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減重治療,孩子如何不「勞」而獲?

減重治療,孩子如何不「勞」而獲?

「一周資訊」第19期,減肥這事兒,父母努力就行了,孩子在不在其實無所謂?

編譯丨二甲雙胖

來源丨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減重治療,孩子不參與居然都有效?

JAMA最近發表研究發現,超重兒童減重治療,不一定需要孩子參加,只需要家長努力。

這意味著小屁孩兒們可以逃過一劫?

研究者解釋道,基於家庭的減肥措施(FBT)被認為是短期和長程兒童減肥治療中最有效的模式。但是,FBT主要由專業的醫療中心提供,它需要家長和孩子特定時間成組參與治療,這對於忙碌的家庭來說可能是個挑戰。

然而研究者對此進行了試驗後發現,基於父母的減肥措施(PBT,孩子不參與)和FBT在治療結束時,孩子的體重指數分數(BMIz)的下降是相似的!

研究過程

這個隨機非劣效性試驗納入150名8-10歲的超重和肥胖兒童及其父母,分別進行PBT和FBT治療,試驗持續24個月。前6個月,兩組的父母均參加20個小組治療,每個至少持續1小時;他們還會參加30分鐘的行為教練的個人治療,而FBT組的兒童會同時參加這些治療,PBT組的兒童則不參加。

研究者發現兩組兒童的首要終點——體重下降數並無差異,PBT組BMIz為2.02,FBT組為1.98;在研究結束時兩組的平均BMIz都剛超過1.8,結果都支持非劣效性;次要終點(父母體重下降、兒童和父母能量攝入、兒童和父母運動活動、育兒)在兩組中也是相似的。

其實,兒童和青少年肥胖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從孕前、孕期、嬰兒期、幼兒期、兒童期一直持續到青春期,給父母提供有科學依據的建議能改進育兒知識,從而加強肥胖的預防和治療。

基於學校對健康飲食習慣和體育活動的干預是預防兒童肥胖的另一個重要手段,而父母、孩子、學校、社區甚至當地政府多方聯合的策略,可能是預防和治療兒童肥胖更有效的方法。

所以孩子們不是坐享其成,多方聯合的努力才能控制肥胖趨勢!

參考來源:

http://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880866

減重手術或可導致酒精使用障礙!

一項長期隊列研究發現,與其他減肥手術和可調節胃綁帶術(LAGB)相比,胃旁路術(RYGB)患者術後酒精使用障礙(AUD)的風險持續顯著升高!

這個前瞻性觀察性研究完整隨訪了基於10家醫院的2003例減肥手術患者,其中1481例行RYGB,522例行LAGB,年齡中位數為47歲,女性佔79.2%,基線BMI中位數為45.6kg/m2;AUD的鑒別依據自我報告AUD癥狀進行評估,每年隨訪1次,持續7年。

結果發現,與LAGB組相比,RYGB組患者年齡較小,BMI高,無業者、未婚比例高,學歷、年收入也高;RYGB術後第五年AUD癥狀的累計發生率高於LAGB(20.8% vs. 11.3%)。

更重要的是,儘管有21%的RYGB患者有酒精使用問題,但接受治療的比例不足4%,這表明對減肥術後的酒精濫用問題的處理並不充分

研究者Wendy C King博士說,對於臨床醫生來說,關鍵是減肥手術患者複診時需篩查他們的AUD情況,該研究特別提示了持續篩查的重要性,因為在最初的兩年內不是每個人都會出現問題。

減肥術後AUD風險增高的機制

葯代動力學和藥理學研究發現,與其他減肥手術相比,RYGB患者血清酒精峰值濃度較高,更易到達,持續時間更長。

一個有爭議的理論是「成癮轉換模式」,也就說肥胖患者術前有食物成癮術後轉無法吃大量食物而換成酒精成癮。然而研究者調查暴食症和進食失控者後,並沒有發現它們與AUD有關。

另一個AUD相關的可能機制是減重手術作用於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通路。Capehorn博士說,我們都知道GLP-1類似物存在於腸道,可影響大腦,而減重手術涉及到腸道,它可能影響GLP-1通路。所以減肥術後腦內生物化學發生改變並不驚奇;目前還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和作用,也不知道它可能涉及的神經通路,但是可以通過MRI掃描來研究。

總之,這些研究成果並不令人驚訝,它可能是患者不應該倉促進行減肥手術的原因之一,者可能部分歸咎於媒體,讓患者產生減肥手術後他們可以變瘦的印象,但並很少有人意識到,減重手術僅有1/3的確如此,1/3僅是順利,剩下的1/3非常糟糕!

研究者認為,美國代謝及減重外科手術協會建議應告知患者減肥術後AUD的風險,甚至建議高危人群戒酒,尤其RYGB術後;這些建議並沒有明確定義哪些是高危患者,在研究中,他可能是男性、年輕成年人或吸煙者。

參考來源:

http://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88084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的精彩文章:

嘔吐腹痛,原因竟然是……
二甲雙胍「又被黑」,神經退行性風險真是它的錯?

TAG: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

您可能感興趣

孩子超重?如何幫他健康減重
減肥≠減重?為什麼拚命健身卻總是瘦不下來?這些錯誤不可忽視!
減肥不是減重,你關注的,不應該只是自己的體重!
怎樣跑步才能減肥呢?如果你做不到這些,就很難減重
減重必看!睡眠不足令你瘦不下來
減重與減脂,兩者有什麼不同?我們應該選擇誰?
如何避免減重成功後反彈?
體重輕了,就代表你瘦了?不不不,減重不等於減脂
減重不易,反彈容易…如何才能減肥不反彈,做到這6點就好了!
想減肥,能做減重手術嗎?
誰說減肥需要餓肚子?3種「減重」主食,你吃了嗎?
既然減重對糖尿病的治療很重要,而抽脂可以減重,那麼抽脂治療糖尿病怎麼樣?
一刀切就能減肥,減重手術如何幫助糖尿病人改善血糖代謝?
不懂脂肪,談何減肥?別傻傻的只知道「減重」!
壞習慣讓你胖?這樣做可以減重!
不運動不節食能減重嗎?注射它或許可以!
為何少吃或挨餓反而無法減重?4個建議讓你減肥又健康
消食減重,滋陰養胃,節後就該這麼吃!
減脂不等於減重!如何正確理解體脂率?
節後減重 不可不知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