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力量訓練新思路,超高頻率訓練模型

力量訓練新思路,超高頻率訓練模型

時隔好久發一篇力量訓練內容,去年已經寫的夠多了,光那些內容消化了都夠練好幾年的了。這次是因為今年實驗性質的新型訓練模型已經實踐了半年左右,雖然樣本數不高(=6)但也算是有點數據能夠參考,所以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這半年來的新思路,希望對刻苦訓練的讀者有一定幫助。

當今健美風格訓練盛行,使得超細緻分化訓練深入人心,甚至很多人認為訓練就只能是一次練一個部位。其實這種低效的訓練模式根本不值得推廣,大眾都是業餘時間來鍛煉,本身可利用時間就有限,為何不選擇更高效的訓練模式呢?如果是新手,這種訓練方法更是讓新手收效極低。這次就走個極端,介紹個超高頻訓練模型——GZCL Method。

GZCL Method

GZCL高頻訓練模型是由美國力量舉選手Cody Lefever發明的,就是上圖這個大兄弟。這個模型和傳統的力量訓練模型相比,多了重視肌肥大和肌耐力的部分,可以說是一個十分全面的訓練模型。因為它的全面性,覺得有大眾推廣價值,從今年開始帶著客戶執行,力量水平普遍上漲15%,維度上升也比以往模型更快。最顯著的案例是:男性17歲0基礎,175CM 54KG,訓練3個月一個中周期,體重至60kg,維度均漲3cm,最顯著是力量水平,卧推75kg 深蹲90kg。

GZCL Method的設計概念具象化形容就是一個金字塔模型。

金字塔模型的概念是:將訓練分為三個大模塊,每個模塊的負荷和訓練量都有變化

頂端三角形(T1)訓練強度最高、訓練量最低,主要發展力量。

第二層梯形(T2)訓練強度、訓練量都為中等,輔助訓練和肌肥大。

最下方底部(T3)訓練強度最低,訓練量最高,提高輔助肌群能力與肌耐力。

這三個部分都安排在一節訓練課內,是這模型的基本原則。

T1:這裡安排三大項:深蹲、卧推、硬拉。每次訓練課只安排一個,訓練負荷75%-100%1RM。

T2:這部分是T1動作的補充,很多三大項的變化動作都是不錯的選擇。負荷在65%-85%1RM,每次訓練安排2-3個動作。

T3:這部分安排單關節動作,專註鍛煉某塊單一肌肉。每次訓練安排3個以上動作,至少3組、每組10-20次。

懂得原理之後,就要自己設計訓練計劃,這裡以我們設計的訓練計劃作為範例講解。

「主要深蹲」是指你最長練的深蹲動作,可以是高桿也可以是低桿。

「輔助卧推」是指平板卧推之外的卧推動作,可以是上斜,寬握,窄握等等。

「主要卧推」就是你最長練的卧推動作,一般情況下是平板卧推。

「輔助深蹲」是指除了你最長練的深蹲動作之外的動作,可以是六角桿,前蹲等等。

下面的內容比較重要!也比較複雜!請仔細理解一下!

表格里次數是指在中周期內的變化數據,但在一節訓練課里是不變動的。比如T1動作,第一周是6次,第二周增重後次數變成5次,第三周4次,以此類推到最後2次為止。T2與T3同理,只不過每周的變化沒T1那麼小,比如T2就建議10-8-6-4這麼變化,T3建議20-15-12這麼變化。

組數上要注意的是T1的3+。3+表示的是一共做3組,但最後一組,也就是第三組要做儘可能多的次數,一般建議是做比之前兩組次數多2-3次。舉例說明:如果計劃是每組3次,一共做3+組,那實際次數是做3-3-5或6。如果最後一組多舉不了2次的話,說明你安排的負荷過高了,如果超過3次就是低了。但有一個特殊情況,那就是在做臨近極限重量的時候多做1次就夠了,比如後期的每組2次的重量,一般情況下最後組做3次也是OK的。

作為訓練,不是鍛煉,每周訓練重量變化是必須的。變數就涉及到周期安排的概念,但內容太多下次再細講,針對這個訓練計劃這裡給出簡單的建議。訓練安排之前進行測試是必須的,你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知道極限之後就是訓練負荷的安排,建議第一周75%,第二周80%,第三周85%,第四周90%,第五周重測1RM,重新開始輪迴。以此往複進行周期疊加,這樣可以說每一個月都有一次新的提高。但要注意的是,周期開始的起點不要太高,不要急於求成,規律的漸進才能最大程度減少疲勞累積。(只是T1主項的安排策略,其他強度以個人力竭情況而定)

一周5天的訓練計劃,總計5次卧推3次硬拉3次深蹲這種訓練安排在很多人看來可能是十分不合理的,但如果你了解GZCL的原理你就能明白這樣安排的高效性。

T1動作採用低量負荷高,是明顯的力量提高訓練,這類訓練不會有明顯的疲勞感,是深層的神經疲勞。所以做完T1之後你還能有力氣做後面的動作。大重量訓練的必要性與優點這裡也不在複述,總之想進步快的,看到大重量,上去就是干就對了!

T2減輕負荷提高訓練總量,並且是和T1完全沒有關係的肌群,同時從第二天開始,T2動作的選擇都和前一天T1同類型,為的是主動積極恢復。不要小看了積極恢復的作用,它可比徹底休息不練能更快讓訓練肌肉恢復狀態。

最後的T3部分,是增肌訓練內容,安排上比較自由。但其實上表的安排是周一練背,周二練肩,周三練背,周四練胸,周五練腿,同時再加一個輔助T1主項的補充動作。增肌動作不用安排的眼花繚亂,有效動作安排1-2個練到位就可以了,就一般人的肌肉維度遠遠沒到「雕刻」階段,那些前中後束的訓練內容都是高手練的,你連肌都沒有還是先贈了再說吧。

GZCL之所以要區分主次,為了是能減少疲勞累計,在單位時間內完成儘可能多的訓練內容,不要再迷信什麼肌肉要休息48小時,那是因為你不知道積極恢復的作用。並且,訓練量的累積本來就是你能進步的基本法則,你一周練的比別人一個月都練的多,你肯定一周就能比別人強。訓練模型的本質就是,在不超疲勞上限的前提下,找出如何儘可能多安排訓練內容的方法。

篇幅有限,有不清楚內容的可以留言,會盡量回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引力健身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引力健身工作室 |

您可能感興趣

力量的耐力訓練
力量訓練-硬拉
訓練量負荷安排。綜合力量訓練——金字塔訓練法
力量訓練與腰圍
力量訓練與減肥
力量訓練怎麼做 推薦五種力量訓練方法
健身全攻略之力量訓練篇,力量訓練可不等同於你的其他訓練
減脂期, 超慢力量訓練
新手練習力量舉,訓練計劃這樣做,別用健美方式訓練力量舉
血壓與力量訓練
女性為何要進行力量訓練?力量訓練對塑型更有效?
力量訓練時分組訓練與單組訓練全面比較,分組訓練更高效
單腿硬拉快速訓練技巧及靈活度訓練技巧
居家訓練之力量訓練
這套強悍減肥訓練計劃與食譜,比傳統力量加有氧的減肥訓練更高效
力量舉訓練的進步思路
空軍在教練機進行失速尾旋訓練 提高新飛行員訓練水平
還在忽視訓練握力的重要性?增強握力 高效訓練
力量訓練的意義
澳大利亞進行高效率的噴氣式戰鬥機訓練模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