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吃太飽容易撐出病,吃到七分飽最合適

吃太飽容易撐出病,吃到七分飽最合適

肥胖是糖尿病的溫床!

飯後揉著肚子、打著嗝…這是平時吃太撐的你嗎?肥胖、胃病、腸癌等都是撐出的病,如果要健康,最好「七分飽」,也就是胃裡感覺還沒填滿,但對食物的熱情已經下降,進食速度也明顯變慢。為了控制食慾,可以試試固定時間吃飯、餐前喝湯、細嚼慢咽等5個方法。

根據《生命時報》引述營養科醫生、脾胃病科醫生、營養師等專家的說法,吃太撐帶來的直接危害就是增加腸胃道負擔,導致消化不良,容易出現胃酸、胃脹、腹痛、便秘等不適,還會破壞胃黏膜,引發胃穿孔、胃潰瘍等疾病。

常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多餘的熱量合成脂肪在體內儲存,會使人發胖,肥胖還會帶來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等。過多的食物進入消化系統,也會降低其他器官的功能,使人處於疲勞狀態,昏昏欲睡,還會造成反應遲鈍,加速大腦衰老。

有日本科學家指出,吃得太飽會造成抑制細胞癌化因子的活動能力降低,增加患癌機率。如果吃過多又喝酒,也很容易誘發急性胰腺炎。另外,飲食過量會傷害人的泌尿系統,因為過多的非蛋白氮要從腎臟排出,勢必加重腎臟的負擔。

不希望肥胖就要控制食慾。

一般來說,醫生會建議細嚼慢咽吃到「七分飽」就好。但「七分飽」是什麼感覺?也就是胃裡感覺還沒填滿,但對食物的熱情已經下降,進食速度也明顯變慢,習慣性地還想多吃,但如果撤走食物,換個話題,很快就會忘記吃東西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在第二餐之前是不會提前餓的。

為了控制食慾,可以試試5個方法。第一,把握好吃飯的時間,最好在感到有點餓時開始吃,而且每餐在固定時間吃,這樣可避免太餓後吃得又多又快。第二,飯前20分鐘喝湯。第三,細嚼慢咽,吃飯至少保證20分鐘,因為從開始吃到經過20分鐘後,大腦才會接收到吃飽的訊息,建議可以用小湯匙代替筷子,因為不習慣速度自然減慢。第四,多吃些涼拌菜和粗糧,生的食物不好好咀嚼就咽不下去,喝燕麥粥一定比喝白米粥慢,吃全麥饅頭也比吃白饅頭的速度慢。第五,每天充分飲水1500毫升。

吃東西要細嚼慢咽。

另外,英國飲食協會發言人、營養專家斯安?波特曾經教人用手自測每天吃多少的份量。肉類部分,應該控制在掌心(不包括手指)大小,約50至75克,而每周紅肉的總攝取量最好別超過500克。而魚蝦等海鮮,每天攝取量應為50至100克,每周最好能吃兩次深海魚。

堅果和植物種子等優質零食,熱量較高,每天攝取量應該在30克以內,約一個手掌心大小。乳酪每天攝取量應控制在兩個拇指大小,約30克,這能滿足鈣日需求量的1/3。至於主食,一個拳頭的穀類加上一個拳頭的薯類或雜豆。蔬菜則是一個拳頭的塊莖類加上一大捧葉菜類,種類和顏色最好多樣。

甜點部分,每天可以吃與兩根手指長寬相當的一塊蛋糕,以及食指大小的一塊巧克力約20克,首選黑巧克力。另外,水果每天吃的量應該為200克至400克,大約是一個中等蘋果的量,或者一捧漿果的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福原創 的精彩文章:

5種「鞋底磨損」類型 看出你走路姿勢哪有問題?
五十肩痛到連內衣都扣不起來,年輕人也會罹患
眼乾澀、疲勞還肩頸酸痛 按按這些地方一次舒緩
30歲前把「20件事」做好做滿,人生才不遺憾
待在家最安心?宅男宅女7大癥狀:追劇比去夜店更嗨

TAG:小福原創 |

您可能感興趣

吃飯不能吃太飽,小心撐出病!
這幾種食物醫生一般不會吃,不僅營養價值低,還容易吃出病!
吃飽了也能「撐」出病,多麼痛的領悟……
聰明人再餓也不空腹吃它,醫生說沒病也能吃出病,很多人不懂!
花生與它一起吃,沒病也能吃出病,卻有很多人喜歡如此吃!
體質寒熱沒分清,小心水果吃出病!掌握4要素,水果可以更營養
年過半百的父母也有分離焦慮,比孩子更嚴重!容易憋出病來!
吃零食對身體不好,但這7種小零食, 不怕吃出病,還能預防癌症!
多囊患者不要再節食減肥了,小心節出病來!
這三種菜千萬不要隔夜吃,再捨不得也要扔掉,吃出病就來不及!
吃太多會「撐」出病來,伸手估算你的飯量,今天你又吃多了嗎?
不是所有食物都可以放冰箱!小心吃出病來
飯菜趁熱吃?小心吃出病來
老醫生說:韭菜和它一起吃,沒病吃出病,很多人還不知道!
大蒜和它一起吃,沒病也會吃出病,很多人都已中招!
降壓藥也不能隨便吃,要看好周圍的環境否則會吃出病來
狗狗吃營養品可能補出病!吃得好根本不用補,沒事別亂吃!
吃一粒瘦8斤網紅代餐粉喝出病,拋開小藥丸日常做到這些就能瘦!
冬瓜夏天吃最消暑,哪些人不宜吃冬瓜,做錯可能吃出病!
喝雜糧粥減肥,稍有不慎容易喝出病!中醫教您如何喝粥加點穴減肥