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從扎染自身的語言說起

從扎染自身的語言說起

我對扎染的興趣來自母校。一根針,一根線,一塊白布,幾包染料。架口鍋,水燒開,就可製造驚喜和神奇。與扎染就此結緣,直到它成為心中一個夢。

我想像自己活在2500年前那個「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年代,過的是《詩經》里「氓之蚩蚩抱布貿絲」的日子。在那個「八月在績載玄載黃」的時節,鄰家開了染缸,我拿匹白布去蹭色,恰有鄉鄰同染,躬身如儀,互道祥和。禮畢又恐幾家布匹混淆,便取索線一根繫結於自家布頭,以示標記。不料想染色結束,拆去扎縛索線,染好的藍底上清凌凌綻現一白花印記……

也許,這就是扎染的誕生故事,純出偶然。發明者可能是張三李四王五,不曾登記專利。而技藝,卻隨靛藍、隨染缸、隨一代一代的日子,延續下來……它讓我著迷。

那時,我成天泡在水裡,浪在水裡,眼瞅著女子們紡線飛梭織就的一匹匹白布浸入水中,任水草纏綿,魚兒嬉戲,任水草滑過五彩絹羅,出水時搖曳出滿天霞光,幻化出江南染坊曬布場的花色飛揚……沉浸於扎染中,我覺得我的世界無需太大,能夠容納幾口染缸、幾池清水,足矣。少有人體會染就的織物脫水之後觸摸耳朵、眼睛、鼻子、嘴唇的感覺,少有人在寒冷時把頭埋進染織纖維里,體驗皂香與清新空氣在胸腔里混合的味道……而此時,自己的天地似乎格外清明,心田裡憩息的那一池幽水,也會就此蕩漾,就此闊綽。它彷彿能夠把天地盛進內心,還原出天空的蔚藍、河流的清澈和白雲的潔凈。

30多年前,我在湖北美術學院的課堂上接觸到了扎染,從而認知了這一手工印染技藝。據《二儀實錄》文獻記載:「秦漢間有染纈法,不知何人所造,陳梁間貴賤服之。」它起源於秦漢,到了六朝時,已經是「貴賤服之」,廣泛流行。染纈即指扎染。2000年來,我國民間,特別是雲、貴、川一帶一直流傳著這一古老的民間印染工藝技術。

何為扎染?簡言之,傳統的扎染就是用棉線在白布上繞個結——此謂之「捆「或「扎」;扔在染鍋里打個滾,謂之「浸」或「染」;拆解開來,被扎之處因防止了染料的浸潤而留住了底布的本白,便現出點兒白花兒紋樣什麼的——就是這扎染了。

當今,這一傳統工藝已經回到了人們的生活中來。在現代服飾和許多染織裝飾品的花色樣式中,它已成為一門自成體系的特種工藝而被廣泛應用。扎染作為東方古國的民藝瑰寶,從華夏大地走向了世界舞台,也成為了東西方文化藝術交流不可或缺的靚麗使者。

我是幾乎沒見過扎染而開始扎染的。記得學校有個工作間,當年張庸老師弄來一口鍋和幾包直接染料,水一燒開大家就胡亂玩起來。好的是同學中有友偉兄見識多,守在我身邊像個小老師似的嚷著叫著讓我這樣那樣的……

現在回想起來,老師們沒有去教我們一些程式化的東西多好,如果當時我們被告知扎縛分成串扎、撮扎、縫綴、縫扎、疊勝等,染色分成浸染、暈染、卷染、潑染、夾染、點染等等,也許人會感到索然,我也可能就失去了縱向探索的興緻。

我的畢業設計製作似乎對扎染的水墨效果發生了興趣,染料滲發進織物產生的朦朧感讓我樂此不疲。《猴撈月》《貓頭鷹》等就是那個階段的嘗試。

美院畢業那年,經丁同成、劉一聞老師的推薦和指點,我和同學蘇牧一道,曾去了四川自貢富台山,拜訪過掌握著傳統扎染精湛技藝的張宇仲老先生。老人家知道我們千里迢迢考察學習傳統扎染的目的後,毫無保留地搬出他自己製作的以及他苦苦收集、珍藏多年的幾大箱民間扎染品,給我們一一講解,手把手地向我們傳授那幾乎頻臨絕跡的技藝。當老人家見到我的幾件畢業設計扎染作品後,很是興奮。他說我走了一條完全不同於傳統的路子,並勉勵我繼續走下去。那年,我和蘇牧兄一道跑了雲、貴、川一帶民間印染底蘊較為深厚的幾個地區,接觸到那些散落在民間的原生態的印染技藝。

有了這些廣泛的接觸後,我開始思考扎染自身的藝術表現語言及相關問題。通常說來,藝術特徵愈加鮮明、愈加個性化,則其形式表現的範疇和類型一定受限,即造型樣式表現閾值愈小。儘管傳統扎染形式表現較為單一,但觀看扎染所形成的細節表現,仍然可以窺見其染色效果的萬千變化。如果從它形成的源頭出發來追溯其語言表達特質,便不難探究出它特有的造型及其視覺特徵:

1.不可重複性

有別於民間的藍印花布,扎染無需雕刻模板重複套印,之所以被稱為印染,是因為它可以通過面料的重疊造出相同的紋樣,扎染上稱之為「疊勝」。「疊勝」雖然有大致相同的染色效果,但由於面料層數的變化,扎縛力度的不同以及染料滲入透徹程度的各異形成染色的深淺變化,加上各層纖維的吃水反應不一,通過對比觀察,用肉眼就可看出每一層的差異和變數。無需模版的「疊勝」技術,成就了扎染的不可重複性。這一點,為扎染的創造提供了無限的魅力空間。

2.偶然性

繩索捆綁的鬆緊力度、織物重疊的層次、染料滲發的位置、染液溫度的高低、染色時間的長短等等,諸多的條件變數,使圖形形成的偶然性大增。染物一經捆綁而產生的紋理圖形,必是一種點線面的張揚狀態,一蹴而就,渾然天成,彰顯出其獨有的奇妙形象。偶然性,成就了扎染造型具備的生動活潑、嫵媚撩人的視覺效果。

3.溫潤朦朧感

染物材料和繩索扎縛的柔韌性以及不同染料的碰撞與交織、滲透與排斥、染液和染色助劑的相互作用,所表現的溫潤朦朧感,都有可能形成變幻莫測、瑰麗璀璨的色彩,這種豐膩的肌理和絢爛的色暈效果,是機器生產望而卻步的。

4.面料的透光性和雙面觀

與普通繪畫顏料的覆蓋性及紙張畫布等材料的遮光性不同,扎染使用的材料,因是棉麻毛絲一類織物,加上染料上染織物形成的分子結合性而非顏料的覆蓋性特徵,使經染色後的織物呈現出雙面觀的效果,因此裝裱後極具透光性,而前者只宜單面觀。這點讓人聯想起綉品中的雙面綉。

「是一個人感受的豐富性、而不是發生在他生活中的事件的密度,決定他生活的質地;是一個人的眼睛、而不是他眼前的景色,決定他生活的色彩。」劉瑜的這段話把感受的重要性表述得非常精到。

我喜歡從微觀的角度審視扎染的細節。如同喜歡詩的句式,得從一個個詞、一個個字認真「摳」起。把扎染所傳達出的一個個細節研究透了,找到扎染本身的視覺語言辭彙,並用它來作向度上的開拓。用一個個點、一根根線、一塊塊顏色上拯救自己,只有這樣,無論是在微觀上還是宏觀方面,才有可能讓人產生一個「扎染的可能,遠未被調換出來」的興奮狀態。(呂唯平)

《中國教育報》2017年06月30日第4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大型民族器樂劇《玄奘西行》將在京首演
古詩詞中的「隱」與「顯」
高校聘兼職教授得拿出專業精神
「傳統戲曲的歷史、現狀與未來」學術研討會舉辦
12位傑出民樂演奏家同台亮相北京音樂廳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穆濤:從道德一詞的瘦身說起
肺癌怎麼治?還要從從韓愈說起
從立身中正和放鬆說起!
從內傷說起吧
給蛋黃澄清一下,從一句謠言說起
從《胠篋》說起
為什麼有時想嘔吐,讀懂身體的自我保護反應,從嘔吐說起!
為什麼說端午節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還要從這些習俗說起
感冒,從身體潛伏的病毒說起
說謊專家,假的也能說成真的,說起謊言不臉紅的三大生肖
從世界和野心說起
當說起文身,我們在想些什麼?
諺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用日語怎麼說
從韓寒怒懟爆款抒情文說起,一直想獨立發展的摩拜,何以選擇賣身?
言論自由有界限嗎?從極右翼加拿大人到紐西蘭演講風波說起
爐石傳說:從奇偶雙雄說起,居然有這些要求苛刻的卡牌!
這些星座對於愛的表達太隱晦,明明深愛卻無從說起
不懼死,何懼生?-從茅侃侃自殺說起
從陌生人說起
富勒對產品到底有多執著?從自研微動的手感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