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敷勞宮,既能發汗,又能止汗
藥物:
葵花子,珍珠粉穴位:
兩側勞宮穴
方法:
想要發汗,就剝幾粒葵花子,搗碎貼在兩隻手手心,外面用醫用膠布固定;想要止汗,就買一包珍珠粉,取一些放在手心,用醫用紗布和醫用膠布固定。勞宮穴在哪?
雪蓮花與葵花子的實驗
在外治法大師吳師機的著作《外治醫說》里,有一個手心握葯發汗的方法,很值得我們探討。因為手心和心臟是相通的,「心在液為汗」,也就是說,心臟主管著人體汗液的排泄。如果把葯握在手心裡就能發汗,那麼,在治療一些發了汗就能好的病症時,實在是太方便了。《外治醫說》的原文如下:
掌亦屬心,心主汗,故握葯能發汗。治積聚及老人虛寒便秘,握葯又能下積。中風,用蓖麻仁半粒,搗爛塗掌上,攤掌於紙薄,掌上置碗,以熱水沖入碗中,靜坐片時亦汗。
這裡雖然提到掌心能發汗,但只給出了中風感冒後的發汗用藥,總不能普通感冒也用蓖麻仁吧。而且蓖麻仁很不好買,現在藥店很少見到,所以,我嘗試著做了點改進。先用雪蓮花在自己身上做試驗。我摘了一點點雪蓮花瓣,放在右手心,大約10分鐘左右,左半身出了一些汗,但右半身沒有出。
看來,雪蓮花的發汗作用很強,我又想起了葵花子。於是我就用一包超市裡賣的普通葵花子,剝了一粒仁,搗碎貼在右手心,外面用醫用膠布固定。這次,大約半小時左右,腹部和背部變得很暖和,但是沒有出汗。後來,我在左側手心也貼上,這下全身都暖和了,不過也沒有出汗。
人的手心是勞宮穴所在的位置,勞宮穴是人體心包經的火穴,也就是為人體提供熱量與能量的火爐。而葵花子有祛寒的功能,所以用葵花子外貼勞宮穴,就好比在火爐外又添加了一台鼓風機,可以使人體更快地變得溫暖起來。
這其實是個意外的收穫。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有人受寒後還會胃痛或後背發冷,那麼,就用葵花子仁貼手心這個最最簡捷的方法吧,很快就能好轉。
如果夏天在有空調的環境里受了涼,
這個方法也剛好能用得上。
一包珍珠粉,告別大汗淋漓
既然在手心外貼熱性的藥物能夠發汗,那麼從理論上來說,在手心外貼寒涼的藥物肯定也能夠止汗。想來想去,既能幹爽地放在手心裡,又能夠清熱止汗的東西,除了珍珠粉還有什麼呢?
珍珠粉就是珍珠磨成的粉,中醫認為此物性偏寒涼,既能養肝、明目,又可清熱、瀉火、止汗,藥店或專賣化妝品的商店裡都有出售,買那種10多塊錢一包的就可以。
一年四季,不分冬夏,動不動就大汗淋漓的朋友這回可是有福了。買一包珍珠粉,取一些放在手心,用醫用紗布和醫用膠布固定好,清清爽爽,既省事,又省錢。
猜你喜歡
不管哪種感冒,掐右手勞宮就好
版權聲明:文章摘自《不生病的智慧4—易經內病外治法》欒加芹著,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
註: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花生,大補您的肺和胃
※久坐不運動,後背疼痛不容忽視,1招幫你找回健康
※腳踝扭傷了怎麼辦?要用對稱點來治就好
※端午節話艾草
※在解毒方面,黃芪當為君王
TAG:穴位大全 |
※發汗後,燒退了,疾病可能更深了
※感冒時,運動發汗能好得更快?還有可能會引發這些疾病
※產後「滿月發汗」科學嗎?到底能不能做,一看便知
※復溜穴:汗多可止汗,汗少可發汗
※能發汗消痘催經抗疲勞的葛根湯
※火遍母嬰圈的產後發汗,做還是不做?
※多發汗更減肥?補完水可能又「打回原形」,流汗過多還易發生這種危險!
※它能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消腫,還對麻黃鹼的誕生功不可沒
※發汗不得法,後果很嚴重
※喝薑糖水發汗能逼出體內的寒氣和濕氣嗎?
※孩子感冒發燒,用被子捂捂、發發汗就好?小心造成「捂汗綜合症」
※產後發汗,排毒是假,要命是真
※養胃發汗防脫髮,還能祛除老年斑,買一瓶調味品全部搞定!
※發酵調味品中,屬它最下飯,吃了發汗去惡寒防治濕氣,大暑要多吃
※產後不發汗,月子病可能會困擾女人一生!
※產後發汗到底是排汗還是排寒濕?寶媽們要了解
※產後需要發汗排毒嗎?
※發汗治療腹痛,效果挺神奇
※這味中藥很奇妙,發汗時用它的莖葉,止汗時用它的根!
※夏季遭遇感冒,別靠「發汗」來退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