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月經不調灸哪裡 艾灸穴位調理月經不調

月經不調灸哪裡 艾灸穴位調理月經不調

艾灸穴位調理月經不調

對於月經時間錯後,量少清稀,並伴有眩暈、失眠、心慌,面色蒼白,神疲乏力等癥狀的屬於血虛型的月經不調。艾灸治療重點推薦以下四個穴位:

1、子宮

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中極旁開3寸。

2、三陰交

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3、湧泉穴

在足底部,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與後三分之二交點上。

4、關元穴

在臍下3寸,腹中線上,仰卧取穴。取穴時,可採用仰卧的姿勢,關元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從肚臍到恥骨上方畫一線,將此線五等分,從肚臍往下五分之三處,即是此穴。

這幾個穴位不僅對月經不調、經痛有很好的療效,對於平常的保健也起到很好的作用。常用的方法可以用隔姜灸和溫和灸,這樣能更好緩解月經不調。除了艾灸之外,生活中有治療月經不調的中藥配方,女人們不妨試試看。

治療月經不調中藥配方

當歸川芎

功能主治:活血通經,滋補肝腎。主治月經不調。

偏方組成:當歸9克,川芎5克,炒白芍6克,熟地9克(經閉不用),續斷9克,制香附9克,炒烏葯6克,炙甘草3克,丹參9克,炒白朮9克,茯苓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早晚分服。

加減:兼有白帶者,加黃柏6克(鹽水炒),蒼朮6克,炒山藥9克,芡實米9克,炒扁豆9克,去熟地;先期色紫患者,加丹皮6克,生地6克,炒桅子6克;後期原方倍當歸。

地骨皮女貞子

功能主治:養陰涼血止血。主治月經不調(中期出血)。

偏方組成:生地炭24克,地骨皮12克,炒白芍12克,旱蓮草12克,女貞子12克,槐米炭30克,仙鶴草30克,鹿銜草30克,薺菜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於中期出血前2~3天開始服用,連用5~7劑。

柴胡白芍

功能主治:清熱養陰,調氣理血。主治月經先期、經量血多或非時出血(少量)。

偏方組成:柴胡6克,白芍12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 的精彩文章:

艾灸大家:吳煥淦艾灸經驗集
不同年齡的人,如何選擇相應的穴位艾灸?
傢具師傅們立志把艾灸做成燒烤的迷之執著,深深震撼了我
芒種,一年中最濕的節氣!單靠艾灸破不了!
高考在即,灸療減壓?中艾堂艾灸助力高考!

TAG:艾灸 |

您可能感興趣

月經不調的針灸調理
穴位按摩調理月經不調!
月經不調怎麼調理
引起月經不調的原因 月經不調吃什麼調理
月經不調能輸液調理嗎 月經不調怎麼辦
月經不調怎麼調理?
月經不調怎麼調理?月經不調注意這幾點
月經不調是什麼原因?月經不調如何調理
月經不調提前怎麼調理
月經不調按這5個穴位,有效調理脾經
月經不調該如何調理?
月經不調,如何調理?
月經不調怎麼辦?中醫教你用食療調理 教你幾招調理月經不調
拔罐調理月經不調——益氣補血周期准
【按摩圖】月經不調經絡穴位調理方法
月經不調的「死對頭」,女人每天吃一點,調理月經,預防卵巢早衰
脫髮女性,往往也有月經不調問題,調理月經就用這個中醫藥方
這樣做調理月經量少!
女性月經提前怎麼調理
艾灸這幾個穴位調理子宮肌瘤、月經不調、宮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