市不斷地形成並消失,藏在不幸的城市之中。

本文編輯:王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輕芒APP 的精彩文章:

「你看,我沒騙你吧。」
像一條自由的魚在花間遊盪
肯洛奇:不灌雞湯不煽情,他的人物質樸到令人動容
Federico Babina 「微建築」系列
350萬賣掉倫敦兩居室的價格,這對夫妻買下了法國城堡之後……

TAG:輕芒APP |

您可能感興趣

奧馬爾?法斯特:看不見的手
看不見的牆——《愛你,西蒙》
《看不見的城市》:獻給城市的最後一首愛情詩
看得見的萬聖節鬼屋,看不見的迪士尼IP帝國
巴西電影《看不見的女人》戛納獲大獎
比《看不見》更燒腦!保羅新作《海市蜃樓》來襲
看不見的城市們——船游利西亞海岸
看不見的城市-巴黎之奧賽美術館
《看不見的客人》到《海市蜃樓》,西班牙懸疑佳作誕生記
黎曼:我們為什麼看不見高維空間?
錢德拉太空望遠鏡:揭示看不見的宇宙
吉岡里帆&高杉真宙,迎戰獵奇殺人犯!《看不見的目擊者》特別報道
《朗讀者》劉燁:用心去看才看得清楚,本質的東西眼睛是看不見的
《看不見的客人》
麗莎?蘭道爾:五次生物大滅絕或源於看不見的物質
為什麼我們看不見佛菩薩?
看得見的「島」與看不見的「智慧」
《菲雅爾塔的春天》——你看不見我,雖然我為你點燃
看見看不見的紫禁城
喬治亞是北約成員國,被俄羅斯揍的時候為什麼北約裝看不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