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的地理→歷史→地緣之路

我的地理→歷史→地緣之路

身為遼左海濱的一名90後,回想起自己與地圖、地緣乃至地理的緣分,還要追溯到小時候剛記事的階段。幼年時期卧室床邊掛著省城的街道圖,雖然看不懂圖上的文字與線條,可那斑駁的色彩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留下了關於地圖最初的印象。

後來上了小學,父親買來世界與中國的挂圖貼在牆上,每當經過那裡,便不由自主的停留在牆邊,觀察一個個國家、一座座城市以及縱橫交錯的山川河流,把它們默默記在心裡。隨後感覺這樣仍不過癮,把父親的世界地圖冊要了過來,並堅持在縣城的書店買下了第一本中國地圖冊。只要有空,就反覆翻看地圖冊,以至於書頁被磨得泛黃。好在從中我認識了每一個國家,記住了每一座首都,看著地圖,彷彿遊歷了祖國的南疆海島、領略了西北的大漠孤煙。在沒有能力四處旅行的條件下,地圖使我認識了這個廣闊的世界,開拓了一個小孩子的視野。

對地圖與地理的愛好使我對相關知識初步有了了解,至今清晰地記得在小學英語課上指出老師將澳大利亞首都當作悉尼的錯誤,在常識課上向老師和同學展示了國家與首都的配對技能,算是使年幼的我找到了最初的自信。放學後回家後忙裡偷閒的「遊戲」就是自己動手用「方格法」臨摹地圖,當把一幅歷史地圖臨摹完成,我便假想自己成為一國之君,在地圖上用鉛筆塗畫作戰,開疆拓土,為了這種「遊戲」,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張紙。

到了高中,我幾乎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文科,得以繼續學習所愛的地理。猶記得在歷史大航海時代一課上應老師的號召畫出了一幅世界地圖而被地理老師看中,成為了地理課代表,地理學科也成為了我高中時代最接近滿分的學科。最深刻的記憶是許多地理讀圖題需要根據經緯度判斷地理環境,而我總是眼尖的一眼識別出地圖畫的是哪裡,省去了判讀經緯度的時間……哪怕是半個國家輪廓、四分之一的省界,也沒法逃出我的法眼。生活里,每當接觸到新的地名,總是想方法到地圖上找找它在哪裡,同學的家鄉我也總是記得牢固。

隨著知識的積累,我也在思考地理與人文領域的相互關係,在我看來,地圖並不是簡單地符號與線條、彩塊,它代表了一方水土之上的人文風情、政治博弈、經濟的發展與交流……進入大學後,我選擇了歷史學,雖不是地理專業,可我沒有放棄對地理的愛好。讀史的同時,不斷思考史地之間的聯繫,找來歷史地理學的書籍反覆研讀。在接觸到互聯網後,驚嘆於網路上豐富的地圖資源而不能自拔,遂不斷搜集之,歷史圖、政區圖、地形圖、交通圖……等等都被我一一整理下來,以至於撐滿了移動硬碟。待到閑時,總會到谷歌地球上飽覽世界各地的名山大川、風景名勝。隨後,逐漸對地緣政治產生了興趣,閱讀了一些相關論著,仍覺得書中的論述較為宏觀,不能滿足我對細節的理解,使人閱讀後不能盡興。

還是在大三考研複習期間,本著了解地緣知識的初衷,一次無意中於網上搜索「地緣」這一關鍵詞,竟讓我找到了溫先生創始於2009年的《地緣看世界》這一雄文。頓感如獲至寶,仔細搜集了幾年以來這一帖子的全篇內容,閑暇之時從頭細細品讀,令我茅塞頓開,彷彿找到了解讀人地關係的鑰匙。每每讀到興之所至、意與作者相合之處,便彷彿有久旱逢甘霖的暢快,深感與作者神交已久。

現在的我,還只是學校里的研究生,不過溫先生的長篇大作,卻給了我觀察世界的嶄新角度與方法,對於思路的開拓與視野的提高實在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作者對地緣的解讀深入淺出,並親自製圖解說,筆耕不輟八個春秋,令我感佩至深,能得到溫先生長期以來的解讀,實在是地理、歷史愛好者的福音幸事。許多書籍在讀過一遍後便沒有重讀的慾望,然而《地緣看世界》一文卻值得反覆閱讀思索,文中體現的思考方式確實對我影響很大,溫先生的地圖也向我展示了普通地圖無法表現出來的內涵。

由於專業因素,我對溫先生《地緣看世界》一文的中東部分反覆閱讀多次,作者對中東各大國尤其是阿以衝突與中東戰爭的分析鞭辟入裡,使我第一次對這一熱點地區有了詳細的了解。明代蔣大器評羅貫中《三國演義》「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我想這用以評價《地緣看世界》一文也同樣適宜。溫先生之文不似學界論述那樣的枯燥乏味,以平白親民的文字解讀了故紙堆中艱深難解的事件,使更廣泛的讀者能夠從中受益。

溫先生對地圖的重視與把握,繼承了古人「左圖右史」的優秀理念,使讀者體會到地緣因素對歷史進程的深遠影響。歷史地理學泰斗譚其驤曾說過:如果歷史是一部戲劇,那麼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裡看得到戲劇。幸而溫先生為我們找到歷史戲劇所在的舞台提供了極為有益的幫助,使我們不在孤立單維的看待那些歷史事件,得以運用立體客觀的視角分析我們的過往,看待紛繁複雜的當下。

所以若有人問起最近三年來令我感悟至深的著述有哪些,我必會提及天涯論壇第一長貼——溫先生自2009年創作至今歷時8年500萬字的《地緣看世界》一文。溫先生親自製圖作文,講述了自華夏至西方、自文明初現至大航海時代波瀾壯闊的歷史格局演變,誠可謂左圖右史。以地緣為角度,以歷史為參考,闡釋身邊的政治文化現象。其視野之廣,角度之精,當不在斯氏《全球通史》之下。

如作者所言:中國傳統歷史思路是「人本歷史」。孫劉聯盟略施小計便能以弱勝強,但卻沒能告訴我們,為何長江那麼長,曹操一定要走赤壁過江;也會讓我們產生若無秦檜之母育此「不肖之子」,岳飛便可北定中原收復河山的錯覺。

作者從影響人群切身利害關係的地緣環境視角出發,敘述了山水之間的人類生存發展史,展示了我們曾追求「人定勝天」中的「天」究竟如何影響了我們今日的生活。使我們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值得每一位愛好歷史、地緣政治的讀者仔細品讀,增添一種看待過去與當下的新方法。

對於《地緣看世界》系列文章我會一直關注追尋下去,只要作者有新作付梓出版,我定會買下再次詳讀。最後,我仍要向作者溫先生致以深深地敬意,其文章之要旨、做事為人之理念均於我十分有 益;也感謝中國國家地理圖書對《誰在世界中心》一書出版所做出的不懈努力(能在中國國家地理工作也是我最美好的願望)。正是有了你們的堅持,才使讀者們得以收穫這一豐厚的精神食糧,更好地看待身邊的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緣看世界 的精彩文章:

TAG:地緣看世界 |

您可能感興趣

地理與歷史的互動
歷史地理的想像力:在「旁觀」與「介入」之間——讀《中古文學的地理意象》有感
地名背後的歷史:繁峙縣——蒲人祭祖之地
歷史地理學、環境史學科之異同辨析
歷史的另類臉譜:中西合璧的墓地風格,袁世凱自身也是矛盾體
金鑫榮:思想地理的歷史變遷——從中國思想家的地域分布談起
絕地求生沙漠地圖的歷史秘密,似乎還挺不「和諧」的
風俗地理幫你長知識——北京各城門的歷史沿革
大別山在哪裡?一個需要澄清的歷史地理問題
地理答啦:歷史上的「熱河」,是現在的哪座城市?
它是著名歷史文化古鎮,滇文化發祥地,夜裡本地人比遊客多
歷史和地理,其實密不可分
安徽曾隸屬於南京市的一個縣,歷史悠久,霸王自刎之地
你不了解的政治地理學:歷史上江蘇為什麼喜歡換省會
和少數民族交匯之地,青海西寧在歷史上起到了什麼作用?地球知識局
地名背後的歷史:渾河——「太陽之河」「神聖的河流」
那爛陀寺,真實歷史中的唐僧取經之地!
歷史的另類臉譜:墓地被稱為「袁林」,袁世凱一生最後的體面
藍勇:中國歷史地圖集編繪的歷史軌跡和理論思考
被遺忘的歷史勝地——黃河浢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