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牛油果如何贏得澳大利亞的歡心

牛油果如何贏得澳大利亞的歡心

在牛油果成為一個文化現象前,澳大利亞人僅在兩道菜里使用牛油果:給蝦子雞尾酒拼盤裡當配菜,或是在沙拉里做點綴。所以是什麼導致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呢?

可以為你解答的是安東尼·艾倫(Antony Allen)。在澳大利亞沒有幾個人對牛油果的了解能超過他。

溫柔細語,帶著阿德曼的眼鏡,艾倫先生是一個有專業資格的園藝師,也是國際牛油果協會(International Avocado Society)的現任主席,曾任澳大利亞牛油果協會(Avocados Australia)的行政總裁。

艾倫先生還是昆士蘭牛油果種植商聯盟 - 牛油果革命 「果革」(The Avolution)的行政總裁。他們在社交媒體Pinterest的頁面提供了一個吸引眼球的分類法, 包含有"亮眼食物信息"(catchy food info), 「新鮮零售」 (fresh retail)和 「美味食物」 (recipes yum)。

在果革的網站上,他的個人簡介上附著的是一棵哈斯牛油果樹。但是艾倫先生可不是一開始就大力倡導這個綠皮之物的。

「以前每當我媽媽把牛油果放進沙拉里的時候,我都會把這個軟泥似的東西挑出來,」 他說。「我是不會碰它的。」

澳大利亞牛油果的數量

有好長時間,被歸類為做沙拉的食材多少也給 [牛油果]帶來了一些污名, 艾倫先生說。

以前的那些日子可一去不復返了。 關於牛油果價值的意識不斷增長,它所含的單一不飽和(或「好」)脂肪,再加上集中火力的市場推廣,在澳大利亞水果界引起了一股瘋潮和瘋狂的 [售賣] 數字。

預計澳大利亞在2025年前將出產十萬噸牛油果。Supplied: Kev Gahan

在過去的十年里, 人均的消費量翻了三倍(從1.2千克到了3.5千克),生產量則超過了兩倍(到達了六萬噸)而行業總產值幾乎是以前的五倍 (從一億到4.6億)。

正如現任澳大利亞牛油果協會的主席約翰·塔斯 (John Tyas)說的那樣: 「一旦人們嘗過了牛油果的味道,其實真的沒有什麼別的可以替代。」

澳大利亞牛油果的行業總產值約為4.6億元。Supplied: Kev Gahan

一個標誌的誕生

牛油果並不是澳大利亞本土的產物。他們的種子在1840年被帶到澳大利亞,然後被種在悉尼的皇家植物園中。

一開始,什麼都沒發生。

就如同塔斯先生說的那樣: 「他們就靜坐在那兒一個世紀,沒有人理會或拿它做些什麼。」

這些莓子 ——沒錯,從牛油果樹上結出的果子,理論上說其實是莓子——在中美和加勒比地帶早就成為了一個飲食的組成部分。

多年下來,儘管有著許多健康益處,牛油果還是未能在西方的飲食界佔有一席之地。

在1915年的一個加利福尼亞牛油果協會的年度報告上, 一位來自國外種子與種植引進辦公室的農業探尋家問到: 「為什麼這個果類品種的非凡價值沒有更早地被發現?」

據塔斯先生, 其中的一個原因是牛油果比較難種植——大部分的果類只在次熱帶地區繁茂生長,而他們的根系比較弱。

「他們愛水,但是又不喜歡根莖被弄濕,」 他思索道。 「所以他們比較脆弱。」

這個果類的商機也有限,在滴灌方式沒有發展到可以抵禦肉桂真菌的時候, 它在植物病原體界里可是個牛油果的天敵,阿茲台克人把牛油果稱為鱷梨。

擁抱牛油果

一旦你摸清如何商業種植牛油果,如何讓人們願意食用又是另外一個問題。

「這是一個逐漸增量的過程,」 艾倫先生承認。

攤當水果產品依靠非常簡單的廣告方式: 在澳歷史上最成功的水果廣告標語是,你可能也記得,其實就是不斷地重複「香蕉」這個詞。

對牛油果來說,這個廣告信息是更含蓄些的,在使用上也有變化。

「我們必須要讓這個產業更新換代,」 艾倫先生說道。也正因此, 「加上一個牛油果」 金句就誕生了。

不管是甜是咸,熱菜還是冷盤,都沒關係: 「這是給人們提供一個角度 [告訴大家] 牛油果能向其他餐食提提供的東西,就像是它提供給沙拉一樣。」

澳大利亞大部分的牛油果是哈斯牛油果。 Supplied: Kev Gahan

在牛油果產業正在[宣傳]新的標語口號之際,趕上了一個全澳營養意識[的風潮]。

「身體健康成了澳大利亞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 艾倫先生先生說。

「所以你開始看到 [牛油果]被加到巧克力摩絲里,蛋糕里還有烹飪中——很多類似的東西。」

在這個社交媒體Instagram上盛行健康博客手的年代, 牛油果有額外的有利條件:它的果肉是鮮綠色的。

牛油果在全澳的每一個州都全年生長。這種常態規律性讓它們在澳的主要零售領域炙手可熱: 超市雙寡頭壟斷。

「正因為牛油果是一個全年生產的 [水果], 這就讓零售商們能夠支持它," 塔斯先生說。

澳大利亞每年生產六萬噸牛油果。Supplied: Kev Gahan

反過來,消費者知道這裡總會有一款來自美洲的鱷梨 (牛油果)等著他們。

「這也幫助消費者們養成了一個有規律的購買習慣,」 他補充道。

「牛油果泥」 的這一代

當人口統計學家伯納德·索爾特 (Bernard Salt)說年輕人在咖啡廳里花太多錢買牛油果泥,以至於無法負擔房子的首付,這個來自加勒比地區謙卑的食物單品,變成了一個階級和年代戰爭中的一個意料外的亮點。

除去索爾特的理論在經濟學上不成立(Economic dismantlings of Salt s theory) [這一點]不說,在一間咖啡館裡點牛油果泥現在變成是一個, 如巴特對牛排和薯條的說法一樣,「是一個關於天性和道德 [的選擇]」 。

在被壓成泥時,牛油果提供了一個便捷的年代縮寫——即對Y 時代的浪費做出的抗議,對他們貧困的情況提供了一個因果聯繫。而不是出離憤怒的感覺。

「每每談到千禧一代,談到牛油果,你就引起了導火線,」 《華盛頓郵報》的記者傑恩·奧倫斯坦 (Jayne Orenstein)這樣告訴澳廣的金錢欄目 (the Money).

「就好象牛油果代表了千禧一代(所有不好的)問題!」

如果你想想牛油果是如何發跡的,這是非常讓人吃驚的。

謙卑的起點

「我都不知道為什麼要把它擺上去,」 比爾·格蘭傑 (Bill Grange)談到他在1993年,悉尼的旗艦餐廳 bills,將牛油果當作一個配菜放在菜單上的這個決定如此說道。

「我以前就喜歡牛油果,加上我覺得如果在吐司上放一些番茄會很棒。」

他並不是唯一一個,一旦上了菜單,牛油果吐司就變得非常受歡迎——這在很多千禧一代出生前好久就有了,就更沒有人用社交媒體了。

後來,格蘭傑更把更多的花樣品種的食譜放到了烹飪書中。

「我記得當時在想, 『這可真傻。 『人們會覺得我把做牛油果吐司的方法寫進烹飪書[這一舉動]很蠢,』」 他說。

格蘭傑——還有澳大利亞更廣的咖啡廳文化——被認為有助於這項菜品在全球的興起,雖然早在1915年的加利福尼亞牛油果協會的年度報告中就在其相關的食譜部分記載道,牛油果吐司「是享用牛油果的最佳方式之一」。

對格蘭傑來說,牛油果稱霸全世界是完全沒有計劃的,[是]「完全的巧合」。

澳大利亞被認為有助於這項菜品在全球,包括在亞洲等地的興起。Supplied: Kev Gahan

美食烹飪預言可不是他的主要職責——他希望能好好做美食——當被繼續詢問後,他說出了另一個競爭選擇:米飯類的早餐。

「人們現在更注意不攝取過多的麩質,」 他說。

「在很多文化里,米飯類的早餐已經是相當普及了,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它們可能會變得非常直接,日常的一件事。」

本文內容由Kate Pearcy研究調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BC澳洲佳 的精彩文章:

烏魯魯巨石是怎麼形成的?
聚光燈下的馬戲達人:何智明
科學家發現溫度如何導致爬行動物的蛋展開性別轉換過程
澳大利亞的「凍」體驗

TAG:ABC澳洲佳 |

您可能感興趣

用最便宜的胡蘿蔔偷最貴的牛油果?這種新型偷竊法從澳大利亞火到英國!
寶寶多大可以吃牛油果,要注意什麼
當水果遇到設計大佬:香蕉變成「賽亞人」?牛油果比西瓜還美艷!
注意:牛油果沒洗乾淨有細菌!寶寶吃牛油果的好處真多!
奇亞籽布丁、牛油果塔汀、燕麥甜菜拿鐵,高顏值的它們好吃又健康!
非洲肌肉小伙們鍾愛的牛油果,對於健身到底有何作用?
牛油果奶昔要趁冷吃,美味寶寶好愛!
牛油果是寒性還是熱性?你適合吃牛油果嗎?帶你了解牛油果的特性!
科顏氏牛油果眼霜真的有那麼好嗎?
健康美味的牛油果小菜,讓午夜球賽更精彩
開心牛油果凍芝士
韓媒:中國愛上牛油果,致美國漲價澳大利亞斷銷
肥豬肉打敗牛油果,竟然更健康?別鬧了
「牛油果多肉」皮膚白皙,面容姣好,網友:心動的感覺
寶寶吃牛油果好處多!怎麼做輔食才最好?媽媽要學牛油果輔食做法
霸屏盛夏的「牛油果綠」,真的誰穿誰顯白?
牛油果長大的過程 你們自己在家種過牛油果嗎
健身界第一網紅「牛油果」,怎麼才能吃得優雅又健康?
最近火了「牛油果裙」,辮兒哥哥張雲雷也換上了,不小心帥出偶像范!
寶寶如何吃牛油果?牛油果能不能多吃?這些知識爸媽務必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