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王三喜:10秒自測體內是否有濕氣,濕毒應該這樣排,看完秒懂!

王三喜:10秒自測體內是否有濕氣,濕毒應該這樣排,看完秒懂!

「濕氣」是近年來養生關注的重點,老話說,濕氣不除,百病生。在中醫的觀念里,濕氣是百病之源,體內濕毒得不到及時排出,就可能會誘發各種身體疾病,包括濕疹、腳氣、婦科病以及腫瘤等。那麼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濕氣重呢?濕氣重要怎麼排呢?

一分鐘自測體內是否有濕氣

(1)無論幾點睡,總感覺睡不夠,晨起覺得很困,覺得身上老有東西包著自己,懶得不想動彈;

(2)刷牙前先照鏡子看一下自己的舌頭,如果發現舌苔黃中帶膩,舌頭腫大,舌邊有齒印;

(3)刷牙時總感覺噁心乾嘔,嗓子裡面總有東西——絲絲拉拉、不乾不淨;

(4)如廁時注意觀察大便,大便長期不成形、溏粘,上完廁所後,便便黏住便池/馬桶,很難衝掉。

以上癥狀佔有兩個,即可說明體內有濕氣,且濕氣較重。當身體濕氣可以用肉眼觀察時,說明你要注意祛濕了。此外臉上長痘痘、後背長紅疙瘩、小腹肥胖等,都是濕氣重的表現,可從多個身體變化中觀察。

中醫認為體內濕氣重,脾虛佔有很大的原因。脾主運化,主要負責將體內代謝產生的水濕排出體外,一旦脾運作功能受損,則濕氣滯留體內,導致身體水濕大盛。而水濕重又會加重脾虛問題,長期以往形成惡性循環。因此中醫祛濕講究健脾+利水同時進行,這裡推薦一個有效的方子:

馬齒莧薏仁茶:芡實、炒熟的薏米仁、赤小豆各10克,冷水浸泡一小時,加水煮開後,放入馬齒莧、淡竹葉、槐米、綠茶各5克,再次煮半小時,早晚一杯,效果極好。

芡實和槐米有健脾利濕的功效,祛濕先健脾,幫助水濕運化。馬齒莧、薏仁、赤小豆以及淡竹葉等有著極強的除濕、消腫的功效,祛濕和健脾搭配,祛濕更快更徹底。祛濕不在一朝一夕,想要清空體內濕毒,就要堅持!

穴位貼敷:你可能聽過,生薑能夠祛濕,但是用發酵姜根粉做穴位貼敷療法,效果最好。

經過長年累月留在體內的濕氣怎麼辦呢?可以通過穴位貼敷的方法,進行除濕。穴位貼敷是中醫外治的方法之一,在中央台的「健康之路」節目中有科普。睡前貼再足底的湧泉穴,早起撕掉,在睡眠中祛濕。在古代叫做「延年湧泉膏」,經過現代的改良叫酵素足貼,可在馬/雲/那裡搜「王 三喜祛濕」。此配方比其他效果更好,有獨家的發酵姜根粉。

通過穴位,外界的藥物、能量、信息能夠最迅速快捷地流通到身體各處。貼敷時要對準穴位經絡,以經絡的傳導疏通,向體內輸入藥力、熱能與信息,從而激發起人體自身的各種反應機制,來調節體內臟腑、經絡陰陽、氣血的平衡,使之達到養生保健、防療疾的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四個看」判斷人體內部是否有濕氣,要想有效祛濕,只要這樣做!
三伏天濕氣重,怎麼判斷自己是否有「濕氣」?看這4點就知道了!
5大癥狀,預示你體內濕氣已經很重了!做好這3點,排毒祛濕!
「它」是天然「祛濕王」,每天堅持吃一點,排出體內濕毒,濕氣不攻自破!
有這3種狀況,可能是體內濕氣重,夏天前萬別吃這2種水果,越吃越濕!
它是濕氣的「剋星」,每天喝一杯,排除體內濕毒,效果不錯哦
別嫌「它」便宜,卻是濕氣的「天敵」,3伏天吃一吃,排盡體內10年濕氣!
三伏天濕氣重,怎麼知道自己是否有「濕氣」?看這4點就明白了!
這3種食物,濕氣最怕它們,每天堅持吃,濕毒全排光!
體內濕熱的人,請自覺遠離這3種水果,每1種都是濕氣的最愛
濕氣重有救了,這些祛濕王,堅持吃一月瘦10斤,輕鬆排出體內濕毒
別嫌它不起眼,卻是天然的祛濕王,每天吃一點,排凈體內濕氣
濕氣的「祛濕王」是它,堅持每天吃一點,排凈體內濕毒,水桶腰不見了
花60秒自測,可查體內有無濕氣,用1方,7天可排除體內濕毒
濕氣的「死對頭」,每天吃點「它」,排出體內濕毒,濕氣不攻自破
身體有這5個「信號」,可能說明體內濕氣過重,若佔2個就要祛濕了
怎麼判斷自己體內是不是有濕氣?濕氣重可以這樣做!
濕氣的「死對頭」是它,堅持每天使用它,排凈體內濕毒!
幾個簡單方法教你自測體內是否有濕氣,快低頭看看!
濕氣的「死對頭」是它,堅持每天食用,15天排盡體內20年濕毒!濕氣一掃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